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看点

2018-01-09 22:17谢九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总需求财政赤字赤字

谢九

2017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意味着政府未来对于GDP的增长速度将会淡化处理,转而追求更有质量的增长。按照惯例,每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制定一个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新的表述之后,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会如何展示增长目标将会是一个新的看点。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对经济增速做淡化处理,一是因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继续维持高增长目标已经并不现实。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首次跌破10%,从此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2012年“破8”,2015年破“7”,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几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不断下调增长目标,2015年将年度增长目标下调至7%左右,最终实际增速为6.9%,2016年首次将增长目标确定为一个区间,6.5%~7%,实际全年增速为6.7%,2017年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为6.5%。另外,淡化经济增速目标,还可以为经济改革和转型留出更多的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3年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这些都需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才可能实现。

政府每年事先设定一个经济增长目标,某种程度上还是带着计划经济的色彩,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这样的做法并不常见。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过去对于经济增速的追求,主要压力在于失业率,政府希望将经济增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以此避免经济减速带来大规模失业。

过去以国企投资为主的增长模式,对于拉动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因此需要很高的经济增速才能维持一个相对满意的就业弹性。过去很多年的一个说法是,中国经济增速必须维持在“7上8下”的水平,才能确保一个相对充分的就业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2016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很多新兴行业都具有极强的创造就业的能力,比如电商、快递等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持续放缓,但是就业能力并没有随之下降,最近连续4年的城镇新增就业数量都超过1300万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另外,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逐渐逼近,劳动力过剩的程度也开始大大下降,甚至在很多行业处于相对短缺的局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就业的压力。最近几年虽然因为“去产能”在一些传统行业带来了下岗压力,但总体而言,就业市场的压力和过去相比已经大大缓解。也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的就业指标反而提升,2014年之前,我国每年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大概是900万人,2014年~2016年新增就业目标是1000万人以上,2017年上调至1100万人以上。从最终实际就业人数来看,其实每年新增就业都远远高于预期目标,最近4年的城镇新增就业数量都超过1300万人。

在淡化了经济增长目标之后,预计2018年稳增长的力度将会有所下降。在过去强化经济增长目标的年代,政府通常会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来增加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最典型的就是当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变化,就是没有再出现“扩大总需求”之类的字眼,从最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来看,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出这种变化。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这样的表述可以看出,当时还是以扩大需求为主线,而供给侧改革为辅,到了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变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已经跃升为主线,而需求侧管理退居其次,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扩大总需求”已经只字不提,只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在对需求侧管理弱化处理之后,2018年的财政赤字如何安排也就成了一大悬念。2015年以来,供给侧管理虽然开始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线,需求侧管理逐渐被淡化,但是这几年的财政支出并未因此减少,赤字其实反而创出新高。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2016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当时这样的赤字规模创下了1949年来的新高,赤字率也是首次触碰到3%的国际警戒线。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依然保持了扩张的趋势。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不再提及扩大总需求,但是财政政策并未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预计2018年财政赤字可能还会保持扩张的趋势,一是因为政府虽然不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再提及扩大总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于经济增长完全没有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表示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因此,财政开支并不会出现大幅压缩,更多的只是政府投资的结构性调整,一般性支出会出现压缩,但是重点领域和项目,比如“铁公基”等传统优势项目依然会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另外,在美国大规模减税的压力之下,中国也会以不同程度的减税来予以应对,减税带来短期之内的财政收入减少,也需要足够的财政支出和赤字率才可以弥补缺口。因此,预计2018年的财政赤字依然会在2017年的基础上保持适度增长,赤字率还会维持在3%的水平。

对于2018年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和2017年一样,稳健中性依然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关键词,从实际情况来看,2017年的货币政策其实是稳中偏紧,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幅下降,市场资金利率明显提升,2018年的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比2017年更紧。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2018年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和去年的表述“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相比,其实已经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3年的三大攻坚战,其中头条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目前我国最大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而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风险其实来自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宽松的金融政策催生房地产泡沫,二是过于紧缩的金融政策刺破房地产泡沫,在金融市场引发更大规模的危机,当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如此。对于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如果金融政策过于收紧,有可能因此刺破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进而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猜你喜欢
总需求财政赤字赤字
波音预测中国民用航空市场总需求将达2.7万亿美元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