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物形象建构是电影的创作核心,同样在黑色幽默电影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冯氏黑色幽默系列电影中挑选了《甲方乙方》 、《手机》 、《我不是潘金莲》这三部电影,代表不同阶段的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的变化及发展,并且从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的解构与重构、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表现形式、黑色幽默电影中人物形象建构的特殊性这几方面进行一个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黑色幽默 人物形象建构 冯氏黑色幽默电影
人物造型
近几年,在中国电影市场竞争中黑色幽默电影是占据着一席之地的,并且就总体的口碑来说,都非常的不错,比如最近的开心麻花系列电影《驴得水》,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黑色幽默电影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手法和表现形式去揭露和批判社会上的问题,让观众笑后带着深思。那么在这里首先要对黑色幽默进行一个定义:黑色幽默兴起于美国的重要文学流派,发展于 20 世纪 60 年代,繁荣于 70 年代,其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社会矛盾较多,麦卡锡主义的泛滥又使得整体的社会氛围压抑窒息;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美军因战事失利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更使得全国反战情绪高涨,一时间社会局面混乱,形势动荡不安,思想界也暗潮汹涌。西方传统道德观念的稳固地位被动摇,民主思想的现实价值遭到质疑,生活及思想上固有的信条也不再高高在上。由于社会上的中小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革命的恐惧及对当下生存环境的不满,便产生了对现实进行嘲笑和抨击、讽刺和揭露、幻想和否定相结合的黑色幽默。外国的黑色幽默电影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很直接的,首先是影响了文学,在中国20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一股以王朔、刘震云为首的小说文体——中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而冯小刚的黑色幽默电影形成的代表作《甲方乙方》就是根据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深受王朔的影响,后来又在不同阶段创造出了《手机》和《我不是潘金莲》 ,而这两部则都是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那么在黑色幽默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建构是起到核心作用的,本文着重要探讨这三部不同阶段的冯氏黑色幽默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建构的问题,从而去分析中国当代黑色幽默电影的变化及发展。
一、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的建构,若深入其中便不难发现, “建构”本身便包含着“解构”和“重构” 。所谓“建构” ,就是在银幕上塑造黑色幽默电影中核心人物的形象,从外在的造型到内在的思想情感,从语言上的嬉笑打骂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外表上的装傻充愣到最后的笑中有泪……人们不会满足于单纯从外在去知道一个人,也不会满足于表面上粗浅的笑点,而是渴望进入到人物的生活深处与灵魂深处,寻找更深层的认同。电影是对现实的一种写照、反思,也是对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引领。黑色幽默电影的创作不能没有“解构”——深入对象、 聆听对象,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让现实社会中一些被人所抨击的东西浮出水面,让某种“真实”的东西越过束缚、 人性的网罗释放出来——要想实现这一 “释放” , 还需要 “重构” , 也即重新 “建构”出形象。当然, 任何的“重构” , 不管它显得有多么“客观” ,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在其中 ;或者不管它显得有多么“主观” , 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客观性在其中。关键在于具体把握“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比例与界限。
二、黑色幽默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表现形式
(一)人物造型
对于黑色幽默电影来说,人物造型是影片中幽默元素最直接的体现,是给观众的直观印象,也可以说人物造型就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在黑色幽默电影的创作中,主要演员的选择,视听手法的运用,美术工作如化妆、服装、道具的配合,可看可听的一切,都要为人物造型服务。银幕上主要角色的外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比如说《甲方乙方》 、《手机》这两部电影,都启用了葛优担当电影的主角,葛优的人物造型本身就很有特点,他的形象也非常适合去演绎市井中的小人物,他的造型往往都是为了他之后的表演做铺垫。在《甲方乙方》中,他饰演的姚远是“好梦一日游”圆梦旅行社的成员之一,一如既往的光头,一件白衬衫,一条短裤,简朴的造型凸显他之后的表演。而人物造型这块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讲究。最近一部比较火的冯小刚黑色幽默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范冰冰饰演的村妇角色的造型很深入人心,她穿着从村里的妇人要来的旧棉袄,高原红的脸蛋,杂乱的头发,带着口音的腔调,都可以刻画出她这么样一个没见过世面、没什么知识水平却固守农村传统、重视女子贞洁的一个人物形象。很好的将故事引出,与后面的剧情做好衔接。
