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01-09 06:42高学良
大医生 2017年6期
关键词:孔镜腰椎间盘安全性

高学良 王 琳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医院骨一科,安徽安庆 246200)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高学良 王 琳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医院骨一科,安徽安庆 246200)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明显优于手术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则会对患者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待病情严重时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瘫痪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本次对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为36例,女性为31例,年龄范围在1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7±10.17)岁,病程范围在3~9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9.67±3.48)个月。

1.2 治疗方法

协助患者患肢朝上采取侧卧位的姿势,使用1%利多卡因对患者行局部麻醉,在其棘突中线位置旁开10~12 cm的切口,在C型臂X线机的协助下将定位针插入患者的关节突处,待定位针插入预定位置后可将针芯拔出,对其置入导向针后,使用造影剂注射入性椎间盘造影,并对变性的髓核组织染色;运用扩孔钻对关节突进行磨削,沿着纤维环的表面置入工作套环,再将生理盐水注入椎间孔镜中,使用髓核钳将被染色的髓核组织、巨大髓核以及突出至纤维环内核组织进行摘除,并对纤维环的破坏程度进行观察,使用双极射频电极进行热成型与纤维环等处理;在椎间孔镜的辅助下对神经根观察,指导患者进行咳嗽以观察硬脊膜囊搏动状态是否改善良好,操作完成并充分止血后,逐层对皮肤创口进行缝合,并采取无菌包扎[2]。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估均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进行观察,分别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与ODI指数(x±s)

2 结果

经过治疗发现,所有患者手术后的VAS评分与ODI指数明显优于手术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见表1。

3 讨论与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的VAS评分与ODI指数明显优于手术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较为显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在窥镜中直接观察到患者的神经根、骨质增生以及突出髓核,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手术方法更具备良好的微创科手术的理念,且该手术方法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以及手术视野清晰等特点,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有利于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能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腰椎功能早日恢复良好[5]。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稳定性强以及安全性强等特点,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高浩然,韩康,卞娜,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1):2134-2137.

[2] 孙凤龙,章耀华,李强,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2):75-78.

[3] 王建顺,张军,王新虎,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7):704-706.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Intervertebral Aperture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Gao xueliang Wang L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Wangjiang Hospital,Anqing,Anhui 2462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intervertebral aperture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From August 2015 to September 2016,67 patient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all patient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microscopy treatment,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score),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index)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the VAS score and ODI index of all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DI index before surgical treatment,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microscopy has cura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prolapse,not on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but also has a certain security,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percutaneous intervertebral aperture technique;lumbar disc herniation;clinical efficacy

高学良,本科,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创伤外科、脊柱外科、脊柱微创的临床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孔镜腰椎间盘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