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赵梓竹
摘 要: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文化特色鲜明,同时拥有北方草原石器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的典型特征,研究成果显著。随着出土文本的积累及研究的深入,本地石器中的特殊器型逐渐引起关注,如在本地有较广泛分布的小型石核。运用美术考古学、美术人类学及美术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中的小型石核进行全面分析,从研究其体量、材质、加工工艺等方面入手,把握其功能用途和审美属性,有助于对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的文化属性及美术发展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石器;小型石核;用途;审美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1 — 0005 — 03
一、小型石核用途研究缘起
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是中国原始石器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兼北方草原石器文化与细石器文化二者特色于一体,且带有自身独特的渔猎文化等文化类型的倾向。本地石器文化在器型、选材、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都可圈可点,其中有关小型石核等特殊器型的研究是少有学者涉猎的新课题。本地域的小型石核极为独特,在器型、体量、用材、工艺等方面都值得探讨。其体量小巧,直径多为1.5cm以内甚至小于1cm;数量较多,本地域各地已累计出土数百件;用材考究,多为透明和半透明的优质玉髓或玛瑙;加工精细,多为通体压制;使用频繁,多数都呈现出因长期反复使用才有的抛光感甚至是包浆。就此可断定其绝非原始先民生产之余的无聊之作或石器加工之余的石核尾料,而是特意加工,具有特定用途的石器工具。此类小型石核绝不是石核尾料本身,而多是在石核尾料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而成的。这些耗时耗力精细加工而成的小型石核由于体量过小,作为具体生产生活用具的可能性不大。围绕其功能用途的思考便可作为研究本地原始美术的切入点。
二、小型石核的形态分析
(一)体量
这些小型石核的直径不超过1.5cm,甚至不到1cm,厚度在1cm以下,是典型的小体量。其在符合细石器文化整体特征的同时又带极强的本地特色。细石器多是采用间接打击法和压制法制成,工艺方面的特色又以后者为最。细石器相对于旧石器和磨制石器而言其体量整体偏小,多数在5cm以下。本地小型石核属于此范畴,且体量又远远小于一般类别的细石器,甚至不易徒手拿捏,因此不大可能是一般意义的生产生活实用工具。
(二)材质
此类小型石核的材质都是本地最为优质的玉髓或玛瑙,也有少量蛋白石,燧石(多色泽灰暗)所占比例极少。所选用的玉髓及玛瑙都为质地通透,颜色鲜亮丰富的,有白、红、黄、褐等色。玉髓及玛瑙硬度极高,甚至超过和田玉、翡翠等高档玉石,是细石器最理想的石材。世界范围内代表性的细石器文化基本上都以玉髓、玛瑙及蛋白石为主要石材。本地原始先民选择色泽亮丽、硬度极高的优质石材来制作小型石核,不仅是出于对工具实用性方面的考虑,更包含有艺术审美的体验和装饰功能的实践。这也可从作为本地小型石核艺术属性及美术价值的辅证。
(三)加工工艺
本地小型石核的加工工艺非常全面,是典型的细石器加工工艺,以压制法为主,兼以少量琢制法或磨制法。通过与本地其他石器尤其是其他石核进行比较,可知制作此类小型石核的原料多为大块石核被不断取材后最终剩下的尾料,并在尾料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而成的。当石核被陆续取材最终所剩直径为3cm左右时就因不便于手持而很难再继续进行取材操作了,此时的石核尾料一般是做丢弃处理的。这样的石核尾料在本地也的确多有出土,使得本地石核的文本非常完整且系统,大者如篮球,小者似手指。但本课题所研究的此类小型石核显然是在石核尾料结束石核使命之后又被再次专门加工且仔细修整而成的,最终被加工成为直径多在1.5cm以下的小巧器物。此类小型石核的压制痕迹排列紧密,形态多为略扁的半球形,一侧相对平坦,而隆起的另一侧为全面压制。运用压制法的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磨制法。多数表面都有因常年手持所留下的磨光感甚至近似于后世文玩把件的那种包浆感。
三、小型石核的用途分析
