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诺 苏祥
【摘 要】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形势下,“医养结合”广泛推广,其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论文通过总结“医养结合”具体实践形式、实践主体、可持续性及其选择的现有研究,找出研究缺陷,明晰进一步研究方向,以促进“医养结合”进一步发展。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vigorously developing healthy pen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and the research of which is springing up like mushroom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the concrete practice form, practice subject, sustainability and its choice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nd finds out the research defect, makes clear 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關键词】“医养结合”;具体实践;研究不足
【Keywords】"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oncrete practice; research defect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0-0092-02
1 引言
老年人处于生理发展晚期,也就是衰弱期,医疗保健日益被养老实践与研究推崇,由此产生一种新型的广为歌颂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2 “医养结合”的具体实践形式
方式角度,“‘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强调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理念角度,“‘医养结合强调所有老人都拥有‘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权利,具体形式可多元化,不一定依赖养老机构”。[1]综合研究成果,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具体实践形式包括:
一是机构型“医养结合”,包括医疗机构内置养老机构、医疗结构转建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机构自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四种方式[2]。如果是商业化运营,提供的医养服务的专业水平相对较高,费用也较高,最为适用于需要长期护理且有一定经济能力的老人。
二是居家型“医养结合”,老年人居住在家里,由社区医院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包括签约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安养社区等,有高端和低端之分,高端的商业化安养社区以及家庭私人医生等服务质量高,主要针对经济水平较高的老年人。而社区主导的社区医生上门看诊符合“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政策倡导,政府大力支持且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价格相对较便宜。
关于各实践形式优缺点,赵晓芳(2014)用SWTO模型分析了机构型“医养结合”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3];李硕(2015)根据具体形式中各运行主体统筹资源的能力不同,对“医养结合”进行分类,并结合典型案例从特点、优势、劣势、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4]。总体结论是每种实践形式各具特色,应该找准定位,互补前行,促进产业链发展[4]。
3 “医养结合”的实践主体
根据我国“医养结合”具体实践形式,可以发现“医养结合”的主体是多元的。
①政府是倡导者、支持者、监督者。养老问题事关重大,顶层制度设计、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政府必须承担责任。比如“医养结合”与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税收优惠支持“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教育部牵头推进人才培养等[5]。
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服务供给者、研究者、发扬者等。不仅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医养”服务,还在研究和培养“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医院可以进行“医养”人才的培养,设计“医养”服务的评估标准等。[6]
目前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是如何整合各参与主体实力与资源,开创覆盖更多老年人的医养服务;二是各主体分工与服务质量问题。
4 “医养结合”的可持续性
4.1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 ‘医养结合将成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7]
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源于老年人医疗护理需要,老年人生病率非常高,慢性病突出,安享晚年生活不仅需要传统三服务,还需要医疗护理保健。我国医疗资源十分紧缺,日常照料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长期入院居住。养老机构普遍没有医疗服务,患病老人无法及时就医。“医养结合”通过整合多边资源实现预防、及时医治与长期护理,是健康养老之必然所需。
健康权。健康权是老年人基本权利,老年人有获得充分医疗保健的权利。
经济发展。“医养结合”是一种综合性新型产业,对养老服务、房地产等行业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效应。
实践意义。“医养结合”能够提升老人的健康水平和低龄老人再就业,不仅可以减少养老成本,更能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9]。其次,强调医疗服务质量,“医养结合”能应对老龄化医疗健康问题并促进医疗体系完善,[8]实现多方共赢。
4.2 “医养结合”的问题与对策
“‘医养结合虽得到学界和社会各方的认可与肯定,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10]顶层设计与管理上,多重管理、与医保等制度衔接缺失、政策监管落实难等;服务供给上,体系不健全、层级分化、医疗与养老分工不明、成本高、资金不足、设施设备不足、服务水平低、专业人员不足、收费高、床位少等。
学术界主要围绕制度、资金、人才、管理等探讨脱困策略,只是研究角度上存在一些差异。一是从服务客体不同需求角度探讨体系完善与服务内容;二是成本分析出发探讨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与成本;[11]三是通过SWTO模型比较具体实践形式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战略框架;四是从医院、养老机构与社区等层面分析如何提升“医养集合”服务融合度与资源整合度;[12]五是探讨各实践主体角色,落实多方参与效率與效果提升“医养结合”的效率与效果。
5 “医养结合”的选择
“医养结合”并非主导的养老模式,是对各主导养老模式提出的要求,是现代养老理念的充分体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选择的研究多围绕老年人养老具体选择,一是从需方角度采用问卷、访谈、量表等方式开展实调,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需方的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原因;二是从需方角度或专家看法采用问卷、访谈、量表等方式开展实调,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6 “医养结合”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①对“医养结合”单个模式的研究,一是缺乏系统观念,就模式而谈论模式,缺乏经济整合视角与产业链发展视角的研究;二是实践主体研究主要分别研究各主体责任与角色,虽提出要协调多元主体行为,但未明确协调中心和协调方式;三是实践问题缺乏定量研究,对策较为宏观;四是研究切入点主要是供给侧,缺乏需求侧专门研究;五是缺乏对“医养结合”不同实践形式的比较研究。
②缺乏 “医养结合”模式与其他养老模式的比较研究,有少数文献提到,但深度和广度不够。
③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宏观背景、供给、需求的分别研究,缺乏对三者契合点的寻找。
【参考文献】
【1】李硕.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2】卿粼.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成本的统计分析和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156.
【3】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129-136.
【4】汪碧薇.“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探究——基于合肥市的调查研究[J].产业经济,2017(1):147-148.
【5】臧少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关键性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6(10):9-12.
【6】王建宏.成都五医院互联网+新型医养模式取得阶段成效[J].当代县域经济,2016(7):56.
【7】尹吉东,曹立前.新常态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探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5 (4):100-104.
【8】符美玲,陈登菊,张伟,等.从长期住院研究谈构建“医养结合”照护体系的必要性[J].中国医院,2013(11):21-23.
【9】陈庆华,侯建媛.“医养结合”康复养老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民康医学,2015(9):100-101.
【10】戴鱼兵.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J].中国计划生育学,2017(1):67-72.
【11】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12】宫芳芳,邱传旭,黄文静,等.医养融合机构协作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市渔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5(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