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他的儿子们

2018-01-04 00:28顾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陶渊明儿子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后来都默默无闻, 因为陶渊明在诗文中曾说起他们的名字和一些情况,我们才得以略知一二。

这五位都是单名,名字里都有一个人字旁,分别是俨、俟、份、佚、佟。另有小名,前四位分别叫阿舒、阿宣、阿雍、阿端(南方一些地方到现在还习惯于把小名叫作阿什么,文学作品中也有阿Q、阿庆之类),只有老小模式不同,称为通子。

陶渊明五十多岁时一度身体很不好,担心自己一病不起,就给儿子们写了一封信,内有遗嘱的成分,而主要内容却是总结自己的一生,只是到最后提出一条要求:要加强团结,不要分家。其体裁仍近于中古时代流行的诫子书之类。这封信后来被题作《与子俨等疏》,陶渊明在这里写道:

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七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范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从“汝等虽不同生”“同父之人”两句可知,这五个儿子乃是同父异母兄弟。其中老大陶俨肯定出于陶渊明的前妻,老五陶佟则当是陶渊明的第二任妻子翟氏生的。中间三位中,老三陶份和老四陶佚年龄一般大,大约是双胞胎。这中间几个孩子的生母现在大抵难以确认,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里也就不去细查了。

关于自己的一生,陶渊明总结了这样五条:第一,早年自己多次出仕,都是为了增加收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关于这一点,他前后多次谈起过,而从来不唱什么济苍生、安社稷、治国平天下的高调。他又坦陈自己那时到处乱跑,“东西游走”,这是因为他的职务需要出差,不遑宁处。第二,讲自己为什么退出官场,那是因为自己生性耿直,不能适应那里腐朽的规则和复杂的人事关系,呆久了恐怕要倒大霉,干脆主动出局。第三,正因为无官一身穷,“使汝等幼而饥寒”,没有照顾好孩子们,连妻子也不能理解自己,对此深表遗憾和惭愧。第四,当自己无官一身轻以后,过了若干年清贫而潇洒的生活,“自谓是羲皇上人”。最后说到当下,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恐怕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家庭,自己放心不下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你们都还小,生活的担子能不能挑得动——由此逼出最后的交代:不要分家,团结在一起过穷日子,争取变坏事为好事——“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这样的交代,主要应当是为最小的儿子陶佟以及他的生母翟氏着想。通子最小,尚未成年,哥哥们要多多关照他。

后来陶家五弟兄不知是不是按照父亲的意愿这么做的,家长的指示执行起来容易打折扣,有时甚至会大大变样,陶家或不至于如此吧。

《與子俨等疏》所表现的是陶渊明五十多岁时的心态。三十年前,也就是他二十多岁刚生下长子陶俨的时候,他的想法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那时他自己也还年轻,对未来充满期待,对儿子也寄予重大的希望。陶渊明在给陶俨正式命名(名俨,字求思)的时候,曾经很严肃地写过一首《命子》诗,凡十章,用了一大半的篇幅回顾陶家极其光荣的家族史,如其前六章: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为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虬绕云,奔鲸骇流。天集有汉,眷余愍侯。

於赫愍侯,运当攀龙。抚剑夙迈,显兹武功。书誓山河,启土开封。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罗。时有语默,运因隆窊。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慎终追远,态度极其严肃。这里和许多家谱族谱一样,把自家的祖先追溯到很远很远的尧舜时代,然后夏、商、周一代一代地数下来,重点则放在几位查明有据的名人身上。陶渊明重点提到的伟大先辈有西周的司徒陶叔(详见《左传·定公四年》)、汉朝的愍侯陶舍(详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稍后的丞相陶青(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本朝长沙公陶侃。这里以陶侃(字士行,267-332)世系为最近,生平事迹也最为世人所知。

陶侃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两晋之交的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平定了好几起反对中央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挽救了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武双全的大英雄。陶渊明很以他的这位曾祖父自豪,歌颂他绝不居功自傲,“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这里大约多少有点溢美,事实上陶侃在他事业的巅峰状态即官任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之时,因为权力太大,也曾颇有野心,只是因为迷信一个旧梦,未及行动,身体就不行了,遂向朝廷归还大权,得以成为勋德双馨的一代名臣。

