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冯利敏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目的评价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9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实验组(n=99,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参照组(n=98,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而言,中药熏洗、中医护理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药熏洗;中医护理;生活质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s)属于常见性糖尿病并发症问题,具有遗传特点,是慢性、终身性疾病[1]。DPNs患者有温度异常、运动障碍等表现,还会诱发足溃疡,长期发展有截肢风险,严重影响基本生活[2]。从中医角度分析,此病为“血痹”范畴,是血行不畅导致的肢体障碍[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DPNs患者为例,进行中医治疗、护理干预整体价值分析。
实验对象选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排除合并妊娠、哺乳期以及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总计197。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院DPNs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实验组:99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45~68岁,均值(57.30±9.80)岁;糖尿病病程在6~18年,均值(10.30±2.20)年;DPNs病程在1~6年,均值(2.30±0.60)。参照组:98例,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在48~68岁,均值(57.80±9.60)岁;糖尿病病程在6~17年,均值(10.10±2.40)年;DPNs病程在1~7年,均值(2.20±0.30)。实验对象一般资料(年龄、例数、病程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以及降糖等综合治疗,并进行甲钴胺片(0.5mg),3次/d。参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行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
(1)中药熏洗治疗。方剂组成:桂枝15g、细辛10g、红花20g、当归30g、鸡血藤50g、苏木10g、黄芪40g、透骨草30g、乳香15、没药15g、川花椒10g。中药浸泡30min,大火热开转文火煎煮,时间为30min,滤渣后可用足浴盆进行双下肢及双足浸泡熏洗,温度以40℃为宜,时间为20~30min,进行2个疗程治疗(1周为1疗程)。
(2)中医护理。情志护理——疾病的发生患者痛苦表现明显,所以负性情绪增加,不利于治疗以及预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心理情况后进行心理疏导,并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另外找寻患者感兴趣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辨证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此类疾病患者护理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饮食护理,更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尿频尿急患者以山药配合枸杞熬制汤料,阳虚血瘀证患者姜附炖牛肉汤,气血亏损患者食用瘦猪肉、鸭肉。按摩护理——进行患者
手掌、手臂、腿部以及足部按摩,促进神经末梢的有效循环。拇指指腹推、点、按、揉膀胱、输尿管等反射区(时间以1-2min为宜)。运动康复护理——综合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慢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一般在餐后30min开始,进行30min运动,不可造成身体过度乏力。
2周后观察患者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护理问卷调查。
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对比治疗前改善幅度>70%。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对比治疗前改善幅度>30%,但不足70%。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血糖情况均未改善。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计量的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参照组DPNs患者治疗后效果见表1。实验组总有效率96%高于参照组77%,x2=15.7186,P=0.0000。
表1 DPNs患者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n(%)]
实验组DPNs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2.30±5.60)分,参照组DPNs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5.30±5.60)分。经统计学计算,t=21.3038,P=0.0000。
实验组DPNs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99/99),参照组DPNs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7%(75/98)。经统计学计算,x2=26.3059,P=0.0000。
当前,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DPNs发病率也有递增表现,疾病的发生不但降低生活质量,还构成截肢威胁。中药熏洗、护理可以疏通患者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延缓、预防糖尿病足发展,促进患者整体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结果显示:实验组DPNs患者生活质量(72.30±5.60)分高于参照组DPNs(55.30±5.60)分、护理总满意度100%高于参照组77%、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参照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护理更符合DPNs需求,具有实施价值。
[1] 吴 静,陈 璇.中药熏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1):1292-1294.
[2] 曾艳红,刘乾梅,陈品萍等.中药熏洗用于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护理管理,2013,(z1):154-155.
[3] 高小莉,金莉莎.中药熏洗合并穴位贴敷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4,(3):28-30.
[4] 张 磊,王馨曼,王国豪等.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5,(12):36-43.
[5] 李淑华,李巨奇.中药熏洗联合红光照射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J].山西中医,2017,33(2):61-62.
R248
B
ISSN.2095-8803.2017.27.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