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
The shrimps painted by Qi Baishi are very vivid with both the form and spirit, making him known by almost every household in China. However, shrimp painting is only a tiny part of his painting art. Qi once said that he wants to “draw the portraits and spirits for all worms and birds”. The species in his paintings have a wide variety, reaching the top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提到家喻户晓的中国画家,齐白石绝对算一个。尤其是他画的虾,曾经出现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脸盆里、毛巾上、暖瓶上……以至于很多人都将“虾”作为齐白石的第一联想词。
齐白石画的虾之所以那么出名,当然是因为画得好。究竟好在哪里?一般人的感觉就是“像”。而这份“像”,是形神兼备的“像”,这是齐白石用多年的细微观察采撷到的虾之灵魂。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对虾的形态已非常熟悉;青年时,他开始画虾;40岁后,他又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他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一只只形神兼备、活灵活现的虾就这样跃然纸上。
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便可表现出虾的动感。齐白石画的虾,不仅表现出了虾的形态,还展现出这种水中生物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的特质。
其实,虾只是齐白石绘画艺术中极小的一部分。齐白石曾说要“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笔下的虫草,是中国绘画所能达到的顶级化境。
齐白石笔下的虫草,种类繁多,刻画入微。远观,虫草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若是蜻蜓,便能吸引小孩子去捉,若是苍蝇,便能惹得大人们去打,仿佛皆是从自然中直接复制过去的;近观,虫草羽翼清晰、纤毫毕现,对着放大鏡,甚至可以看清小虫腿上根根分明的毛,即便放到生物学教科书上也完全符合标准。
对真实细节的把握,让齐白石笔下的虫草超古越今。那些蝴蝶、蜻蜓、蜜蜂蝈蝈、蚂蚱、螳螂、蟋蟀……在齐白石的笔下展现出无尽的生命活力,也标志着中国工笔所能达到的极致。
虽然画得很“像”,但齐白石在画虫草时其实并不是以“像”为标准的。他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正因为此,齐白石笔下的小生命虽似却不俗,每一笔都是对自然的临摹,同时也经过了艺术的加工。譬如他画虾腿,最初是如实地画10对,后来改为8对、6对,最后变为5对时方觉得更为传神。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看,只有5对腿的虾显然是“不像”的,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5对虾腿的虾却比10对虾腿的虾更加传神。
或许是因为草虫极工,齐白石往往为这些小虫配以写意的植物,两相映照,更显超凡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