(一)实用方面的功能用途
1.占卜器
小型石核可能是占卜用的占卜器,通过摇晃抛掷所呈现出的不同组合方式及正反数量等数据来推演吉凶。从出土小型石核的随葬情况来看,其应为受珍视的贵重物品。占卜在原始社会并非人人都可进行,而是享有极高身份地位人的专属行为,如巫师或首领。所以,由此可印证当时本地的原始社会已初步显现出等级差异。在此,小型石核无论其功能具体为何,其本身已经是一种身份甚至是财产的象征了,所以本地的小型石核可作为本地原始社会发展的佐证。
2.计数器
小型石核可能是用来算数的计数器,类似于古代的算筹。随着原始文化的发展,先民对于数量的概念逐渐明显,对于私人财产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对于个人及家庭财产需要计数,首领对本部落也要进行人口、财产等方面的统计。于是就需计数的器物,甚至可以直接通过计数器的材质和色泽来区分不同的计数对象,久而久之便固定了下来。部落间的物物交换时也需要计数器来记录交换的数量和物品种类,而小型石核便在此发挥了作用。各地原始文化中对此都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式,世界上其他地区对此也有用贝壳等其他本地特色材质。
3.原始货币
自原始文明的中期开始,部落之间交流逐渐增多,为了各取所需而进行的物物是其主体。最初作为交换计数器的小型石核逐渐发展成为原始货币的可能性逐渐增加。到了原始文明后期,小型石核这样的特殊材质的特殊石器其審美特征和个人财富象征的意义越来越强,同地域的先民对此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像小型石核这样被双方都认可有价值的器物很自然地成为原始货币。此类原始货币本身早期没有物质价值只是执行记录功能,后来随着被认可度的增加而演变成有财产象征意义的有价物。
4.工具配件
小型石核也可能是复合工具的配件,此方面体现的是其功能的实用性。所谓复合工具,就是用不同的材质制作同一件工具的不同构件,然后装配成一件完整的工具。最初的复合工具主要为木柄石斧、穿木石器、抛石索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骨体嵌制复合工具逐渐产生。选用压制完成的规整石片(即石刀等切割器),同时选用适合的兽骨作为骨柄并在其上磨出用来镶嵌石片的凹槽,最终把石片镶嵌在内以完成骨体嵌制工具。此类工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松动迹象,于是把小石核放在那个孔洞里加以固定,起到楔子的作用。这同时是本地刮削器上多有凹槽的缘故。endprint
(二)娱乐方面的功能用途
小型石核可能是来玩耍的娱乐用具,类似于后世的棋类。黑龙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对原始先民而言是自然恩赐的宜居之地。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劳动之余的时间逐渐增多,审美意识和娱乐意识逐渐产生,于是诞生了最初的简单游戏娱乐活动。小型石核便是作为娱乐游戏用具进入视野的。最初是随手用身边现成的直径3-4cm的石核尾料来充当,日积月累便有了审美意识和攀比心理,于是便将原有的石核尾料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专门加工,令其体量进一步减小,造型进一步规整、表面进一步美观。这样一来可增加游戏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审美观赏。此方面在本地至今仍有佐证,今日在黑龙江省乡村的孩童中间仍然有类似的简易棋类,称其为“憋死牛”“酸辣粉皮”等。二人对弈,各自随手拾起几粒石子,徒手在地面划定格局即可进行搏杀,其用具简易但乐在其中。
(三)审美方面的功能用途
小型石核很可能是服饰装饰物。原始先民的器物所具备的装饰功能显然是从实用功能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先民的服饰较为简单,最初只是兽皮披身,头发由皮条绑束。原始文化发展到了中后期,视觉审美意识逐渐产生并成为生产实践的一部分,于是便逐渐有意识地对原有那种不加任何装饰的兽皮进行出于审美目的再加工。其意識即审美意识,其实践即审美创造。为了增加服饰的美感,除了对其本身的剪裁更加得体、缝纫更加精细之外,在其表面进行器物装饰便成为了相关审美思考和审美实践的主要切入点。对此,小型石核会发挥特有的作用。在兽皮表面挖剔凹槽并将小型石核镶嵌进去。小型石核靓丽的色彩和耀眼的光泽会给原有的单色兽皮服饰增色不少。此外,在小型石核上钻孔,做项链手链类的装饰便更是常规审美思考的产物而较为普遍了。
四、小型石核的审美属性