《晋书·陶侃传》写道:“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折翼”据说是他的一个旧梦:“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犹痛。”由此可知陶侃亦曾颇有不臣之志。东晋时代由于司马氏皇权甚弱,做升天之梦的一向有人,王敦、桓温是先后出现的两大名人,得陶侃鼎足而三。后来陶渊明仕于桓温之子桓玄,对于桓玄取代东晋建立自己的楚政权并不反对,反而寄予了许多希望;稍后他对晋、宋易代大体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只是对刘裕(宋武帝)的个别做法不以为然。诸如此类,似乎都与这一家族传统不无关系。endprint

当然陶渊明在命子时,不能说那些出格的话,只是强调陶侃功成身退的高尚品德。关于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也都重点称颂他们的美德:祖父对待地方上的老百姓非常好(惠和千里),父亲对自己的出处升降则全不在意(冥兹愠喜)。

花这么多篇幅来回顾家族史是为了教育儿子陶俨,希望他了解、继承、发展本家族的优秀传统,用心极其深远恳挚。《命子》诗后四章写道:

嗟余寡陋,瞻望不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三千之罪,无后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佳日,占亦良时。名汝曰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初为人父的陶渊明对新生的儿子充满了希望,希望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超过自己,这自是人之常情。“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庄子·天地》)二句非常生动风趣,一个癞子唯恐新出生的儿子也像自己一样有严重的皮肤病,赶紧点起火来看,希望他一定要比自己优秀才好。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常情,但陶渊明这诗写到最后却道,如果这小子将来不能成才,那也没有办法,只好拉倒。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肯说这样旷达的话,是很不常见的。

等到十多年后,陶渊明在《责子》诗之末说起自家几个儿子都不大有出息,叹息说这也实在没有办法,还是喝自己的酒吧——其超级的旷达与当年的《命子》诗完全一致。

陶渊明的长子陶俨生于何年,学者们有很多不同的推测,大约以太元十六年(391)一说比较合理,本年陶渊明二十七岁。几年以后,陶俨的生母在陶渊明三十岁时就去世了。陶俨和他的弟弟们,都是翟氏带大的,陶渊明强调儿子们不能分家,自有他的原因和道理。

陶渊明在写出《命子》诗的十多年后,又有批评几个儿子的《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里逐一点名批评五个儿子,皆称小名:阿舒(俨)、阿宣(俟)、阿雍(份)、阿端(佚)、通子(佟),责备他们全都不乐意学文化,只知道吃吃玩玩。最后叹气说:如果这是命中注定的,那就没有办法了,我还是喝我的老酒(杯中物)吧。

陶渊明觉得自己已经不如祖先,希望儿子长大成才,但他也不想勉强下一代,这是他的旷达之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这话看来也并非专对他儿子说的。首先他就不勉强自己,刚过四十岁就从官场上退下来,回到老家乡下去隐居。当时肯这样做的人不多。在陶渊明的前后,曾经有几位大作家,也都是出身名门而到自己这一代破落下来的,这就是西晋初年的陆机、陆云和东晋末年的谢灵运,这三位才华不在陶渊明之下,但不肯旷达,背着一个沉重的家族包袱在官场里打拼,终至死于非命。

陆机、陆云的祖父陆逊(183-245)为孙吴的著名将领,因为斩获刘备手下大将关羽、夺得荆州而名声大噪,封华亭侯。黄武元年(222)以大都督身份领兵抗拒举国来攻的刘备,大破刘兵,又曾取得对魏作战的胜利,于黄龙元年(229)拜上大将军。赤乌七年(244)任丞相,升到了人臣的顶点。二陆的父亲陆抗(226-274)亦为东吴名将,屡建战功,最后升迁至大司马、荆州牧,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是孙吴在西线方面的最高军政长官。可是后来吴被晋灭掉了,二陆成了所谓“亡国之馀”,他们跑到西晋的首都洛阳去,拼命奋斗,终于失败,被杀。曾经有人劝他们回江南老家去,他们不肯,陆机尤其不肯退让。比陶渊明略晚一点的谢灵运也出身于显赫的名门,他是东晋名臣谢玄(343-388)的孙子、谢混(378 ?- 412)的堂侄,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立过大功,封康乐公;他的这个爵位由儿子谢、孙子谢灵运袭封。但不久以后东晋被刘宋取代了,谢灵运背着一个沉重的家族包袱在这个新的王朝里打拼,终于失败,被杀。他如果肯退让一点,是不至于如此悲惨的。陶渊明的高明之处是虽出身于高门而不背包袱,可进可退,并且在根本上希望過一种潇洒自由的生活而不去计较名利,终于成了“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并得以终其天年。

