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娟
“同构”,源于美学思想中的一个名词。在当前追求文本创造性解读、多元化解读的今天,笔者也对“同构”一词在概念上进行延伸,探索基于“同构”意识下的语文文本审美性解读。具体可以理解为,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文本之间,通过某种相同或者类似的系统结构进行同构解读,继而能够有效唤醒学生旧有的审美经验。不过这里的同构性,更多源于对象的同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是多元的。如果在解读过程中,能对作者,乃至作者所處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有所了解,那么对其文本的解读会更具有趋向性。
比如,《劝学》《师说》这是古代散文中的名作。其中荀子的语言较为严密,而韩愈的文笔则为雄健。编者虽然在编选教材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更多的是注意到写法技巧,与文本结构上的异同,而对于文本背后的文化,乃至意蕴,却鲜有关注。因而在具体解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对话,继而借助同构意识,引导他们对文本背景进行解读,从而在同构中实现与作者进行对话,实现一种接近“真实”的解读。对于荀子来说,从其身份来看,可谓是一代宗师,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对于韩愈来说,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对于儒家学说来说,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其流派来说,他们都属于儒家人物,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而研读中国思想史,却可以发现,儒家对其道德、人格乃至情操要求更高,甚至可以说是追求完美。研读《劝学》就会发现,荀子强调的学习对象,更多的是品德的学习。
文学作品也属于表达艺术,语言形式的不同,往往给人的精彩也不一样。对话是很常见的言语表达形式,但在不同文本中,其表现形式存在细微差别。通过同构意识进行解读,可以唤醒学生的旧有生活体验,获取一种审美体验。
《前赤壁赋》的对话中,主要采取“主客问答”这一结构形式。进行研读,就会发现其源头来自先秦时代。研读其形式,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论辩技术,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通过主客之间辩难,继而将其内容与情感纳入到相对严密的整体之中,以便将其文本表达形式上升到艺术高度。通过问答同构,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文本思想内涵进行深度对话。再如《秋水》这一篇课文,同样也是对话,庄子假托河伯与北海若这两个虚构人物之间的对话,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与《前赤壁赋》一文进行同构解读,就会发现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前赤壁赋》中的主客,还是《秋水》中的河伯与北海若,都是作者自己。在《秋水》这篇课文中,河伯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对立面,而北海若则可以说是庄子自己的化身,通过北海若之口宣传了“道法自然”的思想。同样在河伯身上,也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庄子,如果因无知而自满,只会沦为笑柄;但是如果能够错而改之,善莫大焉。
对于文本来说,其语言背后是蕴含深厚情感的。对于文本解读来说,其出发点与最终目的,都是人,是学生内在的情感、心灵,乃至精神在流淌。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同构意识,在对不同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过程中,重点抓住其背后的情愫相似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从作者背景来看,都属于“五四”时期的;但是从散文流派来看,朱自清是写实派,而郁达夫则是浪漫感伤派。他们之间,一个朴素,一个任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也铸就了他们在散文上的不同风格。就这两篇文本而言,如果深入其境,就会发现虽然语言风格迥异,但思想主题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在朱自清的笔下,荷塘是富有诗意的,但这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淡淡哀愁。毕竟对于朱自清来说,他是富有正义感的时代知识分子,但残酷的现实却让他只能用消极的态度来表达不满。而郁达夫的作品更多是一种“荡子精神”,在文中便有了那种“淡雅”“细腻与清闲”,甚至“悠闲”。那种对自然的沉迷,虽然让郁达夫暂时得到精神的解脱,但郁达夫在潜意识中仍有一种对国家的忧患,乃至对自身命运苦难的忧愁。因而这种“闲愁”,更多是一种“沉沦与自省的情怀”。
总之,“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不同中进行同构意识解读,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当我们沉迷在传统策略解读之中,或者钟情于文本语言表达之时,我们需要的是转变策略,学会通过同构意识、同构视角去解读文本,继而唤醒学生旧有的文本体验,让他们在品味中思考,在比较中研读。
作者简介: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实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