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孟城坳》的禅意盎然

2018-01-05 14:28孔晓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王维

孔晓宇

摘 要:唐朝诗人在诗中加入禅意,最早是从王维开始的。王维受佛教的禅宗思想影响颇深,在他创作的很多诗中,都能看到诗情和禅意的交汇融合,禅意盎然。本文以王维的《孟城坳》为例,通过对《孟城坳》的创作背景和诗句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来探索诗人对禅宗的思考,感受诗人通透旷达的心境,从而深刻体会王维诗所具有的禅意盎然的意境。

關键词:王维;《孟城坳》;禅宗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28-01

一、引言

王维是盛唐诗坛中的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他所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艺术水平,诗的景色之壮丽、意境之深远,古今罕见。《辋川诗集》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在《辋川诗集》中,一共有二十首诗,均为五言绝句的形式,且各具特色,是王维同他的挚友裴迪在辋川游玩时所创作的,王维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诗都是出自于《辋川诗集》中,而《孟城坳》正是其中的第一首诗。

二、从《孟城坳》探索诗人对禅宗的思考

在《旧唐书·王维传》中,对王维的宗教信仰有着明确的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由此可见,王维和他的家人们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而且随着王维对佛教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着蜕变,这对他诗歌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孟城坳》作为《辋川诗集》中的第一首诗,就是王维禅宗思想的深刻体现。孟城坳是王维与友人裴迪在辋川悠游的第一个地方。孟城原本是一座古城,是由南朝的宋武帝所筑造的,而辋川则是一条狭长的山中峡谷。王维在他的画作《辋川图》中所画的孟城坳,是由山边的很多堵围墙所构成,墙内有四棵树,其中有一棵老柳树,墙外还有很多棵老柳树,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王维面对这样的景象,咏下了“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这四句诗,也就是所谓的《孟城坳》。

诗歌前两句写到:“新家孟城坳,古木余衰柳”。新家与古木对应,看似有点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孟城坳最初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等到后来王维在这里重建别业时,已经到盛唐时期了,这距离宋之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原先的别墅早就已经荒芜,只在四周剩下了几棵往日的老柳。“古”代表时间的久远,而诗人仅用了一个“衰”字,便将别墅的衰败和柳树的枯萎之景渲染出来,也将孟城坳的荒凉景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又借用了一个“余”字,来代替诗中省略掉的内容,即昔日孟城坳繁盛一时的景象①。而诗的后两句“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实际上是诗人在揣测:继自己之后,将来到达这里的又将是何人?后来者感伤自己,与今日自己感伤古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诗人不禁发出感慨,今日我感伤古人,而后人也会感伤我,在这交错的时光里,谁才会真正成为这里的主人呢?这用佛教的思想来说,就是所谓的“无常”。诗的后两句没有描写空间环境,但却在写人的过程中将空间转到了历史长河里,让读者产生广阔浩瀚之感。

三、从《孟城坳》感受诗人通透旷达的心境

王维在《孟城坳》中的悲古叹今,和初唐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的悲古叹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都是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待过去和未来,均属于怀古之作。王维感叹:“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而陈子昂则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对这两首诗仔细地品读,还是会从中发现诗人表达的情感有着很大的不同。陈子昂在“前不见古人”中所写的“古人”,实际是指战国时期燕国的燕昭王、乐毅、郭隗这些明君和贤才。诗人是在想一千多年前,燕昭王礼贤下士,重用贤才和良将,将燕国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了当时不可轻视的一个大国。诗人通过缅怀燕昭王时期的君臣之交,来暗讽他所处的时代没有燕昭王这样的明君。

诗人目接天地,思接千古,空有一身雄才大略和抱负却无处施展,所以在诗中表达的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怆和孤独。而王维的《孟城坳》,更多的是表达诗人在洞察世事之后的旷达心境。有些学者认为,本诗的后两句是诗人在表达潜藏在心底的悲楚,但我认为并非如此。表面上看是悲楚,但实际上却是诗人看透世事之后的通透和旷达。诗人的思想深受佛教的禅宗思想所影响,佛教认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换和流转,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在历史长河中,生命的存在只不过是刹那生灭的连续显现,众生皆如此,无一例外。诗中的“空悲”二字,就能够体现出王维对“无常”、“无我”的内心感悟,诗人用佛学的思想来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正所谓“人生在世,得不足喜,失不足悲”②。

四、结语

后人多用“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创作的山水诗,这非常形象,但王维的诗,绝不是只具有“诗中有画”这一特色,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需要我们加以揣摩。如《孟城坳》一诗,虽然只是短小的五言四句,但在王维的笔下,却散发出了让人震撼的生命力和精神意蕴。诗人在忠于景物原貌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刻画和描绘,给人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回味余地。

注释:

①王希萌.浅论王维诗白描手法与禅境的塑造[J].名作欣赏,2017(08):136-138.

②尹天梅.王维诗歌意象的精神内涵:儒释道思想交融的自然流露[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02):96-99.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神奇的走廊
走哪条路好
穿越密林
勤劳的工蜂
山居秋暝
洋葱头的 神奇外衣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