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利用外资新格局

2018-01-04 17:23宋怡青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中西部外资

宋怡青

中国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支持和促进全球跨国投资发展。

虽然内生动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但是利用外资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仍然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无论中国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支持和促进全球跨国投资发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旧的利用外资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扩大开放需要新思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外商投资的形式、结构、内涵和作用都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

如何积极吸引外资?怎样为内外资提供平等竞争的市场机会和营商环境?《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宁吉喆。

开放贯穿始终

《财经国家周刊》: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外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看待利用外资的重要性?

宁吉喆: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

跨國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始终将利用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无论中国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支持和促进全球跨国投资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宁吉喆:首先,中国仍是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

中国利用外资成效显著。通过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完善投资环境,中国成为全球跨国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

自2008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总额一直居全球前三位,其中2014年还位居第一位,连续25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在全球跨国投资波动起伏的大环境下,保持了利用外资基本面的总体稳定。2016年,尽管全球跨国投资总量下降2%,但中国吸引外资实现了4.1%的增长,达8132.2亿元人民币,换算成美元合1260亿美元,特别是美国、欧盟28国对华投资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2.6%、41.3%。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资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中国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值、税收收入、吸纳就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近1/2、1/4、1/5、1/10。外资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

同时,中国政治社会稳定,国内市场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对各国资本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作为配套齐全的制造业基地和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中国为广大境外投资者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外企业在发展中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其次,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全过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内资金越来越充裕,也有一些外企开始担心,中国是不是已经不再欢迎外资了。

事实上,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是中国长期坚持的政策。目前强调引资、引技和引智相结合,但并不是说可以减少利用外资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往往是与资金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中等收入阶段,还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需要引进外资同时带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人才。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并不是发展水平提高了,吸引外资就减少了。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上大部分利用外资都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实现的。2016年,发达国家外资流入比例仍占全球的59%。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中国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从垂直分工逐步发展为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都有很大潜力。

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名列前茅的消费市场,外资在中国也从出口导向转化为出口导向和面向本地市场相结合。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利用外资。

最后,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是中国努力的方向。当前中国利用外资正处于优势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营商环境改进还有很大空间。面对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亟需加大改革力度,补足制度短板,全面完善营商环境。

今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发表了《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演讲,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将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

扩大开放新思路

《财经国家周刊》: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即吸引外资20条措施。截至目前,落实情况如何?

宁吉喆:落实“吸引外资20条”,是2017年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

这个文件发布后,迅速引发各界关注。在此前后,国家已发布或即将发布的开放文件有:《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的还有:《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7年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7年版)》。

吸引外资20条措施的出发点概括来说是五个坚持,即坚持开放发展,推动新一轮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深化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坚持公平竞争,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深耕发展;坚持优化结构,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坚持提升服务,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

吸引外资20条措施包括了详细的分工方案,有些措施是马上就能落实的,这些都已按新要求执行;有的措施需要制定配套政策,有关部门、地方都已制定了落实方案;很多地方还主动制定出台了落实吸引外资20条措施的综合文件。

总的看,今年年底前吸引外资20条措施能够全部落实到位。

《财经国家周刊》:“吸引外资20条”在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宁吉喆:吸引外资20条措施在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放宽外资准入的部署,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以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开放措施将逐步体现在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等文件中。

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将2015年版外资目录中的限制性措施减少1/3左右,从93条减少到60多条。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加速推进从1家到4家又增加到11家,从沿海地区扩展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如通关一体化。

同时,各有关部门都在推进开放。吸引外资20条措施还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向外商投资企业开放。

其中,《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政策体系,很多外企对此十分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正是制造业开放最早,中国制造业才快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总体规模才跃居全球第一,制造业中开放越早的行业竞争力越强。

当前,中国正在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发展制造业,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工信部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配套政策时,将进一步明确欢迎外商投资企业参与到《中国制造2025》各项试点示范工作。

关于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向外资开放,投资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相关支持措施同等适用于外资特许经营项目。还将支持外资参与交通基础设施、水利设施建设和植树造林、园林绿化等项目。

关于创新体系的开放,这次吸引外资20条措施在之前明确提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允许外商投资企业独立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希望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共同分享科技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

《财经国家周刊》:有一些外企开始担心,中国是不是不欢迎外资了。“吸引外资20条”在公平对待外商投资企业方面,推进了哪些工作?

宁吉喆: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这次吸引外资20条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具体内容。

一是制定外资政策必须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事先公开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增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这就是从制度上保证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可预期性以及执行上的一致性。有关部门也将对已有文件中设置的限制措施进行清理。

二是各地区、各部门在业务牌照审核、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内、外商投资企业一致对待。业务牌照审核、政府采购大部分属于地方事务。文件出台后,各地都在根据文件要求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切实体现公平性、一致性,例如招标文件不得设置限制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国家标准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措施,具体指导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化工作。

三是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以及发债,取消外商投资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证监部门将支持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利用新三板发展壮大,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融资。

工商部门将对现行不符合《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规定的、涉及规范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

全方位开放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在吸引外资方面,如何引导其加大向中西部的投资?

宁吉喆:中国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上长期发挥着领头羊作用。东部地区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14%,吸引外资占全国的86%。

近年来,中国的东部地区作为世界上基础设施最好、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这是因为在很多制造业环节以及集成领域,不光靠劳动力成本,还要看技术人才、技术诀窍、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消费市场、投资服务等综合条件。之前一段时间,社会舆论担心东部地区外资大量外流,实际上,东部地区的引资规模一直在稳定增长,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

“吸引外资20条”将有助于东部地区巩固和增强综合竞争力、保持外资吸引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大。

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目前发展相对滞后,但也意味着吸引外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的潜力巨大。吸引外资20条措施明确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成为外资新的集聚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支持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今年2月发布了新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扩大了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增加了一些技术水平适中的液晶面板、集成电路、智能手机条目,也增加了一些纺织、服装、家具等条目,这些调整充分听取了相关省份和外商投資企业的意见,与当地招商引资需求相结合,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发展出更多外向型产业集群。

此外,中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是重要机遇。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面向沿线国家市场的跨国公司入驻中西部地区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还将享受到国家支持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的资金、土地等优惠政策。

同时,在中西部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增设国家级新区、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促进各类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提供支持平台。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中西部外资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农民工回流释放中西部崛起积极信号
对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河南省发展经济利用外资分析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