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未来发展的根本指针

2018-01-05 22:34高旭天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共圆风景线题词

高旭天

春华秋实七十载,守望相助谱新篇。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区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总书记的题词使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成为引领内蒙古未来发展的根本指针。日前,本刊就总书记题词精神的学习解读和贯彻落实,采访了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胡益华。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词,在全区上下产生了热烈反响。请问题词具有怎样的重大政治意义?

胡益华:题词充分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怀,深情寄托了党中央对内蒙古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殷切期望,集中体现了内蒙古2500万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追求伟大复兴、实现光辉梦想的共同心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是引领内蒙古未来发展的政治指南。

题词进一步指明了内蒙古繁荣发展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深刻阐释了面向未来内蒙古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内蒙古、内蒙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责任担当问题,为内蒙古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发展思路,有助于把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全区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要求上来,是引领我们事业发展的“指南针”,是做好内蒙古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指导意义。

题词进一步增强了内蒙古繁荣发展的信心。内蒙古是我国成立最早、发展最快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贺电和中央代表团团长俞正声同志的讲话,是在充分肯定内蒙古自治区70年发展成就的同时,寄予内蒙古更大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凝聚了党中央对内蒙古的信赖与期望,饱含深情、充满信任、寄予厚望,让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全区各族人民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干劲、豪情与信心。

题词进一步明确了内蒙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责任担当。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既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更是我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区位显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对内蒙古提出了新希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让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内蒙古的发展进步是与伟大祖国息息相关的,是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密不可分的。内蒙古要在“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坚持“守望相助”,体现责任担当,牢牢抓住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发展非常关心,提出“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期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此次总书记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题词具有哪些重大理论意义?

胡益华: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承前启后,寓意深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指导内蒙古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南。

题词为内蒙古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早在2009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来内蒙古考察过,他说:“内蒙古之行让我欣赏到了祖国北部边疆的美好风景,这不只是指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有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入内蒙古考察,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工作汇报后,他再次强调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实际提出“四个着力”的要求和“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期望。此次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与先前的讲话精神既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化拓展,内涵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具有战略指导性,是指导内蒙古发展的新的理论指南。

题词为内蒙古发展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视角。题词体现了局部与全局、地区与国家、眼前与长远、期望与要求的统一,使“建设亮丽内蒙古”与“共圆伟大中国梦”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统一体。这对于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而言意义重大,对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来说,也有学习借鉴的价值。

题词为内蒙古发展注入了構建和谐的新动力。内蒙古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十分重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俞正声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所作的讲话中,指出内蒙古“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这是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为内蒙古保持和发扬“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赋予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对内蒙古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是推动内蒙古发展进步的行动纲领。请谈谈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好题词要求?

胡益华:守望相助七十载,策马扬鞭启新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题词,是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指导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要把“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为我们开拓内蒙古发展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要在“建设亮丽内蒙古”上做到精准发力。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要求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着眼未来谋划内蒙古的发展,遵照总书记题词精神进一步细化、完善内蒙古的发展思路、战略重点、工作举措,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切实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篇大文章,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社会发展动力,着力建设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着力建设民族团结的亮丽风景线;繁荣发展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的内蒙古文化,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设文化繁荣的亮丽风景线;积极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构筑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着力建设好边疆安宁的亮丽风景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谋求“美丽与发展双赢”,构筑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建设好生态文明的亮丽风景线;做好鼓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各项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着力建设好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线。

要在“共圆伟大中国梦”中做到尽心尽力。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的新形势新趋势,深刻把握自治区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特征,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欠发达的基本区情,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发展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在开拓内蒙古发展新局面上做到齐心协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亮丽、更加美好,并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圆伟大中国梦,要求我们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开拓内蒙古发展新局面上形成强大思想合力和工作合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不断谱写内蒙古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的新篇章,着力把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打造得更加美好,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圆风景线题词
题词
最美风景线
“脱贫奔小康 共圆中国梦”获奖歌词选登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题词
爱心共圆“归乡梦”
首页题词
例谈高考中的“四点共圆”问题
低碳出行让城市流动一抹亮丽风景线
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