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产业空心化

2018-01-07 03:41丁可
财经 2018年30期
关键词:空心化制造业日本

丁可

日本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1985年的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90年代起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及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都在日本掀起了对外投资建厂的高潮。

出人意料的是,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没有造成国内制造业的空心化。相反,受益于产业转移,日本制造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在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与日本相比,中国幅员辽阔,市场规模庞大。面对要素成本上升、贸易战升级等挑战,通过国内产业转移,开拓内需市场,很多企业也能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就像东京大学丸川知雄教授指出的,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典型的“中心-外围”关系,中国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质优价廉的工业品,又把它们锁定在初级产品出口的国际分工之中。

改变这一贸易結构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也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

上述日本的经验对我们讨论产业转移有多重启示。首先要区分不同类型的转移模式,采取相应的对策。像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手机品牌在印度等地建厂,是大企业为了开拓新兴市场的合理举措,应该全力支持。而单纯因降低成本、环保、缓解贸易战冲击等因素而进行的生产替代型转移,如果不能腾笼换鸟,让新兴产业弥补空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产业空心化。对于生产替代型转移,特别是对于在华的外企,要鼓励它们保留中高端产品生产线,或者建立区域总部,让新的海外生产基地与中国之间仍然保持联系。

日本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在经济高速增长结束之后,随着市场饱和,要素成本上升,没有规模效益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市场结构会迅速向头部企业集中。要避免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对社会造成冲击,积极地推动产业转移,帮助它们去海外发展,将成为缓解中小企业困境的重要手段。把生产率较低的中小企业转移到海外,也将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提高制造业整体的效率。

归根到底,要避免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不断的产业升级才是关键。

来自中国本土的跨国公司成长起来,将有效地整合全球价值链,建设海外基地,开拓国际市场,进而反哺国内,带动中小企业转型。而一大批高度专业化、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的出现,将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雄厚的加工配套资源,以及更多的技术支持。中国要发展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必须将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学术观点

如何克服旧秩序造成的惯习迟滞?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李滨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陈子烨

“实践逻辑视野下的新型国际关系建构”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11期

国际关系的“实践转向”为探索国际关系的实用知识提供了一种途径。本文强调表象知识产生的概念并不直接适用于实践行为;惯习才是实践逻辑的核心,它是实践的产物,并具有创造性与变化性,但惯习也存在迟滞的特点。惯习是影响行动的深沉结构,也是新型国际关系最基础的保证。目前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相互依存的加深及美国反复无常的政策,为新型国际关系新惯习的建立创造了外部条件,但其成功建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克服旧秩序造成的惯习迟滞。克服惯习迟滞可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平台,用有效的实践重塑各国对国际关系的共同期待,并形成以新理念认同为基础的实践共同体,最终使这种实践在整个国际社会制度化。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12月10日-12月21日)

1   别了,国企医院

2   房企大裁员:恨你,但离不开你

3   留守儿童迭代

4   中美贸易“休战”,未来协议可期

5   高糖分的甜蜜陷阱

6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数字关键因素

7   股指期货再松绑

8   中美能源贸易的潜力

9   抓住九十天谈判机遇期

10 医疗集团抢食国企医院

资料来源:《财经》APP

猜你喜欢
空心化制造业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黄金时代》日本版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