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柚资源与产业发展对策

2018-01-05 07:30施灵荣林绍生石学根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胡柚玉环果品

施灵荣,林绍生,石学根*

(1.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20; 2.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浙江省名柚资源与产业发展对策

施灵荣1,林绍生2,石学根1*

(1.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20; 2.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论述浙江省名柚品种产业现状,包括种植现状、分布情况及主要品种构成,分析柚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对策。

柚;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浙江

柚(Citrusgrandis),别名抛、文旦,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原产我国及东南亚地区。良种名柚果实硕大,果肉晶莹,风味浓郁,营养丰富,耐贮藏。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优越,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5~18 ℃,非常适合柚类种植,属于中国柚类3个中心产区(东南沿海柚区、华南柚区和西南柚区)之东南沿海产区,其柚类为海洋性柚,较内陆性柚进化[1-6]。浙江省比较出名的名柚产区有“中国文旦之乡”玉环、“中国四季柚之乡”苍南和“中国胡柚之乡”常山。但20世纪90年代以前,柚类种植大多以零星种植为主,规模小、产量少。玉环文旦、苍南四季柚在1985、1989年全国柚类品质评选中获部优级称号,在1995年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在1997年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名牌产品,在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获名牌产品称号。常山胡柚(天然杂种柚)在1985、1989年全国柚类品质评选中获评部优级称号,在1997年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名牌产品。永嘉县早香柚在1995年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此后,浙江省柚类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柚类是浙江相关产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果农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充分认识浙江省柚类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发展对策,对指导柚类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1 产业现状与品种构成

1.1 生产现状

浙江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柚是其重要水果。2015年浙江省水果栽培总面积33.3万hm2,产量740.9万t,其中柑橘面积10.1万hm2,产量207.8万t,柑橘占水果总产量的28.0%。2015年柚类面积1.6万hm2,产量22.6万t,占柑橘总产量的10.9%。近十年来,浙江省柚类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柚类产量较1997年柚类总产量的6.1万t,增加了近2.7倍。柚类产业从地区分布来看,以常山和玉环为主,其中常山胡柚产量(12.5万t),占全省柚类产量55.3%,其次玉环文旦(3.4万t)占15.0%。而近五年浙江省柚类发展情况来看(图1),柚类总产量近5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略有增长,2015年全省柚类产量较2011年增产18.8%左右。

图1 2011—2015年浙江省柚类年产量的变化

柚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2013年受超强台风“菲特”影响,四季柚落果严重,减产达66.0%。2015年的严重霜冻,造成2016年玉环文旦、苍南四季柚和常山胡柚分别减产41.2%、20.0%和39.9%(图2)。

图2 浙江省名柚近5年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变化

1.2 品种构成

文旦柚包括典型的文旦柚类及普通柚类。浙江省的主要优质柚类如玉环文旦、苍南四季抛、永嘉早香柚都属于这个类群,果扁圆形,顶部微凹,基部稍狭,蒂部有隆起脊棱,果皮薄而光滑,油胞小而密,风味以酸甜为主,少数品种类型微具苦麻味,10月上中旬成熟,原产福建漳州[7]。另一优良品种常山胡柚为种间杂种柚,是柚与甜橙的自然杂交种,果实风味独特,外形小巧美观,色泽金黄艳丽,香圆[8]。浙江省主要4种名品柚类的柚果品种特性[9-11]见表1。

表1 浙江省4种名柚品种的果品特性

1.3 柚类营养及药用价值

研究表明,柚类果实果皮富含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钙、磷等人体健康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多种植物化学成分,如柚皮苷、胰岛素类物质、类柠檬苦素、香精油、酚酸等,据研究这类生理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对一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2]。柚中时常遭摒弃的柚子籽,富含黄柏酮、去乙酰诺米林、黄柏内酯、无机盐、蛋白质等,主治疝气,还具有预防和减缓皮肤老化、修复细胞、防止色斑和雀斑形成等重要功效[3]。经研究,浙江省柚类也富含多种药用成分,有研究者从胡柚果实果皮中提取的挥发油类如生物碱类、香豆素类、柠檬苦素类和其他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经临床研究发现,具有降血压、保肝、抗肿瘤、消炎、抗肝脏毒性和镇痛等作用[4]。李春美等[5]发现,从常山胡柚柚皮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对多类人体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玉环柚果皮不仅可以做成蜜饯,还可提取香精油、色素、柠檬苦素、类黄酮和果胶等多种活性物质[6]。因此,开展柚类深加工研究,特别是柚类药用保健成分研究,对浙江省柚类的综合开发有实用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设施薄弱,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浙江省柚类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柚类种植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者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技术落后,导致生产管理粗放,成本偏高;二是柚类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普遍存在生产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短缺等问题,从而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实现最佳效益化;三是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果园道路、排灌、水电、防寒、防旱等基本配套设施较差,严重制约产业持续发展;四是产业化、标准化普及率低,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实套袋等标准化技术推广程度低,导致果品质量良莠不齐,优质果率低;五是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重产量轻质量,恶性早采现象普遍,如永嘉早香柚充分成熟期在国庆前后,果农为了抢早市,果实还未成熟采摘上市,严重影响果品质量[12]。

