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8-01-09 14:23王鹏陈志娟
青年时代 2017年3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新形势

王鹏+陈志娟

摘 要: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辅导员是高校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工作方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当代大学生主体已是95后,甚至有部分00后,他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要想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这个群体能够发挥作用,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1]习总书记也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全面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挖掘和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

一、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载体及运用

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教育载体的设计和运用。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有效的具体载体应该包括谈心谈话和实践活动。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最体现辅导员功力的一种育人载体,即谈心谈话既是方法又是载体,两者并不矛盾。作为方法辅导员运用之,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可以了解学生情况,解答学生问题,剖析学生困惑,疏导学生心理;作为载体辅导员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承载于谈心谈话内容里,找准谈心谈话的时机,把握谈心谈话的切入点,打造谈心谈话的场景,在谈笑间实现对学生的了解和帮扶,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实践活动一般指辅导员组织的,以实现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开展的各种校内、校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而言,辅导员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2]这一句论断旗帜鲜明地阐发了实践的不可替代性,辅导员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启发,在活动中受教育,而这些活动的设计,过程的控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则是辅导员在工作需要不断思考和提升的内容,也是辅导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化力的实现载体。

二、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载体及运用

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运用如谈心谈话和实践活动这样的具体载体以外,还要善于运用一些抽象载体。“抽象”这个词拉丁文为abstractio,它的原意是排除、抽出。在自然语言中,很多人把凡是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抽象”。我们所说的抽象载体就正是那些看不到和摸不着的载体。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辅导员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有效的抽象载体应该包括校园文化和网络空间。校园文化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作用,确是一种不可以否认的客观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21日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所高校里,我们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营造这样的积极向上的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将是大有裨益的。近年来,随着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互联网络的三网融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3]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使大学生群体几乎“无日不网”,成为“手指族”和“低头族”。这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空间不可逆转的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辅导员做为和学生走得最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利用好网络载体,就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打折扣。我们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从阵地争夺和巩固的高度认识问题,下大力气做好网络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校輔导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校辅导员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伟大的实践,可说既是学科,也是科学。说它是学科,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下辖的二级学科;说它是科学,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构建高校辅导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科的角度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科学的视角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如果说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侧重于以理服人,那么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要着力于以文化人。辅导员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站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努力扮演好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双重角色,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细处、做到学生的心里。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高校辅导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隐性教育方法论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挖掘、运用、完善高校辅导员隐性教育的具体载体和抽象载体,并将具体载体和抽象载体交汇融合,进而构建并形成完整的高校辅导员“以文化人”的隐性教育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胡树祥,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9-17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18.

[3]杜玉波.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以理论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繁荣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 ,2014(12):3.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新形势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