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1-04 17:15黄玮婧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语文策略

黄玮婧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黄金时期,更是学生价值观念养成和树立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担负着丰富学生认知情感、提升学生道德判断的重要作用,一定要重视语文的德育价值,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接受事物的速度最快,对他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语文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的人文性学科,看书、识字、读文、做人,浓缩千年的中华文明会引导着孩子们从内而外地逐步提升自身的修养,语文教学一定要深入浅出,细致入微。

一、时代的发展呼唤语文教学的立体化

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交往却不复存在,金钱易得,真情难再。打架斗殴,暴力新闻频发;经济诈骗,情感纠葛,道德信任缺失;青少年缺乏情怀人文意识已是不争的事实。语文学科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蕴含的教育思想种类多,涉及内容广泛,能使学生从各方面得到良好教育。

语文课堂不是学生分数高低的较量场,而应该是师生直接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灵魂课堂,语文教学需要更加人性化、立体化,语文教学的完整性呼吁语文教师应该首先从爱国、理性、健康、文明的角度入手,把教学与德育紧密结合,通过理论体系的完整和德育内容的丰满来架构更加浑然一体的语文新课堂。

二、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积极策略

1.深入浅出——德育教学不能过硬

小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比较简单,很多时候他们喜欢老师以更加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教学,而不喜欢跟我们藏猫猫。教学过程我们习惯了根据教参,按部就班,但是关于德育教参上没有那么多可以参考的,课堂就是我们训练的主要场地。学习《饮湖上初晴后幽》字词语句解读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西湖的山光、水色,学生受到图片和视频的影响,自然就会眼神明亮,热爱美景。而不需要我们最后总结的时候生硬地问他们西湖非常好,同学们喜不喜欢,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这样生硬的衔接,学生接受得效果不好,而且不能给他们强烈的心灵震撼,学生的记忆也不够深刻。

2.文以载道——语文本身就很美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语文的关键词并加以放大,让学生们体味语文本身的美。《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能够用寥寥数字,在不抒情的基础上简单叙述,却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文字饱满的情感之后,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展示彩色地图、斑斓的画面,让学生清楚地感知南沙群岛的视觉美。接着通过“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等词汇带领学生到南沙这个“迷人的世界”去假想旅游,让学生身临其境。

3.以情动人——情感共鸣是最好的交流

语文是最能够创造画面的艺术,讲故事、听书、看节目、写文章,几乎所有的文字表达都能够把对象带入一个美好的情景之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跟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之中感受、领悟、释放、感恩,加深他们的认知。母爱是与小学生展开交流的第一工具,即使妈妈不够漂亮,不够勇敢,不够完美,但是对妈妈的爱却不会少一份。教《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几乎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然就能感悟“懂事”“可爱”等字眼的意义,小乌鸦“飞来飞去找虫子”的劳累在他们眼里就是真情,让他们讲一讲自己跟妈妈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滔滔不绝。

4.以小见大——小学生们都是小卫士

好的文章并不一定包含多少大道理,但是他们绝对可以做到以小见大,让读者明白更为深刻的引申意义。《一片美丽的叶子》用温情的文字娓娓道来一片树叶的故事,可是读完之后我们明明看到了一个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巨大明星在前方为我们指引美好的生活;《虎门销烟》为我们讲述了那个遥远的故事,林则徐离我们太过遥远,但是爱国却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远离毒品,拒绝伤害也是每天我们都需要惊醒的案例。不是因为这个故事多么美丽,也不单因为这件事情多么久远,有些道理我们时刻需要谨记,道德是一点一点的自律,而不是说非得让我们去经历之后才能成长,铭记心中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5.多元渗透——德育工作的开展法宝

叶圣陶老师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好语文,就要学好做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師把德育工作铭记心间,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拓展,根据教学的内容还可以运用图画、影像、幻灯片、音乐、语言描述等方法渲染气氛,使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主观情感产生反应,主动构建学习环境德育渗透可以简单而全面。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再正确、主动地学习、使用语言文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带给学生一个多彩的世界。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用文字、情感、责任等细微语引导学生感受和品读,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发掘其中的德育内涵,深刻语文的思想底蕴,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钟登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J].课外语文(下), 2017(3):196.

[2]洪珊珊.以德育人,提高教学实效: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2017(9):32.

[3]燕瑞霞.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师,2017(3):11.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