如果《命子》诗作于太元十六年(391),那么《责子》诗应作于义熙二年(406)陶渊明四十二岁时,他也正是从本年正式开始其隐居生活的。在这以前,他因为多次出仕,经常在外面东奔西走,现在彻底回家,得以比较仔细地了解孩子们的详细情况,这才发现状态都不大好。他写诗说,事已如此,也只好看破一点,由他们去吧。

既然是诗,总难免会有些夸张形容,阿舒等人的实际情况也许不至于严重到《责子》诗中所说的程度,但都不是什么认真读书的好学生大概没有问题。陶渊明认可这一现状,并不打算采取什么应急补救的措施,应当说陶渊明真够旷达的。这样的家长,古代不多,现在尤少——大家都在为跑道上甚至起跑线上的孩子们忙着呢。

陶渊明很爱他的孩子们,但既不逼他们成才,也不打算给他们留下多少财产。陶渊明前后当过好几任官,本来完全可以继续当下去,想要多攒些钱原非难事,而他竟然义无返顾地归隐了。因为失去官俸,收入锐减,好在他颇有田产,过日子没有问题(这种独立自足的经济状况乃是他敢于断然归隐从而保持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但要为子女留下多少财产就困难了,他也根本不作此想。陶渊明在《咏二疏》一诗中特别说到这样一层意思(参顾农《放手让子女自力更生——读陶渊明诗〈咏二疏〉有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 年12 月6 日)。

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后来皆生活于民间,史书里没有任何记载。就让子女这样过普通人的生活有何不可。后来鲁迅公开发表的遗嘱中有一条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他与陶渊明正是一派。endprint

最后来讨论一个同《责子》有关而其实很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就是自从赵宋人以“忠愤”论陶以后,关于渊明忠于东晋、反对刘宋的意见风靡一时,而其实并没有多少确切的根据(参顾农《从陶渊明〈述酒〉诗说到他的政治态度》,《文学遗产》2017 年第2 期),这一重大而荒谬的结论影响到关于若干陶诗的解读,而其流毒也流到了《责子》诗这里。

明朝人黄文焕分析说:“《责子》诗忽说‘天运如此,非真责子也。国运已改,世世不愿出仕,父子共安于愚贱足矣,一语寄托,尽逗本怀。”(《陶诗析义》卷三)在他看来,东晋、刘宋改朝换代以后,陶渊明不仅本人不愿出仕,也不愿意儿子们出仕,所以觉得他们的不学文化、只能当个平头百姓倒也是很好的事情。

明清之际的钱谦益在一篇文章中涉及陶渊明此诗,其理解同黄文焕相似,而更為透彻:“杜少陵之讥渊明,以谓‘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亦未知为渊明者。推渊明之志,惟恐其子之不得蓬发历齿,沉冥没世,故其诗以‘责子为词,盖喜之也,亦幸之也。”(《牧斋有学集》卷二四《吴封君七十序》)他的意思是说,在晋、宋易代之后,曾经在东晋当过官的陶渊明自己固然会当遗民当到底,而下一代如何就难说了,现在看到五个儿子都无意于读书学文化,因此不可能在新朝(刘宋)当官,如此甚好,这样自己的节操就得以世袭了。

这样的解释离开陶渊明的实际恐怕已经很远,倒很有点像是清王朝建立后,明朝那些最彻底之遗老的态度——他们除了自己坚守忠于前朝旧君的节操以外,也往往要求下一代宁可从事渔陶耕稼,靠体力劳动过日子,也绝不能屈膝事清。他们很担心自己的子弟有可能不甘寂寞,担心时间的推移可能改变这一切。

在中古时代,不肯仕于新朝的遗老虽然甚少也还是有的,但是没有人要求下一代一定要继承自己的立场。就陶渊明而言,他自己尚且不能算什么遗民,怎么会专门写诗对儿子们没有文化、不可能出仕于刘宋表示欣慰呢,这真不知道从何说起。

写《责子》诗早在义熙二年(406),其时离晋、宋易代还有十多年,此时陶家的孩子们都还没有成年。说《责子》诗的主题在于绝不能让儿子们出仕新朝,要让他们同自己一样做东晋王朝的遗民;现在看到他们都不大有文化,于是觉得这样正合适——这样的阐释岂非离开实际太远太远了吗?陶诗遭到后人误读误解的很多,而如此惨烈的似尚不多见。

(选自《文史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渊明儿子
你好,陶渊明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