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如何避免虚假?

2018-01-04 10:25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谈谈联通虚构

老师说我的作文选材“虚假”,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但我每天除了作业就是考试,很少参与其他活动,怎么会有丰富的生活经历?

崔微微老師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如何从平淡生活中获取真实生动的素材,二是如何运用素材才能避免虚假。前者,很多同学都习惯抱怨生活太单调没有素材可写,所以编造出各种虚假的情节。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你周围所有的“存在”都能成为素材,网络、颜色、温度、声音、对话、图片……要你“睁开眼”去看。例文《我想和你谈谈》里,朋友的“一脸茫然”和“我”的好奇心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何朋友没看到老人,而“我”却注意到他?就是因为“我”在用眼睛和心捕捉世界,获取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而对于如何避免虚假的问题,建议写人要“确有其人”,写事要“真有其事”,写物要“实有其物”,即使要虚构,也要建立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只凭想象胡编乱造,自然难以取信于人。

范文示例

我想和你谈谈 北华

今天在地铁上巧遇了一件发人深省的事儿。

因不是周末,车厢里的人很少。座位对面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正照着纸条上的电话号码逐一拨打。他表情轻松,面带笑容,不像有急事的样子。

对老者外貌着墨不多,简单几笔,显示出这的确是一位很平常的老人。但是作者为何会关注到老人?下文给出了答案——好奇心。有了好奇之心,才没有对周围的人事漠然视之。

出于好奇,我就留意起他的电话内容:

第一个应该是打给同事的,他让对方来领钱,说钱一直放在自己手里,总觉得是个事儿。奇怪,他眉宇之间并无着急之色,话语里带着幽默玩笑的气息。他说了一会儿,就将电话拿下来看一眼。看时间干吗?心疼电话费?心疼干吗还要打呢?

第二、三个电话打了没人接。

第四个是打给晚辈的,他说:“刚才打给你二舅、小姨,可能是号码不熟悉,他们都没接。”接着他道出了打电话的缘由:他的手机是在联通营业厅缴网费时送的,要求今天必须打满10个电话,且每一次通话都要在20秒以上,否则就会停机。

道明打电话缘由,回答前面“我”心中疑问,让老人的行为更“真实”。

对方积极配合,直到他说“够了,时间够了”才挂断电话。接着,他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看得出来,老者平常很少打电话,即使纸条上的号码也少有联系。

下车后我问朋友看到这些情况没有。他一脸茫然,他的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机。

由打电话的老人到“一直盯着自己手机”的朋友,人物的切换形成鲜明的对比。朋友的两个细节动作看似简洁,却是我们当下许多人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在地铁公交上。正因为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因而格外真实。

我问他:“你觉得联通这样的规定好不好?”

“不好!他们就是为了扣话费。”

“难道没有好的一面吗?”我希望他能与我心有灵犀。

“有什么好?我没看出来!”

……

通讯越来越发达,可人们的感情却越来越脆弱。有人说,“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天涯咫尺了,咫尺却天涯了。天涯真能若比邻吗?QQ虽一天24小时挂着,可有几个头像是亮的?还有多少人坚持着节日发条短信问候一下?刷微博、微信时,你还会“来一次想@就@、想摇就摇的问候”吗?

我说联通这个规定真好!这样,人们就不得不寻找亲人朋友来进行交流,这客观上是不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进了感情呢?

不可否认,作者的选材有虚构部分,但虚构并没有脱离现实,像老人缴网费送手机,我们在充值话费时也会遇到。最重要的是,一位不入眼的老人,一条霸道的条款,在作者这里都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先入眼,再入心,生活中你发现这样的素材了么?

韩寒说,“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我说:朋友,我想与你谈谈!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作品)

猜你喜欢
谈谈联通虚构
谈谈胆固醇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虚构的犹太民族?
谈谈这场辩论会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5G:电信联通的生死攸关之时
找个人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