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琴 郑小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22)
心理护理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吴月琴 郑小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02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94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心理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时辅助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意义较大。
心理护理;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且病情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发病48 h内,极易发生夹层破裂的风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腔内血管介入术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而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血管移植术,但介入手术作为一个应激源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负性影响,加上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由于对介入治疗的认识度不足,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降低手术的耐受性。本次研究中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本院近两年接收的47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中,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抽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94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满足介入治疗适应征,无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具备自主沟通能力,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94例患者中男女各有56例、38例,年龄36~73(53.4±1.3)岁。将9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心理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又强化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心理护理
入院后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内心的疑虑再给予针对性的疏导;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层次及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及家属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介入治疗的优势及注意事项等,向其介绍我院专业的医疗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列举一些术后康复效果较佳的实例来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此外,入院后各种监测仪器的运转声或报警声容易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刺激,治疗护理时需注意动作要轻缓,减轻夜间各种监护仪器的音量,确保病房环境的整洁、安静;告诉家属不良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鼓励家属给患者足够的精神支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降低外界环境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
(2)术中心理护理
术中需确保导管室的干净整齐,医务人员仪表要端庄,态度要亲切,协助患者摆好术中体位,告诉患者不要害怕,并守候在患者身旁,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憋喘等症状,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在对患者进行穿刺、造影等手术环节时需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耐受情况,告诉患者术中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若患者感到紧张时,可适时轻拍、紧握患者的手,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术中一旦发生意外,医护人员需保持冷静并尽快处理,不宜过度惊慌,避免加重患者的紧张心理。
(3)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状况,祝贺手术顺利完成,并做好术后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指导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鼓励患者出院后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促进病情的恢复。此外,为避免再次发生夹层分离,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做好巡视工作,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疑问及时给予回答,通过娴熟的技能来赢得患者的信任与依赖。
干预前后,分别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分值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症状越为严重[2]。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SAS评分、SDS评分通过x±s表示,并给予T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见下表。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介入术治疗虽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等优势而成为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介入手术费用较高,对部分非医保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3]。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意识到医学的目的不单只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更需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对心理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中我们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介入治疗过程中,术前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及文化层次,对患者及家属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介入手术的认识,增强手术治疗配合度;术中陪伴在患者身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紧握患者双手,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效地缓解了患者术中的恐惧感,促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状况,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测,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到患者护理中,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总的来说,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时辅助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意义较大。
[1] 王玉宇,高佩蓓,王莉洁,等.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理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 [J]. 医疗装备,2014,27(12):139-140.
[2] 何世琼,杨丽娜,纪宏新,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支架介入手术前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13):1955-1956.
[3] 冯培芳.心理护理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31):157-159.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Aortic Dissection
Wu Yueqin Zheng xiaoy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 230022,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ortic dissection.Methods Ninety-four cases of aortic dissection were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7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and psychological group(routine nursing + psychological nursing).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Results After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sychologic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ortic dissec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psychological condi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aortic dissection;interventional therapy
吴月琴,本科,护士,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