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鹏
近日重温《作园丁当然收硕果》一文,魏书生老师痴心一片,为教育改革事业呕心沥血,“三个收获”是他对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独特、深刻、真挚的感悟和理解。
我2009年参加工作,学校是一所十分偏远的农村学校。从农村出发,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美好未来的畅想,毕业后最终又回到了乡下,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挣扎和彷徨,夹杂着淡淡的的感伤和忧郁。
但漫步在静谧的校园,看着孩子们纯朴的笑脸,听着其他教师乐观的谈吐,重复着慢节奏的乡村生活,与农村环境固有的血脉之情让我慢慢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周围融洽的氛围渐渐消融了当初的忧虑、怀疑和感伤。常记得刚上班那段日子,适逢秋收,每个孩子书包里都装满了葵花、鲜果,课间常有几个暖心的孩子揣着几个鲜嫩的玉米棒和一包毛豆惴惴不安地来到我的面前,或者干脆偷偷塞到我的办公桌里。
与城市孩子被精心呵护相比,可爱、质朴、憨厚的农家孩子很少在课外辅导班去“强化训练”,也没有父母在家中精心的点拨和指引,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他們少了几分“急功近利”,多了些许安定从容。他们能够全身心地、专心致志地在课堂上如饥似渴地吸收养分,在干净整洁的校园内吐故纳新,出了校门便一头扎进大自然的怀抱,田垄旁、池塘边、小路上无拘无束,处处留下欢声笑语。原始、野蛮地生长过后,这些幼苗一样会茁壮成长。每年都会有升入高中的孩子三五结伴兴高采烈地返回学校来看望自己的老师,他们的脸上总挂着出自信、阳光的笑容。关于他们高中的学习生活境况,答案早已写在脸上,做老师的我又多了几分喜悦和释然,农村学校一样可以让孩子收获知识,收获成长。而一旦埋头于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周而复始的忙碌生活中,私心杂念便无处藏身。
2012年,在一次学校为部分老教师组织的退休欢送会上,听着一些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学校的事迹,感受他们即将离开时那既轻松却又不舍的矛盾心情,那一刻,那颗曾经摇摆不定、渴望逃离的心被深深地“洗礼”。那年许多老教师退休离开了学校,但是他们离去的背影却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让我坚信乡村教育需要薪火相传,农村教育总需要一批人耗尽青春去执着地坚守,也让我明白衡量一位教师的“功绩”不在于他工作在城市还是农村,而是心中对教育那份赤诚的追求和守护。
而那粒执著坚定的种子一旦在心中发芽,就会在岁月的年轮中长成参天大树,过往那些晦涩的、灰暗的、不完美的景致终将呈现出另一番风景。
曾经无数次抱怨学校之偏僻,讨厌那条上班之路的遥远和曲折。如今,每当清晨车子驶离市区,眼前平整、宽阔的道路虽然渐渐变得弯曲、狭窄、颠簸,但是那碧绿的农田、苍翠的大树、静谧的渠水也会扑面而来,远处袅袅炊烟时隐时现。放学归来,弯弯的小路上,阵阵凉风吹过,羊群在牧人清脆的鞭声里埋头赶路,一些淘气的羊儿在嘴巴与土地碰触的瞬间,又顺势扯断几根青草,偷偷摸摸、有滋有味地嚼着……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一天工作下来的苦恼和负担刹那间没了踪迹。
曾经会感叹学校设施设备之简陋,但如今学校就如一列高速飞奔的列车,在整个乡村变化发展的轨道中分外夺目耀眼。设施齐备的农村教师周转房、高清一体化录播教室、智能机器人教室、设施完备的乡村少年宫、修整一新的硅PU篮球场……无不展现了一所现代农村学校在 “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强力推动下发生的巨大、喜人的变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更是如一剂强力兴奋剂一样,让学校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置身其中,我从心底生出了几分坚定、自信和期待。
八年,虽只是漫长教师生涯一个短暂的开始,但感谢这个美好的开端,让我收获了内心的安宁和平静,能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去奋力追寻自己的幸福。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