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新
摘要:依据人流多少,选取村落空间重要元素,包括村口、圣地、入户、街巷等空间,通过对其原始功能及后期形态变化的阐述与分析,总结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成因。
关键词:村落;空间形态;演变
近30年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热潮里,村落公共生产和活动空间被现代化城市设施所挤占,排挤至不起眼的沿路边角,甚至限定在奇形怪状的院落和街巷中。村落空间形态变得单一,许多曾经用于生活生产或举行重大仪式的广场空间,如今其功能仅限于交通这一种用途。
1村落空间元素归类
村落空间依据人流多少,归类并提取出以下几类重要空间元素,包括村口空间、住宅人口空间、街巷空间和圣地空间等。
2村落空间元素简介
2.1村口空间
村口好比颈部,是控制和流通信息的重要关口及通道。村口空间作为村落的门面,拥有控制村落内外事物流通的重要功能,是村落的形象之窗。通过村口,可对外控制出入,对内维持秩序,是重要的社会性空间。它有阻止外界不融合事物打破村落内部和谐的保护功能,同时也是村民的归属空间、保护空间以及休闲空间。
2.2住宅入口空间
门作为住宅的出入口,是住宅内部与外界间的交流通道。门在村落空间中作为气口存在,在风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的民居都是坐北朝南布置的,俗称“坎宅”。“东”、“南”及“东南”称之为三吉方,其中“东南”为最佳方向,这种朝向被称之为“青龙门”。在中部地区的传统民居中,大门朝南音译为“难”,故正南向不可取。由于古人很崇尚自然,故民居大门也会朝向山或水面。
2.3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一般以道路为承台,人为主体,建筑、植物、水体等作为周边元素,共同构成的物质与社会性质的复杂组织结构。街巷可根据人流多少分类为主街巷和次街巷。主街巷村落初期规划的主通道,或是一定时期村落的过境线,以及村落外出的主要交通线路。而次街巷则在宽度以及运输能力等方面要弱于主街巷,是村民自留地修建房屋所形成的。
2.4圣地空间
“圣地”具有各种作用,是神圣的象征。圣地的存在,带给村落居民一种精神力量,规约着村落社会,象征着聚落的计划与共同实现的梦想。村民通过对圣地空间的崇敬形成一种信仰及共同的方向。
坟地作为圣地的形式之一,是村落居民最终的安息之所,拥有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地位。中部地区的村民每逢春节、清明等传统重大节日时,会在坟地祭祀,表达对先人的崇敬与思念之情。坟地的选址也十分重要,人们都会将自家祖先坟地选取在风水宝地,一般位于高地之上,最好临水,以求后代顺风顺水,身体健康。
3各要素形态特点及成因分析
3.1村口空间分析
以黄石市某村为例。在明朝末期至建国,村落共有几十户人家。最早的村落入口是由一条石板路构成的,位于村落南面,由路西侧的老池塘以及几间房屋和一棵大树围合而成。建国至1985年,由于在此期间发生过一场洪水,所以村内房屋均向村口附近转移,村口的位置也随着进村路向南转移。构成要素除原来的池塘、大树及道路外,又增加了房屋元素。而1985年直至今天,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以及武黄高速公路、黄石长江公路大桥、迎宾大道的建成,村口已然成为了黄石市北面的过境线,周边逐渐形成了由物流公司和停车场等共同构成的便利交通点。便利的交通也促进了商铺的建成,村口位置继续向南转移,呈倒三角状。此时,村口作为村民的进出物质疏散功能和心理防卫体现还客观存在,但防御功能却在商业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原来娱乐集会功能也发生改变,传统聚落凝聚力功能逐渐消失。
3.2住宅入口分析
传统聚落的住宅人口呈现出开放和半开放的状态,包括院落式住宅以及三开间式砖瓦房,都是前敞且没有围墙围合,以便于村民来往。同时,这里也是晾晒谷物的场所。院落的铺砖材质多为粘土或水泥,并栽有各类树种,临门处通常有宽度在1.8m左右的台阶。村民由于人多地少,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格外强调自己的势力范围和领地,于是,聚落的入口空间逐渐由开敞转向封闭,由逐路而居转变为路逐房子,由规整空间转变为奇形怪状,但通性住宅人口依然遵循传统观念,严格避免风水禁忌。
3.3街巷空间分析
街巷由主街巷和次街巷组成。主街巷在建立之初作为公共资源,涉及利益范围较广,特别是传统时期,对于侵占公共空间的严厉约束与惩罚,使得村民十分敬重集体利益。所以直至今日,村落的主街巷的原貌依然得以保留。而次街巷由于其形成主要来源于村民自留地建造房屋的剩余,所以在形态上主要由地基形状及村民之间微观权力博弈结果决定。由于次街巷缺乏统一规划,仅仅只为满足交通要求,最终导致外形曲折多变,幽深怪状,并且由于不对接,导致了众多的近端式道路。
3.4圣地空间分析
圣地通常选址于村落的风水宝地。但在某些村落,圣地依然零散分布,并与垃圾并存。一些墓碑已掩埋在院墙和院子底下,只露出少许顶部。这些墓碑包括清朝时期以及民国时期的。依然以F村为例,自2006年F村政府决定修建沪渝高速后,此路恰巧穿越坟墓圣地,于是村民被迫将自家坟地迁移,现代城市化发展与圣地传统之间的冲突,不得不使传统向经济发展让路,使得传统圣地肌理不复存在。
4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近30年来,村落空间所承载的功能由原始的生产生活、社会交流以及民众经济等多元化功能转变为单一的交通功能。村口空间也由1~2个变为多个并向外围转移。主空间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次空間的增多。村口的防御功能已成为历史,如今只是一个长长的弄巷。住宅人口空间由开放转向封闭状态,由半私密交往转向私密交往形态,传统生产形态和社会规约的陨落伴随着聚落共同梦想的消失,圣地的神圣地位也弃之如敝履,社会作用和信仰地位已随之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对于土地的剥夺、城市化的需求以及村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与集体生产方式已难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农民由生产者变为无产者,长老权力有名无实直至消失,新生权力为私人利益争斗,传统聚落地缘血缘自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公共活动毫无灵魂可言。再者,村民权益受到侵犯却无处申诉,申诉机构的缺失导致村民为谋取生存空间对于建房的强烈需求,道德观念难以改变艰难的生活现状,而不得不违背初心,迎合市场。
5结语
通过对村落空间演变的特点和成因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化的考虑不周对于传统文化的迫害,政府及相关人士应针对传统空间及文化的保护,制定策略,妥善处理城市化与村落传统空间形态的发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