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旭
摘要:纵观我国2000多年的历史,蝗灾作为我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面积之广,危害农作物之严重,甚至超过水旱灾害。通过研究发现蝗灾的发生也是受到一定的自然环境支配的,反过来蝗灾的发生和人们治蝗的行为又会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本文即致力于探讨蝗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
关键词:蝗灾;环境;互动
1我国历史上的蝗灾
在我国主要有三个蝗虫亚种,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其中东亚飞蝗分布面积最广危害最大,历史文献之中记载的蝗虫也主要为东亚飞蝗。
水旱蝗灾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自然灾害,然而蝗灾对农业的危害较之于水旱灾害更甚。正如徐光启的《除蝗疏》所言:凶饥之因有三,日水日旱日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唯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雨水旱也。据章义和《中国蝗灾史》的统计,自公元前707~1949年的2657年中蝗灾发生年至少有822个,其中大蝗灾和特大蝗灾发生年有279个,即我国历史上平均9~10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蝗灾或特大蝗灾。而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的统计则更为具体一些,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和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蝗灾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飞蝗过境,农作物被吞噬殆尽,导致粮价上涨,酿成严重的饥荒,甚至是人相食的惨状。《山西通志》载:“(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根据吴福桢的估计,在抗战以前全国常年受害田地以700万亩计,约损失粮食作物2100万市石,值银约1.57亿元,而抗战期间,由于战乱的原因,蝗灾所造成的损失较以前更为扩大了。
2蝗灾的发生与环境的互动
蝗灾的发生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多样,不同的气候与地形地质的组合形成了大面积适宜蝗虫滋生的地区,同时呈三级阶梯状的整体地势分布,阶梯内部大部分相对平坦的地况又为蝗虫的扩散减少了障碍。
2.1蝗灾的发生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邹钟琳、道家信道和郭守桂等人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我国飞蝗的产生基地主要由以下6个:(1)以军粮城为中心,沿蓟运下游入海处一带。(2)冀南滏阳河上游各小支流之宁晋泊大陆泽及永年大名两县的低湿地和沙碱荒地。(3)山东渤海区利津一带的盐碱地。(4)鲁南的微山湖独山湖四周。(5)苏北皖北的洪泽湖高邮湖四周。(6)河南皖北之黄泛区。可见,飞蝗的产生基地多分布于华北平原且多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地以及低洼盐碱地带,同时对以上6个飞蝗产生基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其归纳为四类:河川沿岸、湖沼沿岸、大川大海的三角洲以及沿海岸的临垦地,其有利于飞蝗产生之环境因素分别论述如下。
河川沿岸。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发源于西部为黄土高原,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且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分布于7、8月份,导致河流流量变化极大,流量大的季节河水对黄土高原的冲刷能力极强,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下游地带地势平缓,使得上游所流失的泥沙淤积于此,河床逐渐抬高,甚至形成地上河流,沿岸低地也成了洪灾的多发地带,一旦河流改道,旧河床及附近则形成了沼泽,通过自然蒸发,沼泽逐渐干涸,而土壤中则残留下来多余的盐分,形成盐碱地。一遇降雨,则又成为低洼积水地带,如此反复,则最适宜飞蝗产卵与发育。而其土壤所含碱性较高,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若不经改良,只能生长水旱皆宜且抗碱性强的芦苇等植物,而此类植物恰恰为蝗虫所喜食。因此,此类地区成了飞蝗的爆发地。
湖沼沿岸、大川大海三角洲及沿海的临垦地也是同样的道理,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同时蒸发量大,易于形成适宜飞蝗产卵与发育的芦苇茂盛的盐碱地带。
