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村官学校”只走“专科”路

2018-01-09 01:00
廉政瞭望 2017年23期
关键词:成都学院培训

文·图_本刊记者刘兰

全国首个“村官学校”只走“专科”路

文·图_本刊记者刘兰

11月21日,培训学员到郫县战旗村考察学习。

学员来到战旗村的杏鲍菇生产基地参观。

成都村政学院创造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培训地点虽然在乡村,但是培训模式和方法都很先进。

“这里面装的菌种吧?”四川蒲江县大兴镇党委委员张永宏指着一摞摞菌棒问。

“是的。但菌棒还得经过喷淋、消毒、杀菌才能放到菇房去。”生产车间的工人说。11月21日,在成都郫县唐昌镇战旗村的一个杏鲍菇生产基地,张永宏和其他79名来自成都各乡镇的党员干部参观该村如何发展农业产业。

“上午专家刚给我们讲了一三产业的互动,下午就到实地参观,这种理论加实践的形式对我很有启发。”张永宏坦言,这是他首次参加这么有针对性的培训,为期6天的培训中,他和其他学员还将学习如何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等课程。这次培训的承办方是成都村政学院。

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学院聚焦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已承办了全国多个省份的各类培训班517期,培训学员共计39491人。正是这样的“专科”培训优势,让其脱颖而出,也让更多像张永宏一样的干部学到“干货”。

精确抓题,聚焦基层干部

“我不仅学到了更系统的理论知识,也在一个更高平台展示了自己。我会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素质,让家乡变得更美好。”贵州台江县老屯乡榕山村村主任杨秀凤参加完今年6月的培训后感慨地说。和她一起参加培训的,是中组部机关定点扶贫县和对口支援革命老区的130多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作为被中组部授予首批十大“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之一的成都村政学院,已经连续两年承接了中组部的示范培训。

成都村政学院“脱胎”于都江堰市委党校,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是成都村政学院的培训主体,这一主体的确立源于多年前的一次尝试。

2011年,一名干部向都江堰市委党校反映:体制内的干部培训很扎实,但是体制外的党员干部培训严重不足,而且体制内没有职务的党员培训也不足。这一问题很快被市委党校提上日程。

当年,都江堰市村干部换届以后,都江堰市委党校对村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我们会对有些干部进行‘敲打’、提醒,效果很好。”成都村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文凤春告诉记者。此后,党校就把工作重心集中到村镇干部上来。

“我们就是要聚焦专业,不贪大,也不泛化,走‘专科’的道路。”文凤春说,党性教育、统筹城乡和应急管理成为培训的三大板块。

2013年,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贴近基层愈发成为各项工作的重心,聚焦基层的成都村政学院当逢其时,填补了国内“村官”培训的空白。

成都村政学院副院长王林说,最开始的学员主要来自省内,口碑传开后很多省外的委培方也主动联系培训。甚至还有越南、尼泊尔、南非等一些国家的考察团来访学。培训学员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学员来自省外和国外。

“接地气”的实操,“抬头看”的理论

李柯既是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街道上游社区的党支部副书记,也是一名电商,注册了自己的商贸公司和商品品牌。

今年6月,李柯去成都行政学院参加了东坡区村(社区)后备干部培训,其中一堂《互联网+“土货”营销》的课程拓宽了他的思路。“‘土货’就是身边有特色的货,通过课程指导,我发现我岳父家的枣树和果树就是我身边的‘土货’。”培训结束后,李柯回去开了一个卖水果的网店。

李柯所说的这个课程因为“接地气”的讲授方式,在培训学员中广受好评,这堂课的讲师便是成都村政学院的青年教师官青。

在师资力量中,官青属于学院自己培养的“土专家”,有本底,形成比较优势。另外两支师资力量分别是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有办法,接地气;学院特聘全国聚焦农村问题的“大专家”,大视野,抬头看。

根据形势需要,现在的课程设置也从最初的三大板块扩展为党性教育、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基层治理和应急管理五大板块。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我们会定制不同的方案。先给委培方发一个学员需求表,填好后我们再根据需求去找专家定课,几乎不会出现课程雷同的情况。”文凤春告诉记者,这叫做“双向定制”。

针对一些重点培训班,学院还通过口述纪实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例如今年6月,受中组部委托的培训班学员在休息期间,接受了学院的口述纪实访谈。学院再根据访谈内容整理成读本,目前已经编印了两本,内容涉及基层治理和精准扶贫。

“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机构的培训合作。”成都村政学院副院长袁华兵说,迄今为止,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性的“村政论坛”,汇集了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以及农村基层优秀干部等,分享成果,交流经验。

“成都村政学院创造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自下而上就是站在第一线搞接地气的培训,自上而下就是把全国最高端的资源配置下来搞培训。培训地点虽然在乡村,但是培训模式和方法都很先进。”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告诉记者。

“富”和“善”必须同时走

11月18日,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论坛暨第五届村政论坛在成都村政学院举行。四川南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康建国是参会者之一,他讲述了该县在乡村治理中的一种方式:招募大学生进行几个月的脱产培训,内容包括种植、管理等,以培养村社区的后备干部,也让现在的村干部有危机感。文凤春听后,给康建国支了个招: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致富和提高审美并不冲突,而且审美能帮助乡村致富。”文凤春说,比如在乡村发展旅游业,不能仅靠一片油菜花留住城里人,人家一来拍个照片就走。如果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植入一些审美元素,打造舒适的休息场所,让游人先坐下来,然后再住下来,才能真正带动乡村旅游。

为了提高参加培训的基层干部的审美,成都村政学院打造了一个读村长廊,把全国著名村庄的图文信息呈现出来,并邀请当地小学生绘制了村落的绘画,在长廊的一角还有一个小书吧。文凤春说,“全国各地的村干部来了之后有一种归属感,这就是一种文化气息的浸染。”

学院的另一个重点是做村规民约,既做访谈,也要做培训。在今年的村政论坛上,有专家提出,一些富起来的村乡风不太好,甚至有成群吸毒的现象,制定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很有现实意义。

“村民挣了钱用错了地方危害性更大。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穷就只想到富,想富的同时还要想怎样构建和谐乡村。要用这样的目标来统率‘富’和‘善’,这两条腿必须同时走。”文凤春说。

猜你喜欢
成都学院培训
初等教育学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学院掠影
在成都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