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
摘 要:“东豆50号”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及适应区域广等特点。
关键词:大豆;东豆50号;选育;栽培技术
一、选育经过
东豆50号(原代号k交9921-1-1-3)大豆新品种是1999年以“开交7305-9-7”为母本,以“开新早”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后选育而成。
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及丰产性均突出,2004年-2005年在公司内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6年-2007年参加辽宁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08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辽审豆[2008]101号,定名为东豆50号,证书编号为2008-3-1。
二、特征特性
东豆50号属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62.0厘米,有效分枝2.9个,主茎节数14.0个,单株有效荚数58.5个,紫花,椭圆叶,灰白茸毛,成熟时荚皮黄褐色,籽粒圆形,种皮淡黄色,有光泽,黄色脐,百粒重22.5克,紫斑 、褐斑粒极少,完整粒率95.0%以上,生育期122天。
2006年-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连续两年检测,该品系籽粒粗蛋白含量40.68%,粗脂肪含量21.23%。
2009年和2010年经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MVI号株系表现为抗(R),对大豆花叶病毒SMVIII号株系表现为中(R)。
東豆50号突出特点:
(1) 产量高,丰产性好,耐肥耐密抗倒伏。
(2)商品性好,籽粒整齐,种皮不易破损,完整粒率高。
(3)熟期早,在大部分地区可做小麦或马铃薯下茬用种。
三、产量表现
1.区域试验
2006年-2007年参加辽宁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二年9点17个点次平均667㎡产量192.34㎏,比对照品种“开育11号”增产10.24%。居复试品系第三位。
2.生产试验
2003-2004年参加辽宁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经过两年九个点,十七个点次试验,该品种2007年参加辽宁省大豆早熟组生产试验,5个点平均667㎡产量201.69㎏,比对照品种开育11号增产12.94%,居复试品系第二位。
3.示范试种及推广
2006年开原市莲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试种3.0h㎡,平均667㎡产量243.0㎏,比当地其它品种增22.0%左右。
2007年在西丰县组织农户种植15.0h㎡,平均667㎡产量212.1㎏,比当地其它品种增产2.0-11.0%。
2008年八宝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农户种植15.0h㎡,平均667㎡产量214.8㎏,实地测产比其它品种增产5.0-10.0%。
2009年东豆50号大豆品种在省内适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四、栽培技术要点
1.精选种:种子要做到精选,挑出小粒、病粒、虫口及杂质等,达到国标一级方可做种。
2.细耕地:选择中上等肥力,不重、迎茬地块,要求秋翻、秋耙、秋起垄,做到春墒秋保为播种保全苗打好基础。播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3.施肥:要求667㎡施优质农肥4000-5000公斤,播种时加施化肥,一般667㎡施用磷酸二铵10-15公斤,尿素5-7.5公斤,硫酸钾5-7.5公斤,混合均匀做底肥深施,与种隔离,严防烧种。或者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大豆专用肥15-20公斤,与种隔离,严防烧种。
4.种植密度:一般要求平肥地块行距1.8尺,穴距0.6尺,每穴双株,667㎡保苗1.1万株左右为宜,低洼地块及雨后积水地块不宜种植。
5.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要做到三铲三趟,及时拔大草,摘除菟丝子,根据测报和田间调查及时防治大豆蚜虫和食心虫。
五、适宜推广区域
该品种适合在辽宁省内凡无霜期在122d以上,四至九月份有效活动积温在2700摄氏度左右的自然区域均可种植。
参考文献:
[1]武丽石,等. 大豆新品种辽豆1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4,4:9.
[2]董友魁,等.铁丰34号大豆新品种选育[J].大豆通报,2005,4:18.
[3]张勇,等.早熟高产国审大豆新品种丰收24号的选育[J].大豆通报,2006,1:29.
[4] 王树宇,等.铁豆37号大豆新品种选育[J].大豆通报,2007,6:27.
[5]王京宏,等.国审夏大豆新品种秦豆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大豆通报,2007,6:28.
[6]李艳华, 潘相文, 王国栋,等. 高产大豆新品种东生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大豆科技, 2008(1):35-36.
[7]盛德宝, 艾军, 刘芳. 大豆新品种东豆5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 2014, 29(12):255-255.
[8]刘清林, 贾希瑞, 张春会. 高产大豆新品种东豆10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 2012(7):48-49.
[9]姜翠兰, 王德亮, 姜玉久,等. 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垦丰2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 2010(1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