(二)人物表演
在黑色幽默电影中,人物的表演就是影片的灵魂。而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的表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夸张的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对现实生活进行漫画式处理,比如好莱坞的金凯瑞和中国的陈佩斯;还有一类则通过内敛的生活化的表演再现“真实的”现实生活,其实现幽默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但是近年来,黑色幽默电影大都都是运用充满调侃的人物对台词从而达到喜剧效果。比如在《甲方乙方》中,姚远暗恋周北燕很久,他找了个机会,淡淡的对周北燕说:“请你帮个忙,和我结婚呗,我爸说要再不结婚的话,就把房子给我妹!”她回答:“那就给你妹呗,说实在的,你不是我的意中人,我得嫁个能让我神魂颠倒的人。”姚远一听话风不对连忙改口说道:“说实在的,你也不是我意中人,你太闹,我喜欢文静的。”周北艳听着抿嘴一乐。姚远带周北燕参观新房,周北艳说:“这房子我真是越看越喜欢”,姚远说:“你不是因为喜欢这房子才和我结婚的吧?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哀伤你了,来,让哥哥抱抱!”形成了中国最初的黑色幽默电影独特的风格,通过不动声色的表演和幽默的台词来传达。[]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暗恋李雪莲的赵大头在带着李雪莲“出逃”去北京告状,在一个小宾馆里,一个镜头重复的出现赵大头坏念头未遂的场景,一次比一次穿的衣服少,让人忍俊不禁,最终在大家以为二人圆满的时候,赵大头的背叛让整个剧情有个大反转,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得知赵大头的背叛后的羞愤难当的表演,让观众在开心一樂后震惊再深思人性。这也许就是人物表演在黑色幽默电影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endprint
(三)人物性格塑造
黑色幽默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是一块不可或缺的部分,一部电影里有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塑造是支撑起电影中人物形象建构的框架。中国的黑色幽默电影在人物性格方面塑造是越来越丰满,手段和方式也变得多样化。《甲方乙方》里人物的性格就比较单一,而《手机》这部电影中讲述了《有一说一》电视节目主持人严守一,从一个封闭的、孤立的农村闯荡出来,却因为“手机”而家庭破裂、婚姻受阻。看似手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却成为了人们之间的一堵墙,让个人隐私完全暴露于人前,显得苍白无力。严守一的也是从原本朴实老实的性格到后来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影响变得自私虚伪,片中出现的几段他主持的节目,比如“人应不应该说谎”等这些话题也都是从侧面塑造和丰满人物的性格,多元化的呈现人性的复杂面。再说到《我不是潘金莲》里的角色,除了主角以外,每一个配角的性格色彩都很分明,比如判决没错但是心虚的王公道,自作聪明最后竹篮打水的贾聪明,暗恋李雪莲却为了儿子不惜欺骗的赵大头,清廉但是怕影响“作风”的马市长。
三、黑色幽默电影中人物形象建构的特殊性
黑色幽默电影中人物形象建构与其他类型片比较起来,它的特殊性在于以下三点:第一、人物造型要极致而不突兀。第二、人物表演要形成细腻的独特幽默风格。第三、人物性格塑造要鲜明但不单一。因为黑色幽默电影不同于普通的喜剧片,他在让娱乐大众的同时,又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揭示社会上一些问题,思考人性。所以人物造型不能按照传统喜剧片的夸张,而是追求极致的“本真”,扮演普通却不平凡的市井小角色,用观众关注的热点和故事,让他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同样也离不开独具一格的细腻幽默风格,比如《甲方乙方》里充满京腔京韵魅力的人物台词。人物性格塑造鲜明而不单一就是黑色幽默电影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应该是很分明的,让整部影片变得鲜活。
四、结语
在充斥着嬉笑怒骂情节的黑色幽默电影里,观众开怀逗乐之余,又会不自觉反思其诙谐背后所真正想表达的人的生存环境和人自身的身份认同、价值观、自我意识等问题。在如今商业化娱乐化的大背景下,被强调和放大的是影片的商业价值意义,影片的票房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毕竟影像作为传播媒介,需要吸引观众才能更好的发挥影像影响的作用,但同时影片的艺术价值也是不能抛弃的。现在电影市场上,许多商业片多商业价值趋之若鹜,偶像演员堆砌,追求票房而层出不穷的烂片太多了,这种现象必须得改变。黑色幽默电影正好是如今的一股清澈的泉水,看能否改变如今电影市场由于媒介崇拜的原因,而形成的过度娱乐化现象。黑色幽默电影能利用媒介崇拜的作用将文化精神融入到电影中,用幽默的手段引导价值的评定,在看完电影之余给受众留下思考的空间。本文对其人物形象的建构方面进行的研究,相信都是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燕.《黑色幽默电影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4).
[2] 侯军.《传记电影的人物形象建构》.[J].当代电影2016(1).
[3] 段广超.《葛优系列银幕特征的风格形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4(5).
作者简介:鲍夏楚(1992—05月—06日) 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计学(动画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