余宪文
两类需要缺一不可
一个人要吃饭、要喝水、要呼吸新鲜空气。粮食、水分及氧气,这些都属于人的生理需要,是保持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一个人如果不吃饭或者少吃饭,机体的能量供应便不足,许多正常的生理功能便会受到影响。例如,会产生低血糖的表现,感到头昏、眼花、心慌、出冷汗、疲乏无力、昏厥、抽筋,甚至昏迷。假如很长时间不吃东西或者吃得很少,就会发生营养不良和饥饿性酸中毒,严重的还会饿死。
但是,人不仅是有血有肉的机体,而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着非常复杂心理活动的高等生物,因而就有各种各样心理上的需求。这些心理需要,对于人的正常健康的生活也十分重要。因为单有生理需要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人人都希望有人关心他、爱护他、支持他、喜欢他,遇到挫折的时候,希望得到同情、安慰、鼓励和帮助。假如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焦急、紧张、苦闷、沮丧,甚至还会导致心身健康的崩溃。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心理需要的重要性。
两类需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对具体物质,如粮食、水分、维生素等的需求,其基本作用是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循环、排泄和新陈代谢等。而后者主要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如他人的爱和尊重等,这是为了保证健全的心理功能,如饱满的情绪、良好的自我感觉,以及尽可能高的精神效率等。
然而,两者也是有联系的。进食行为,基本上是用来满足生理需要的行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肚子饿了才进食的。从另一方面看,进食也包含着满足心理需要的成分。讲究饮食的色、香、味,便是用以满足感官的心理需要。还有些人,以嗑瓜子来排除无聊感,用杯中物以解除心头的苦闷(即饮酒浇愁),他们显然是因为心理需要才进食的。又如性的需要,既有生理的成分,又有心理的因素。在动物中,性的需要基本上是生理性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在春情发动的季节里,猫儿叫春、蟋蟀交尾、鸳鸯求偶,这些都直接和它们的性生理状况相联系,以交合为主要的实现手段。而人类的性需要,虽然也与生理功能相联系,但其主要成分都是心理性的。从择友约会、恋爱到结婚,这是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社会活动;人们又常用文字、诗歌和图画等来表达自己的性需要;性交虽然是重要的方式,但并不是满足性需要的唯一方式。
“人非禽兽”。动物以生理需要为主;而在人类,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都很重要,而且两类需要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大概是人类有别于其它生物的要点之一。
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
有一位名叫马斯洛的心理学家对人类的心理需要进行了很详尽的研究,把各种心理需要加以归类,而且提出了一种假说——心理需要的层次说。他认为,心理需要可以分为若干层次或等级,首先是满足較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假说,在心理学中影响颇大,不无可借鉴之处。
最低的,也就是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是生理需要。“民以食为天”,强调了“食”的需要,是一切需要中的最重要者。“我们要饭吃”,是一切口号中最响亮也是最强有力的,就是因为它反映了古今中外的所有人们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为安全的需要。人们需要穿衣服,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遭自然界及社会力量的破坏。人们希望有一个庇身之所,要求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这些都属于安全的需要。常常听到有人说:“金窝银窝不如家中草窝”,就是因为那是他的家,家给他带来了安全感。
再往上一层是爱和所属感的需要。人们需要其他人喜欢他、爱他,也愿意将自己的爱赋予其他人。这里所指的爱是广义的,有夫妻之爱、亲子之爱和周围人的爱,以及对工作、集体、祖国的爱。同时,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希望自己成为合适的社会集团中的不受歧视的成员,这便是所属感的需要。人们不希望被编入“另册”,不愿意被排斥在集体之外。
再高一层是自尊心和受到尊重的需要。人们希望自己得到其他人的尊重,也希望自己认识到个体的价值,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父母未经子女的许可,偷看了孩子的日记,拆看了他们的信件,孩子常常会非常不高兴。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感到父母不尊重他们的“人权”,另一方面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很太的损害。
最高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个体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条件,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常常有人感叹:“怀才不遇”,或者是“生不逢时”,其原因便是感到自己并未充分地自我实现。
心理需要和社会制约
马斯洛的假说是有缺陷的,其最主要的缺点是过分地强调“自我”的需要,而忽略了社会的制约。因为人生活在具体的社会中,社会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都会对人的包括心理需要在内的心理活动发生影响。
在不同的社会中,心理需要的内容并不相同。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青年中风靡一时的“嬉皮士”运动,他们蓄发留须,不修边幅,野餐露宿,四处漫游,玩世不恭,这些是在当时当地青年们心理需要的畸形反映。究其根源,其主要问题并不是美国青年的病态心理,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同时,人们的心理需要还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自我的实现,只有同社会的条件及需要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实现。如果有人想用违法乱纪或者损害他人的办法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这样的心理需要不可能满足,也决不允许他实现。
需要和愿望
从心理学来看,个体意识到并想加以实现的需要称为愿望。以上所举的例子中,实际上既包括需要,又包括愿望。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都把它们当作“需要”来剖析了。
其实,有些心理需要自己并未意识到已处于意识水平以下。譬如,有些人换了一个工作单位,感到心里很不自在,很不踏实,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有可能是由于刚到新单位,缺乏安全感;或者是有进入新集体的心理需要,但一时未能成为新集体的平等的一员。如能了解自己的需要,便能较好地调整和适应。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需要是觉察的,而且是准备加以实现的。这类愿望,如果合理,采取的措施也得当,有可能实现。愿望的实现,可以产生心理上的满足。然而,有时愿望没能实现,这就称为挫折。面对挫折,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是改变实现愿望的措施;二是调整自己的愿望。如果屡遭挫折,既不改变实施的策略,也不调整愿望目标,那就有可能导致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