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无惧真情永存

2018-01-04 00:30琚书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我们仨杨绛友人

琚书萍

《我们仨》既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又是一本亲情回忆录。作者杨绛,这位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九十高龄笔耕不辍,用温情与良知为我们打开亲情、友情、家国情的窗户,其温润细腻的文字背后凸显为人妻为人母的宽广胸怀、知识分子同舟共济的崇高品格和“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更有深沉的生命关怀。它能让读者回望历史的兴替更迭,在依稀微茫中看到“我们仨”在古驿道的相聚,亦于潸然泪下时感受知识分子的坚忍。

历史的车轮飞驰前往,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心灵。我们可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去观照这篇散文,走进那个不平凡的家庭。

一、亲情: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钱锺书和杨绛均是民国至新中国时期的文学大家,尤其钱钟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管锥篇》等作品便是最好的明证,二人珠联璧合,这个家庭注定有着传奇的过往。关于《我们仨》,杨绛并未在专业学术上落笔,只是云淡风轻地回忆着至亲至爱的丈夫与女儿,字里行间不离可贵亲情。

如第二部分“古驿道上相聚”有这样的描述:

我們仨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我握着他的手把脸枕在床沿上。阿圆抱着爸爸的脚,把脸靠在床尾。虽然是在古驿道上,这也是合家团聚。

一幅简单平和的画面,却令人心酸感动。在先生心中,亲人团聚便是心灵最好的归宿,骨肉团圆是人生最幸福和乐之事。《礼记·礼运》中就曾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句,中国人对家的守望持之以恒、始终不懈,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承载的便是沉甸甸的亲情。

还有一段也颇为感人:

我自己才做了半年妈妈,就失去了自己的妈妈。常言“女儿做母亲,便是报娘恩”。我虽然尝到做母亲的艰辛,我没有报得娘恩。

杨绛先生的母亲于日军侵占苏州时在逃难中去世,她恸哭长号依然无法宣泄心中的悲苦,远在异国他乡,国家遭难,母亲在动乱中撒手人寰,先生的悲恸可想而知。

诸如此语段还有很多,三人一起“探险”“格物致知”,一起探亲搬家,甚至平常的嬉笑玩闹,杨绛都细细道来,咀嚼玩味,琐碎中见真情。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也有这样的特点,“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全文所撷取的不过是家庭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一枝一叶总关情”,它们展现了杨绛对丈夫和女儿的深切思念,也体现出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所决定的至深之情,即人子之思和伤逝之痛。亲情是世人最割舍不下的牵挂,也是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存在,这也是本文最动情、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

二、友情: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杨绛一家三口从动乱中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志同道合友人的帮助,这一点杨绛先生多次提及,总是怀着感恩的心去看待苦难日子中的这些美好。

留学时期,从初到牛津在老金家做房客,到搬入达蕾出租的新居,再到巴黎的公寓,夫妇二人总会有志同道合的学术友人光顾。“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们有着文人最不谙世故、最朴素率真的宴会沙龙,谈笑风生,风华正茂,激扬文字。回国后,从辣斐德路钱家到来德坊杨家,柴米油盐中,杨绛先生不忘留墨于做帮佣的阿姨,用平等友好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兄友弟恭、姊妹和睦。上海沦陷时,虽然饱经忧患、贫病交加,他们以和同道友人相聚为赏心乐事。新中国时期,从清华到新北大中关园,从文研所宿舍到干面胡同宿舍,从北师大宿舍到小红楼再到学部七号楼办公室,最后到三里河寓所,长途跋涉,历经十几次搬迁终于安顿下来,先生不忘友人送的花卉与屏风,详细描述颠簸辗转到北师大时女儿左邻右舍援助的情形,还有寒风呼啸中送钱钟书到医院抢救的司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杨绛以温暖感激的笔触记录一家人潦倒落魄时友人的相亲相善,有名声显赫的学术专家,也有平凡质朴的平头百姓。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嘤其鸣兮,求其友声”。中国人对“友”的认识早已渗透心灵,推己及人、平等博爱,这才是仁义志士的至高境界。

三、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杨绛描述“我们仨”经历了战乱、文革,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始终坚守在自己的乡土,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内的风雨飘摇、国外的功名繁华未曾让他们摇摆不定,他们笃定信念、心无旁骛,以阅读沉淀灵魂,以淡泊名利修身养性,以钻研学术回报国家。

如解放前夕,人心惶惶之际,杨绛并不惶惶然。她说:

“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

这段文字振聋发聩、发人深省,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钱钟书和杨绛不愿到他国做二等公民,仰人鼻息,而是固守阵地。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国家又何尝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在穷达进退之际,先生一家人多次搬家,因为那只是人生旅途的客栈;而他们的心却从未搬家,永远只在一处,那就是祖国。他们饱经风霜,历经忧患,却始终坚守崇高的理想,苦难中对国家不离不弃,用文字记录对时代的悲悯。

掩卷沉思,先生对亲情、友情、家国情做出最云淡风轻的表达,却一石激起千层浪,读者心中波澜四起,有的能感受温暖的亲情,有的能体会君子之交淡若水的友情,有的能领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可谓“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情感的表达当然需要精巧构思方能扣人心弦,杨绛先生匠心独运,以温润的笔调娓娓道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悄然之中我们便快走进“我们仨”的世界。

第一部“我们老了”以自己孤凄惶急的梦境来揭开序幕,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以虚幻的梦境见证三人的相聚与相失,大量暗示性关键词“陵墓”“热泪”“寒柳”“荒郊”“回家”等暗示着生离死别,虚中有实,虚实交错。第三部“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以回忆录的方式记叙我们仨生活的点点滴滴,事无巨细,真实动人。从“我们俩”到“我们仨”再到“我一个人”,先生展现了从婚姻到家庭再到孤独一人的时间轴;从“老了”到“失散了”再到“思念”,先生更展现了自己的情感轴,因年老而逝去,因逝去而阴阳两隔,从而深切思念的过程,呈现生命的崇高与卑微、伟大与渺小、坚韧与脆弱。整篇散文虚实相生,从结局追溯往事,倒叙的结构令人心里凄惶,而杨绛只是真实诉说,沉静有力。

周国平说“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2016年5月,这位“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也回去了,从此“我们仨”永远团聚,留给世人的是散文《我们仨》。文字前面是“我们仨”的故事,文字背后是知识分子的忧患与良知、坚守与通达,是文学大师对骨肉亲情的珍惜、对同道知音的不舍、对乡土家园的忧思,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悲悯与关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我们仨杨绛友人
那时候我们也经常被同一个蚊子咬
致友人(组诗)
我们仨
选择
选择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