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教授新课,常有一些比较固定的步骤或者模式,即一般先导入新课,再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然后开始新课的讲授。不做变通地讲背景资料,一并放在开始教学初始阶段进行出示,尤其是固化以后容易使教学僵化、模块化。教师介绍背景资料的模式化、机械化,对其脱离文本的使用,使得课堂的效率不高。那么如何引入背景资料,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实效呢?
笔者在教《赵普》这篇文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查阅了赵普的生平资料,并将其生平资料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他是宋太祖、太宗时期的重要谋士与治国能臣;他参与策划的‘陈桥兵变‘杯酒釋兵权帮助宋太祖披上龙袍坐稳龙椅,为北宋建立与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他的一生,有生之年,三登相位,死后谥‘忠献,还‘配飨太庙,实现了一个做臣子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耀与待遇,可谓人臣之极。”接着追问:“大家猜出这位厉害的人物是谁了吗?”
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加工、重组和整合,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讲授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时,诗中写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在理解了字面意思后,笔者问学生:“到底是什么雄心壮志让李白如此向往和追求?”许多学生回答:“李白这么能写诗,他的理想是做个有名的大诗人,流芳千古。”也有个别学生说:“古人读书的目的大多想做官,光宗耀祖,所以李白的壮志是想做官。”
学生们说的都只是猜测,那么李白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呢?我此时在课堂上引入背景资料,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的一段话:“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李白希望自己能辅佐君王安邦定国,建功立业后,功成身退,归隐于江湖。
这首诗紧接着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的情感陡然急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何李白的情感会有如此大的波澜起伏,再出示一段背景资料:“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人推荐,应诏入京,李白怀着满腔热忱和期盼,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了长安见到了唐玄宗。他自以为玄宗会重用他,然而玄宗把他安排在翰林院。李白所任的职位,并非自己所心仪的职位,再加上自己生性高傲,后被贬官,开始漫游生活。天宝十二年初秋,诗人来到了宣城,此时,叔父李云去往江南,正好经过宣州,两人相遇饯别写下此诗。”这段资料与上面一段资料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学生一下子领悟了,深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文本阅读中有个很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理解文章的主题。缺少对背景资料的补充和提示,只是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会出现不全面、不深入,有时还会有偏差的现象。
教学《陋室铭》时经常涉及主旨的理解。学生们很多会说文章表达了刘禹锡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仅理解到这个层次我觉得还不够,于是我引入一段背景资料:“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剩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背景资料的引入,使学生不仅对文本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了深刻理解。恰当引入文本的背景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从而促使教学顺利开展。
在课文研读完,课堂时间就要结束时,有时恰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让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后。课尾背景资料的介入,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秋颂》这篇文章时,首先通过诵读、赏析等环节,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作者笔下的秋之景,并通过进一步探究讨论,继而理解作者由景到人、借秋写人,赞扬了像秋一样拥有洒脱人生态度的人,表达了对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将作者的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介绍给学生,并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加深理解作者文字中透露的豁达与淡然。课尾补充背景资料,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激发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总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入背景资料,使之成为课堂上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时效。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