2.2 销售渠道不完善,采后商品化程度低,优质果率低

柚类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产后商品化和市场流通体系。但据调查浙江省柚类生产中优质果率较低,大多数散户和有的柚类种植大户、经营企业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果品质量达不到名品柚类的质量标准,据有关部门对柚类产区抽样检测,能达到特级果和一级果的产品只达30%,像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玉环文旦优质果率也仅为50%~60%[13],还存在为数不少的二级果、三级果、病果、畸形果等流入市场,严重影响名品柚类整体形象。而且产销脱节,市场定位不够明确,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除了玉环文旦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占据较大的省内市场,并有少量出口,苍南四季柚、永嘉早香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温州市或原产地。

采后商品化程度低,一方面果品分级以手工为主,且不清洗、不打蜡,无商品质量检测就以初级产品投入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上大部分果品包装简陋,没有商标、没有品牌、商品档次低。从而影响浙江省柚类在市场上的价格和产品的盈利能力、竞争力。采摘后果品的贮藏设施匮乏,缺乏冷藏及气调贮藏,虽然柚类产品耐贮藏,但多数果农为了延长贮藏期,采取化学保鲜贮藏方法,导致营养品质受影响、农残高等问题,继而也影响加工处理企业产品增值能力的提高。

2.3 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

浙江省柚类品种结构不合理,以中熟玉环文旦、常山胡柚、苍南四季柚居多,只有一个早熟品种永嘉早香柚。长期以来形成了“早熟不足,中熟过剩,晚熟奇缺”的品种结构,这就导致采收期过于集中,给销售造成较大压力;其次,鲜食和加工比例不合理,浙江省柚类主要以鲜食为主,加工程度低,加工产品少,如柚类加工产品蜜饯、胡柚茶、饮料类产品还处于量少,质量平平,市场认可度低的阶段[14],鲜食比例过大也导致逢生产大年,容易果品大量囤积,卖果难和价格暴跌等问题。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产业组织化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发展是柚类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柚类果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柚类产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如结合当地生产特点,制定适宜当地的政策和措施,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果园水利灌溉、道路运输、土肥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研投入,鼓励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如加大科技投入,协同攻关,解决玉环文旦裂果、永嘉早香柚囊瓣开裂、粒化、枯水等问题。

果品质量和产量是衡量一个品种的首要条件,而标准化生产是果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制定柚类标准化实施技术,积极推广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技术,如在合适区域推广铺反光膜、大枝修剪、平衡施肥技术配套设施等配套栽培设施技术[15];支持浙江省名柚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和标准园、精品园项目的创建,供广大果农参观、学习和借鉴,从而提升浙江柑橘园的基础设施水平和果农的栽培水平;果业管理部门联合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大力开展果农技术培训,帮助果农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柚类整体生产能力。

3.2 加强品牌建设,完善销售渠道,推动产业发展

在商品竞争中名牌效应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好的品牌意味着好的品质与销量,对于信誉度高的产品,有的消费者甚至达到认牌不看货的程度,见牌就买[16]。因此,在打造果品质量的同时,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消费者信得过、影响力大的名牌产品。首先,浙江省具有较多名品柚类,玉环文旦、常山胡柚、苍南四季抛和永嘉早香柚在国家各类柚类评选中获得优质好评,“楚门文旦”、“常山胡柚”也获得了注册了商标。政府部门一方面应积极推广和普及原产地证明商标,并鼓励其他名品柚类产地申请农产品证明商标,另一方面应加大品牌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假冒现象的打击力度;其次,鼓励生产商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等组织,统一使用各地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增强品牌影响力;再者,加强品牌管理,丰富品牌内涵,在品牌培育过程中,不断拓展品牌文化,如结合当地文化、历史、旅游景点,打造具有当地辨识度的明星品牌。

