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2018-01-04 13:59谭利
科技视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人才培养

谭利

【摘 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拥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要求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向培养适用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合作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艺术设计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将其明确作为设计学下的一个专业则是近几年的事情。视觉传达设计之前的无论是装潢设计还是平面设计都是以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视觉元素的构成、组合、表现、传播为主要手段,以印刷媒介作为主要载体的。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数字技术的渗透和媒介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印刷媒介已无法满足和涵盖新的信息传达方式,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顺势而生。视觉传达设计拥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设计,摆脱了单一媒介的设计圈囿,呈现着多元发展的态势,在丰富人们视觉感官的设计中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1 专业发展的必然性

1.1 社会发展要求专业发展

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艺术设计教育也更加倾向于市场需求而朝向更为科学、专业的方向发展。在由教育部发布的2012版专业目录中,沿用数年的艺术设计专业调整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多个专业,至此,视觉传达设计被正式规范的列入设计教育的专业领域。从其意义上来讲,这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名称的确定,而是代表着一个更加科学、严谨的未来设计发展趋向,同时也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保障。

学科的发展与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它所能起到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有上千所各类院校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之间的竞争、培养出来的人才之间的竞争不容回避。如何让这个专业历久弥新,如何让这个专业在同类院校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就应该在尊重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在相对传统的专业领域里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

伴随电子媒介的推陈出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它能否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要,能否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这需要设计教育工作者积极面对,及时研究和调整本学科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市场需求推动专业发展

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甚至有的学校还在不断地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还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种状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视觉传达设计一直是社会需求比较大的一个行业,该专业的应用范围大,涉足广泛,以至于除了各类传播公司、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需求专门人才以外,还有一些艺术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都需要视觉传达行业人才的介入。

其二:信息的多元化呈现需要视觉传达设计不断的变化和革新,新生视觉领域的不断涌现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未能及时跟进。诸如手机界面、手游界面,手机广告,手机动画这些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视觉设计与传播领域,人才缺口还是较大,各种智能手机APP迅速发展也加剧了视觉设计人才的需求。

其三: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体系下培养的人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求关系的不对等,不是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够,而是具有潜力且综合设计能力强的人才比较稀缺,单一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匮乏的思维创新能力难以做到即插即用。

2 专业发展促使教学改革

虽然视觉传达设计以明确的命名區别过去正式成为了一个专业,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也有所不同,但目前不少高校其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沿袭了传统的平面设计,还是以印刷媒介的视觉表现为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方向。这其中的一些课程已经较难应对当下的媒介形态,也难以满足受众的感官需求,不能充分表达视觉传达的完整含义。

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的视觉体验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视觉传达设计则是联系科学与艺术最好的桥梁之一。通过它不断创造着新的视觉语言,同时也带动着专业学科向前发展的无限可能。学科的规范化直接决定着专业课程的合理化设置,课程的改革的合理化也影响着学科的正常发展,两者相辅相成。譬如,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人机界面设计和开发已成为国际计算机界和设计界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界面设计是一门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设计艺术学、认知科学和人机工程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是与我们视觉传达设计相联系的交叉学科,在高校的艺术设计课堂里完全可以把这一领域整合到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建立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界面设计课程体系。由此概念延伸开来,在一些传统的课程体系里也可以扩大媒介与表现空间。比如在书籍装帧设计领域,我们在保留原有的书籍装帧课程的基础上,可开设电子出版物设计;在广告课程体系里可增加互动广告;对于静止平面的字体设计和图形设计,我们可开设动态图形设计等课程……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然而灌汤不换药的课名变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当然改革的中的更新、转变和重建不是丢掉传统,而是体现时代要求的同时延续传统。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不是更换课程名称,不是增开几门新课程,更不是推翻原有传统课程,而是结合新科技探索新领域,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设置新的空间。

3 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

社会经济文化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推进,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选择,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转型的考验。任何事物要进步要发展,必将求新求变,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教学改革要求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向适用性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合作型人才方面发展。

3.1 适用型人才

所谓适用型人才是指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合理的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视觉传达设计集创意和服务为一体,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是一个只可孤芳自赏的文化平台,所以适用性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3.2 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这个领域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就要求学生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有突出的能力,还应具备一些与该专业交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比如移动互联网技术当道的今天,除了必要的视觉设计美感,还必须兼顾对移动终端、网络以及相关媒体传播等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

3.3 创新型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属于创意产业,为避免审美疲劳和视觉污染的产生,创新就成为专业的立足根本。该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人才的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与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不仅要求在观念技能层面,更是要在传播层面为社会整体视觉欣赏意识的提高贡献力量。

3.4 合作型人才

设计学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它的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很强,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即便非常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也很难做到包罗万象,很多实际设计项目也不可能通过单打独斗去实现,所以多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合作是大势所趋,培养合作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4 结语

国内不少艺术设计院系能够尊重学科的规范化,注重学科发展的持续性,切合学科建设的时代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道路上坚持探索。在当前鼓励学科改革的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创新,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单一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制约学科的良性发展,人才培养必须朝向切实可行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蕊.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发展态势与策略思考[J].电子商务,2013(7).

[2]刘扬.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属性与发展趋向[J].艺术教育,2014(12).

[3]蔡曉军.新媒体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11).

[4]许琛.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美术教育研究,2016(9).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人才培养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