原始文化发展中,先民练就了灵巧的双手,发展了多向的思维,并逐渐激发出了审美意识。在物质生活得以基本保障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逐渐在石器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审美的考量,在材质肌理、造型形态、加工工艺等方面有了明确的审美规范和个性化处理。
(一)材质肌理美
小型石核材质多为玉髓、玛瑙等硬度较高的玉石类石材,此外也有蛋白石等石材。玉髓作为审美石材历史十分悠久,其以透明或白色较为普遍,也有极少数颜色鲜亮质地通透的品种,如红、蓝、绿、黄等颜色。小型石核由于其材质的特性,颜色上色彩绚丽比杂色更具审美价值,透明度很高有半透明甚至透明的。加工之后器物表面会十分光亮。如白玉髓材质,通体几乎完全透明,晶莹剔透宛如天成。又如黄玉髓材质,其通透感虽不如白玉髓,但是透过阳光其呈现出金色光泽,灿烂耀眼。又如绿玉髓材质,因其颜色深厚稳重,在自然审美和成品之后的艺术审美方面都给人以厚重沉稳之感。又如混合颜色的玛瑙材质,在半透明的石材上混合了一丝红色或金黄,在玉质光泽的衬托下艳丽无比,完全符合原始先民普遍的红色崇拜的色彩审美倾向,即使今人观之也是爱不释手。
(二)造型形态美
小型石核的造型多为略扁的半球形,虽然体量很小,但很有微型雕刻工艺品独有的那种视觉冲击力。各地原始石器文化中多有对石球的崇拜现象,都有不同数量的石球的出土。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文化中出土的石球不多,球型器当中多数就是这种半球形的小型石核。本地的小型石核与其他地域多处石器文化出土的石球一样,都是对于人工精细加工为技术前提的球状形态的原始崇拜和艺术审美活动的体现。一般的实用性器物多为有尖或有刃以完成切割或穿刺,即使是石球也体积较大以便于投掷。各地石器文化中的球状器除投石器之外多不是实用器,尤其是黑龙江流域本地小型石核这样倾向于球形的器物,其不是实用器物而是出于审美目的加工成的艺术品。
(三)加工工艺美
小型石核的表面保留有压制法特有的加工痕迹,这些加工痕迹多成纺锤形的条纹状且排列有序。这些本是为了保证精细加工而在器物表面留下的繁密痕迹在客观上形成了流畅的纹路图案,成为其艺术审美性质的重要加分。原始石器文化中的石器加工工艺尤其是细石器的加工工艺其本身就带有石雕艺术品的工艺特征,原始石器文化的工艺之美正是从小型石核这样加工精密细致的细石器中得以体现的。而且,本地细石器中磨制法的比例很少,此为数不多的磨制法主要都集中在此类小型石核的加工工艺上。磨制法主要是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石器文化中的新石器时期广发出现的,黑龙江流域因是典型的压制法细石器,所以磨制法并不常见。而且,从实用工具制作的角度讲本地玉髓、玛瑙及蛋白石类的石材也没必要进行磨制就可以实现刃口的锋利无比。所以,出现在小型石核表面的磨制法痕迹与实用功能毫无关系,完全是出于对艺术审美的需要。
五、结论
在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文化中,小型石核贯穿了整个中后期,甚至在金石并用时期仍然被使用。其在原始美术成就方面的意义重大。原始时期的艰苦条件使得原始美术萌芽发展缓慢,器物的审美功能多要让位于实用功能甚至索性不做审美方面的考量。黑龙江流域优越的自然资源在滋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赋予本地先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本地小型石核的发展无疑经历了一个从随意选料甚至是直接选用石核尾料逐渐发展到对石材精挑细选,对工艺求精求细,对造型力求美观的发展过程。总之,小型石核在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文化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其特殊的器型及加工工艺体现了黑龙江流域原始石器文化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堪称本地原始美术的突出代表和重要文本。
〔参 考 文 献〕
〔1〕许继生,等,主编.齐齐哈尔考古〔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高星.昂昂溪新发现的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 1988,(01).
〔3〕崔昊.刍议艺术评论视域下中国画交流话语体系的构建〔J〕.中国文艺评论,2017,(03):97-102.
〔4〕丹化沙.略论嫩江细石器文化〔J〕.考古.1961,(10):568-576.
〔责任编辑:张 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