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礼
所谓上市企业的股权质押,指的是公司股东在需要资金时将自己的股权在一定期限内质押给银行、证券或者信托等金融机构,从而获取贷款的一种融资手段。股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往往用以缓解短期流动资金不足带来的压力。股权质押过程中质押的股票价格存在预警线与平仓线,当股价下跌至预警线时金融机构会要求股东补仓。若股价继续下跌至平仓线而股东又无法继续补仓或还钱时,金融机构则有权在二级市场上抛售所质押的股票。而抛售股票很有可能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更,因此股权质押虽然解决了公司的短期资金问题,但也同时给公司的股权稳定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而2018年以来的A股因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似乎陷入了持续下跌的魔咒。上证指数自今年1月29日达到高点3587.03点后便开始一路下探,历经近9个月的不断探底之后,今年10月19日,上证指数下探至2449.20点,累计跌幅高达31.72%,而部分个股的股价跌幅更是惨烈,有的甚至缩水了80%。由于A市场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存在大比例股权质押融资的情形,如今又在A股市场整体不景气、股价不断下探的背景下,这类大比例股权质押的企业开始陷入“质押—股价下跌—补仓—质押比升高—股价再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若股价继续下探至股东无法补仓或者还钱的平仓线附近,不少企业或面临股权结构的土崩瓦解,这无论对于企业本身的经营、还是整个A股市场来说,或许都是不能接受的。
如今股价继续下探,不少企业质押的股票价格已经触及预警线,更有企业已在平仓线附近徘徊。一颗颗“地雷”似乎随时会引爆整个A股市场,于是,一场由企业自身、国资委、地方政府以及各券商、资管、信托发起的“拆雷”之战悄然打响。
企业“自救”带头增持又回购员工助力响应号召
若股价继续下探,最先受到直接影响的必然是那些高比例股权质押企业。因此,股东及企业自身的“自救”显得异常重要。对此,不少上市公司纷纷积极投入到“自救”的行列之中,“自救”措施包括增持、回购自家股票等。同时,有的企业大股东、董事长或管理层更是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议书的方式,号召员工增持公司股票,并承诺承担员工在约定期间内增持公司股票所造成的亏损,而员工可独享增持股票后的投资收益的操作,被市场戏称为“兜底式增持”。
据统计,今年以来至11月16日,共有4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实控人或高管层的兜底增持倡议,而这44家企业中有3家则接连发布了两次,可见高管层对于员工去购买自家股票的意愿是多么急切。然而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倡议虽说的响亮,但员工因缺乏资金实力或投资经验,往往响应者甚少。对此更有企业高管承诺,员工在持有股票期间收益不足8%的,也可以由他本人予以补足,如此条款或许也是开了兜底式增持倡议的先河。
同时,最近人大会议刚刚审议通过的《公司法修正案》也为公司回购打开了方便之门。据了解,原先以通过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方式维护市值当属违法行为,修正后该法律约束的障碍被取消,无疑给公司的“自救”下了一场及时雨。据统计,修正案开始实施至今的20天时间内,已有共计1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購公司股份的预案或者公告。在企业自身积极“自救”以及利好政策清除障碍的双重推动下,公司的大比例股权质押风险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国资企业赶忙入股“接盘”纾解流动性困境
众多高比例股权质押的上市企业无形中给整个A股市场带来了潜在且巨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对此,国家自然也不会放任不管。今年以来,为缓解市场流动性风险,以及不少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面临爆仓和平仓的风险,不少国资企业频频出手接盘民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为上市公司解难。
譬如今年11月13日,泸州市国资委控制下的金舵投资便通过增持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鸿利智汇,证券代码:300219.SZ)的股权成为了鸿利智汇的第一大股东,泸州市国资委也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外,今年7月 9日,北京市海淀区国资委控制下的海科金集团受让了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金一文化,证券代码:002721.SZ)绝大部分股权成为金一文化的控股股东。
今年以来国资企业加速入场,约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资金驰援上市公司纾解股票质押困境。相关报道显示,国资委近期或推出或酝酿已久的救市方案,合计调动资金规模或接近千亿元。
然而市场对于国资驰援的也有不同看法,相关人士表示,纾困资金的涌入主要以监管为主导,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纾困资金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防止优质民企出现大面积爆仓。但一些公司也需要为自身设立的高杠杆而导致的爆仓风险买单,借助国资背景来给自己背书,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就目前来看,国资入股A股市场中的高比例股权质押企业,缓解了一定的“暴雷”风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各地政府斥资超千亿“地方队”力量不容小觑
除了高比例股权质押企业的“自救”以及国资企业的入股“接盘”外,各地政府也纷纷设立专项的纾困资金,累计金额或已超千亿元。所谓“唇亡齿?”,地方性政府的各项税收往往与当地上市企业的业绩以及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若本地上市公司发生“爆仓”或者“平仓”风险,对于当地政府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因此当地政府一边响应国家号召,一边考虑自身利益,纷纷为当地高比例股权质押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据了解,10月13日,深圳政府最先吹响了救市集结号,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降低当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城市。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政府成立专项小组,筹集150亿元“风险共济”资金,帮助存在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的上市公司化解风险,目前首期资金已经到位,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获得资金。
在深圳最先吹响的“拆雷”集结号下,北京、珠海、杭州、汕头、成都等多地也陆续建立起相关“拆雷”基金。这些城市中,有些是利用自身政府资金,有些选择与银行合作,有些则选择与大型公募基金、创投机构等金融机构合作。尽管各地“拆雷”资金的来源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缓解上市企业的流动性困境,防止出现“爆仓”或者“强制平仓”等风险,保证自家当地企业挺过难关。
各项利好政策解燃眉之急券商、信托鼎力相助
在股权质押危机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证监会也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融资政策来帮助上市公司渡过难关。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也同时响应国家号召投入大量真金白银,推出相关方案用于纾解股权质押风险,以实际行动响应监管层的号召。
今年以来,监管层密集出台了大量利好上市公司融资的政策。例如今年10月以来证监会陆续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以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交易支付工具的试点等等多项政策。这些政策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或扫除了障碍,或提供了便捷,或拓宽了途径。对于高比例股权质押的上市企业而言,能够获得融资就等于有了流动性,自然也缓解了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
此外,除了政策性的利好之外,券商与信托也成为了纾解股权质押过程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据了解,10月22日,11家证券公司达成意向出资210亿元设立母资管计划,进行市场化运作、独立决策,再吸引银行、保险、国有企业和政府平台等资金,形成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资管计划,用以优先支持优质的民营上市公司解决股权质押困难。除此之外,长安信托也与西部证券、浦发银行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100亿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化解陕西区域内各机构相关民营企业、民营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帮扶区域内重点民营上市公司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