2.2蝗灾的发生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对蝗虫的生长和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徐光启《农政全书》统计了历史上蝗灾发生于每月的次数并总结道蝗灾:“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这一结论与现代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当代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蝗虫的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就进食而言,一般在17~36℃的范围之内,蝗虫的进食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温度越高,蝗虫的进食量越大。根据马世俊先生的研究,东亚飞蝗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蝗蝻的起点发育温度为20℃,成虫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5~40℃,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8~34℃,由此,马世俊先生推出我国东亚飞蝗发生代数达到一代的最北地点为承德(40°N附近),而从文献记载来看,历史上飞蝗活动曾数次超过这一纬度,如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松花江以南之呼兰(46°N)有飞蝗为害,这是当时的气候温暖所致。
此外,一地区的冬季气温的高低对蝗灾的发生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蝗虫产卵于土壤之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蝗卵可以越过冬季,来年发育成蝗虫为害庄家,但如果冬季气温过低,则会冻死土壤中的蝗卵,吴福桢用冬季平均气温和冬季最低气温两个指标来分析冬季气温与蝗灾发生之关联,得出冬季平均气温在-4℃以下,平均最低气温在-10℃以下,即没有飞蝗发生。
2.3蝗灾的发生与雨量的关系
蝗灾的发生与降雨量的量化关系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结论,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古人是蝗虫为“神虫”,认为其是由鱼虾之子所变成的。宋陆佃《埤雅》记载:“俗云:春魚遗子如粟,埋於泥中,明年水及故岸,则皆化而为鱼,如遇旱干,水缩,不及故岸,则其子久阁为日所暴,乃生飞蝗。”这其实是由于古人对蝗虫习性了解不透彻所造成的对蝗虫产生之原因的误解。前面已经提到,蝗虫喜于低洼沼泽盐碱地带和河湖沿岸产卵,来年降雨量大的话,低洼地带由于排水不畅,大量雨水积聚,于是低洼地变为沼泽地,河湖水位上升至洪水水位,蝗卵长时间被水浸泡,于是大量死亡,《农政全书》也有相关的记载:“夏月之子易成,八日内遇雨则烂坏。”反之,降雨量小的年份,河湖水位降至枯水位以下,低洼地带干涸,于是一遇适宜的温度,大量的蝗蝻便滋生了。古人早已认识到了干旱与蝗灾的关系,于是在各类古籍文献中,将旱灾与蝗灾一并而记“旱蝗”之类的记载也屡见不鲜。然而,这种联系也并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在蝗虫易于滋生的地区,干旱过后也并不一定会出现蝗灾,对此,马世俊提出的解释为:“蝗卵初孵化的幼蝻不在低于35%相对湿度中发育,过旱的土表不适宜飞蝗产卵。”即适度的干旱有利于飞蝗的发生,而过度的干旱则会不利于飞蝗的发生。endprint
3蝗灾的治理
3.1蝗虫发生地之治理——环境改造
徐光启《除蝗疏》调查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害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即便是在当代的蝗虫治理过程之中,蝗虫发生地之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2012年农区蝗虫防控方案就指出:“在土蝗常年重发区可通过垦荒种植、减少撂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耕深10~20厘米等措施,破坏土蝗产卵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3.2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业景观
对于不同的作物种类而言,蝗虫的喜食程度不同,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规律,对其加以利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文献记载在棉花种植区,有蝗灾发生,蝗虫不食棉花反而食尽杂草,省去了农民的除草之工,于是发生蝗灾的年份,农民反而不愿意去捕蝗。董渭《救荒活民书》记载:“吴遵路知蝗不食豆苗,且虑其遗种为患,故广收豌豆,教民种食,非惟蝗虫不食,次年三四月间,民大获其利。”经后人考证,豌豆实为蚕豆,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饮食结构,大规模种植“豌豆”的做法并不能连年实行,豆类并不能代替米麦成为餐桌上的主食,但这一做法仍不失为古人在生态治蝗道路上的一个成功的探索,为后世改变作物的种植结构来治理蝗灾提供了经验借鉴。
3.3生物治蝗的发展——动物保护观念
根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后汉乾佑年间,阳武、雍丘、襄邑发生蝗灾,人们发现有一种叫襳鹆的鸟类吃蝗虫,于是政府“敕禁罗弋谶鹆,以其有吞噬之异也。”此后,历代文献中都有了政府保护蝗虫天敌的记载,不止如此,民间还有专门养殖蝗虫天敌的记录,清代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二十六载:“上元县产蝗,官募哺坊鸭百千群,啖之立盡。古民作鸭捕蝗,和之。”后来,人们又发现青蛙可以捕杀蝗虫等害虫。和那些能够帮助人们消灭蝗虫等害虫的鸟、虫出现与否之不可控制不同,青蛙是常见的,南方农田中到处都有。于是,官府出面,禁止捕杀青蛙。裕谦担任两江总督期间,一再发布告示,禁止捕杀青蛙,以防治虫害。以上也可以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动物保护观念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