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梅
说起血液检查,很多人都懂,但也有很多人不懂。对许多人而言,血液检查就是验血,就是坐定被抽血,然后等报告、拿报告,只要报告上没有荧光笔的痕迹,身体健康状况就是“A”。其实,血液检查的复杂要比抽血多出许多。
以一般实验室、诊疗所或医院提供的基本血液检查而言,就涵盖不少于60种测验项目。常见项目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蛋白质,类脂物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等。若有特别需求,或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另外还有数十种血液检查项目,例如:侦测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殊抗原等等。所以说,一滴血就能知道个人健康,一点也不为过。
尽管血液检查如此伟大,检查人士却只参与抽血及拿报告环节,中间其重点所在——血液化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血液检查3步骤
完整的血液检查可分为3个部分:化验前、化验及化验后。
化验前:抽血。
化验:血液进行化验,通过特别处理和电脑分析,解剖血液中各成分。
化验后:报告出炉后,交由医生向患者分析内容。
患者和医生只涉及前后两部分,而实验室研究人员则负责操作化验部分,这个部分的程序和工作也特别复杂,若操作出错或研究仪器发生故障,都可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反应。
所以,选择前往哪里检验血液时,患者应该对各家实验室有基本了解,比如该实验室是否采纳任何内部管理机制,从而衡量实验室的化验准确度等。
因为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研究人员工作手法和仪器零故障操作。血液化验需要有细心的研究人员和先进的仪器互相配合,人固然会出错,机器也会有发生故障的时候,但现在国际上有很多特别为实验室而设的内部管理机制,如SixpSigma(减低工作错误的管制工具),能有效降低化验出错机率。国内许多实验室也开始采纳这些国际标准内部管理机制,化验结果准确度也可媲美国外著名实验室。
除了研究人员必须坚守职责,患者在接受血液抽样时,也必须完全配合,才能确保整个血液检查顺利完成。部分血液检查项目必须在患者提前禁食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准确结果。因此,在接受检查前,患者应向医生或医护人员了解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假阳性反应”。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抽样时,必须确保使用的試管没有受到污染。
血液检查,该做什么?
验血前,并不需要做任何特别准备。但部分试验要求接受测验者在接受测验前禁食至少8~12个小时。此外,在做一般身体检查配套时,医生也会让接受测验者在前一晚禁食(不进食任何食物,只喝白开水)。另外,确保自己在前一晚有睡眠充足,不至于隔天出现异常性身体状况,如血压飙高。
血液检查时,该做什么?
抽血程序:利用针管从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静脉中抽血。有时也通过指尖扎针取血。
正确和安全的抽血步骤:1.医药人员会在你的手臂上端系上一条绑带,或让你握紧拳头。这是因为手臂在用力时,可使静脉突出,针管容易插入。
2.一些人对抽血恐惧,部分可能与“针管恐惧症”或害怕见血有关。若有这类问题,在抽血时可借用与他人说话或视线转移,来消除恐惧。
血液检查后,该做什么?
当针管抽出后,医护人员会用一块棉花或胶布盖敷于伤口上,用于止血和预防红肿和淤青。
常见的血液检查可引起的不适症状是伤口疼痛、红肿和淤青,一般并无大碍。
承装血液的试管学问大
早在血液样本被抽取后,医护人员便将血液样本分门别类,根据不同检查项目的需求,将血液分装入颜色各异的“帽子”试管内。试管基本分为两大类:含凝血剂,含抗凝血剂。
第一类含有凝血剂,起使血清分离血液的作用——即将血浆从血液中排除,并将凝血因子排除血浆,主要用于血清测试。含抗凝血剂,则常用于全血测试,因为检查血球,所以用抗凝剂让血液不凝固。
验血到底验什么?
血液检查不仅能让我们获知血液状况,也能用于检查括器官功能,以及侦查疾病。无论如何,仅仅只是血液检查,医生并不能准确诊断疾病和健康问题,若血液检查结果出现异样,医生一般会建议病人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血液检查的功能
测量器官功能:包括肾脏、肝脏、甲状腺和心脏。
诊断疾病和健康状况:包括癌症、HIV/AIDS、糖尿病、贫血及心血管疾病。
检查是否有心脏病危机。
检查正在接受的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检查血栓的程度。
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
1.全血细胞计数
全血细胞计数是最普遍血测,可用于侦查血液疾病,如贫血、感染、血凝固问题、血癌、免疫系统疾病等。
全血细胞包括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红蛋白、血球密度、平均红细胞体积。
2.血液化学分析/基础代谢检查(Blood Chemistry Tests/ Basic Metabolic Panel)
基础代谢检查是测量血液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检查,通常是从血浆分析中获得结果。基础代谢检查能够让医生知道关于患者的肌肉信息(包括心肌)、骨头和器官(如肾脏、肝脏)。
其包括血糖、钙质、电解质和肾脏功能测试。一些测试需要患者在检查前断食,一些则无需。在检查前得向医生了解检查所需的准备。
3.血液酶测试
血液中的酶的功能是控制身体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