市场营销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的变革,传统的销售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柚类的营销管理,拓展新的发展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在新的市场形势发展下,有必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如构建自己的营销队伍和销售网络,在销售上实行总经销、总代理+直销的方式内外联手营销[17];二是在柚类主产地建立专业市场,集中销售名品柚类,在杭州、宁波等交通便利地区建立面向全国的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并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三是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托各省市农博会、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和各地举办的“柑橘节”、产品推介会等活动,积极搭建营销平台,提高名特优柚类名品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各地区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对柚类的市场供求、价格走势等信息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能通过市场动态来把握果品销售时机,为广大果农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五是积极推广农村电商网络系统,在农村电商大力发展背景下,扩大影响力,提高线上销售量。

3.3 果品加工和深加工

浙江省柚类加工业比较落后,加工产品主要为玉环文旦、苍南四季柚加工的果汁、蜜饯、胡柚汁胞罐头、凉果蜜饯胡柚陈皮等,其他加工和深加工产品较少。而柚类采后加工是提高果品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柚类产值提高的重要一环,是缓解采收期鲜销压力和调节市场供应的有力措施,因此,积极发展加工产业对柚类产业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政府应加大对果品加工业技术、资金的扶持力度;二是各名柚产区应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吸引果品加工大企业,并积极研发柚类加工系列产品;三是积极开展深加工研究,如可以加强对柚类降血糖、消炎等药用化学成分的提取及作用机理方面研究,找到用于开发医疗保健的高附加值产品的有益成分。徐雪梅等[18]研究发现常山胡柚果皮水提取物有止咳祛痰作用,柚果皮果渣中提取黄酮类、柠檬苦素类物质,有降血脂作用[2],这些都具有开发成医药类保健品的前景。

3.4 完善品种改良标准,调整品种结构

柚类产品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因此应加快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以利于浙江省柚类品种结构优化,产业良性化发展。柚类品种改良、品种结构调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始:1)积极开展不同成熟期优良品种的选育,特别是特早熟和晚熟品种的选育,调整柚类早中晚品种结构,从而更符合市场化需求;2)开展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选育果大、味美、质优、无核或少核、丰产稳定、无苦麻味新品种[1];3)选育耐贮、不枯水、不粒化,囊瓣不开裂、风味独特鲜食品种;4)选育新优特品种,以多样化品种互补,如新选育红肉四季柚[19]已受到市场的认可,玉环红心文旦、玉环早熟文旦也在推广阶段;5)有能力的地区大力发展保护性设施栽培和简易防冻越冬设施,扩大早熟和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延长果品上市期。

[1] 杨亚妮,苏智先. 中国名柚资源与品种研究现状[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163-169.

[2] 贾冬英,姚开,谭敏,等. 柚皮中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7(11):74-78.

[3] 张怡.福建特产柚子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4] 冯宝民. 柚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3):228-232.

[5] 李春美,杜靖,谢笔钧. 柚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38-42.

[6] 张建华. 玉环柚功能性成分的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2.

[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3卷第2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8] 蔡剑华.珍贵的柑桔种质资源:金桔(胡柚)的研究//[C]纪念吴耕民教授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5.

[9] 中国果树志柑橘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果树志(柑橘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10] 邓秀新,彭抒昂,邓子牛,等. 柑橘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1] 陈秋夏,徐文荣,钱峰,等. 永嘉早香柚生物学特性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6(5):510-512.

[12] 陈小国.永嘉早香柚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生产建议,2014(10):37-38.

[13] 何天富,邓烈,何绍兰,等. 我国柚类生产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南方果树,1999,28(3):15-17.

[14] 张岚岚,肖金平,秦巧平,等. 浙江发展精品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浙江柑橘,2010,27(2):2-4.

[15] 郭秀珠,林观周,黄品湖,等. 提高四季柚产量与品质的配套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14(10):1550-1552.

[16] 李霞三. 高档果品的开发对策[J]. 落叶果树,1996(3):1.

[17] 陈翔,王兆峰,杨庆勇,等. 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75-4478.

[18] 徐雪梅. 常山胡柚皮水提取物止咳祛痰作用考察[J].中国药师,2011,14(2):226-227.

[19] 郭秀珠,陈巍峨,潘孝强,等. 柚类新品种:‘红肉四季柚’的选育[J]. 果树学报,2014(6):1178-1180.

2017-09-28

施灵荣(1966—),男,浙江玉环人,本科,从事柑橘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153342305@qq.com。

石学根,研究员,从事柑橘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zjgjbjb@126.com。

文献著录格式:施灵荣,林绍生,石学根. 浙江省名柚资源与产业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201-220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37

S668.4

A

0528-9017(2017)12-2201-04

张瑞麟)

猜你喜欢
胡柚玉环果品
以“玉环文旦”为题 征集诗词等作品的启事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9778天与2234万元
聚焦张玉环冤案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瑜伽奶奶
机器换人,分选胡柚快又好
常山胡柚深加工产品开发综述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