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如何支撑“双一流”建设

2018-01-05 10:06李志民
中国教育网络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学习者

文/李志民

信息技术如何支撑“双一流”建设

文/李志民

互联网几乎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这场革命已经波及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发明,它还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精神。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日前,“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

“双一流”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国家人才战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它的前瞻性,包括人才储备、国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观念,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有形的物质资源共享正在起步,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也推动了高校科研方式的改变。

1.学习模式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人们的学习模式也呈现屏幕化和碎片化发展,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

2.教育方式的变革: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发生改变,原有的课堂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考核形式开始难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知识传授在教室内,而知识内化在教室外。

3.教育观念的转变:翻转课堂、可汗学院、MOOC、云端学校等的出现,导致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新型的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众多的高校、教育专家已经开始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

4.科研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它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物联网、高性能计算、超大容量存储、高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改变了传统科研的方式方法。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大学的功能也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也推动了高校科研方式的改变。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学习者
关注一流学科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