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波
语文能力唯“练”不破,课堂练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当下语文已经完全被各种子虚乌有的感悟所替代,一旦练习就会背上加重学生负担的骂名。即便有练习,也已经被完全异化,各种教辅资料充斥课堂;或者是不问文本的具体特点,无视学生的基本学情,千篇一律,生硬刻板。究竟怎样让学生“练”有所得呢?笔者以《烟台的海》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一、聚焦课程目标,精心确定练习目标
苏教版教材主编李亮老师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应保持其一致性,不同的学段在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上都应该有所侧重。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提出了以下的练习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猜想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辨析语言的感情色彩,感知其表达效果;能够了解故事的梗概,感知文本的表达顺序……
《烟台的海》一文结构精妙,语言优美,是一篇文质皆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结合文本特点和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笔者就将练习的目标设定在朗读感知、理解文字、积累语言、强化描述等方面,让学生在吸收、内化,继而倾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仅契合了高年级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同时符合了教材文本的内容。
这一练习目标的确定就鲜明地突显了新课标的内在精神和理念,将教学之“教”与学生之“练”彼此融通,使得课堂教学合为一体。
二、依托教材特点,静心研制练习内容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适切的素材与内容,阅读教学中的学生练习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出发,从文本中开掘出契合的内容,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奠基。
《烟台的海》中,作者不仅以生动的语言再现了烟台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同时也描绘了以烟台海为背景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教师针对文本的特点设置了这样的练习内容:1.联系具体语境和自己的原始积累,理解课文中核心词语的丰富意蕴;2.通过多重形式的朗读,自主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根据课文结构和作者的创作思路,梳理课文的脉络,同时简单地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促进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如此设置练习内容,就是因文而练,有的放矢,突出了课文训练的针对性,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提供了资源。
三、依托课程本质,精心设计练习过程
【案例1】联系语境,理解词义
《烟台的海》中两处运用了“扑”字,为引导学生感受两处“扑”字所形成的不同意境,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置。
1.阅读寻找:自主阅读课文2、3两个自然段,不同季节,不同特点,但作者却用到了一个相同的字,圈画出来。
2.深度辨析:一个是气势汹汹的冬天之海,一个是轻盈活泼的春天之海,落差之大却都用到了“扑”字,这样合适吗?结合具体的语境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理解:在学生交流分享之后,引领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具体感受两处不同的“扑”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正所谓“义随境迁”,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趣。这样的设计,教师将学生的意识浸润在鲜活的语境之中,使得学生深入关注到语词表达的细微之处,为学生辨析能力的发展奠基。
【案例2】变式朗读,高效积累
《烟台的海》描写冬季海的语段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尽管课后编者并没有提出背诵的要求,但教师完全可以变换一种形式,引领学生进行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烟台的海,要求学生以自述的方式从下面的主题中进行选择:1.我就是冬天烟台的海,我是一个极具特点的家伙;2.我是冬天烟台的海,我和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摈弃了传统教学中固有的积累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对课文中词句的内化,将主动积累与实践运用进行了有机整合,丰富了课堂练习的形式。
【案例3】感知顺序,描述场景
《烟台的海》是一篇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先总起全文,点明烟台的地理位置,然后按冬春夏秋的顺序进行分述,最后总结烟台的海是画,是背景,是舞臺。如此鲜明的结构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导游的角色感知表达顺序,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此,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填空:课文先以( )作为统领全文的总起,然后再从( 、 、 、 ) 四个季节展开描写,突显了烟台海的( 、
、 、 )特点,最后作者分别将烟台的海比喻为( 、 、 )。
2.绘制:根据自己对课文结构和作者思路的理解,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绘制这篇课文的结构图示。
3.表达:将自己看成是烟台当地的导游,如果让你来接待一批游客,你会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向游客们介绍烟台的海呢?请结合板书中的示意图,整合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
在这一练习的内容中,教师紧扣高年级语文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要求,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结构、感知作者思路,从而为学生有序、深入地介绍烟台的海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中的练习对提升教学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从练习目标、练习内容、练习设计入手,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