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服饰特色研究*

2018-01-04 01:13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临安服饰

刘 文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

南宋临安服饰特色研究*

刘 文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 314000)

南宋临安服饰是江南服饰,乃至中国服饰的典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以文献方法及实地调研,研究了南宋临安服饰的特色,即西域风情、中原风俗、奢侈风尚,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内涵。再现南宋临安的服饰风貌,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认知和有效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至关重要。

南宋;临安;西域风情;中原风俗;奢侈风尚

1127年,宋室南下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临安服饰风貌异彩纷呈。

一、西域风情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七月二十五日,“中书门下省言:窃见近来临安府士庶,服饰乱常……”①《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乾隆四年(1168)七月,臣僚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服饰乱常,习为奢华,声音之娱,以郑乱雅,臣窃伤悼。中原士民沦溺日甚,延首企踵,欲自致于醇朴之化者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礼义之民,乃反堕于妖媚之习,而不自知,甚可痛也。今都人,静夜十百为群,吹鹧鸪,拨琵琶,使一人彩衣而舞,众人拍手和之。伤风败俗,不可不惩,伏望戒敕守臣检坐。”②《宋史全文》卷二五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绍熙年间(1190-1194),袁说友上奏曰:“臣窃见今来都下一切衣冠服制习外国俗,官民士庶浸相效习,恬本知耻。……紫袍紫衫,必欲为红赤紫色,谓之顺圣紫。靴鞋常履,必欲前尖后高,用皂草,谓之不到头。巾制,则辫发低髻为短统塌顶巾。棹篦,则虽武夫力士皆插巾侧。如此等类,不一而足。岂特习以为仪略无愧色。”③袁说友:《论衣冠服制》,载《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宋朝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卷91《礼八·杂仪》中云:“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南宋文学家楼钥《攻媿集》卷85《亡妣安康郡太夫人行状》载:“今之茶褐墨绿等服,皆出塞外,自开燕山,始有至东都者,深叹习俗之变也。”

以上所述,充分说明南宋时期,临安城受到西域风情的影响尤为明显,在服饰上得到了普遍体现。

二、中原风俗

宋室南迁,东京人大量移居临安,带来的是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北方的风俗习惯,着衣风格给临安城带来了新鲜气息,临安的社会风俗及其生活方式受其影响而有所转变。

作为文化载体,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自然会随之改变。北宋东京市民南迁至临安后,其诸多服装样式及发饰等受到当地人的崇尚及喜爱,很快传入临安。袁褧《枫窗小牍》卷上云:“汴京闺阁妆抹凡数变。崇宁间,少尝记忆,作大鬃方额。政宣之际,又尚急把垂肩。宣和以后,多梳云尖巧额,鬓撑金凤,小家至为剪纸衬发,膏冰芳香,花靴弓履,穷极金翠,一袜一领,费至千钱。今闻虎中闺饰复尔,如瘦金莲方、莹面丸、遍体香,皆自北传南者。”这一服饰流行使当时在临安城专门经营东京衣饰的生意红火起来。

从贵族出行的衣着和举止可以更为明显地看出北宋末年东京衣饰特征及当时的着装环境,一并在临安出现。宋周煇《清波别志》载:“士大夫于马上披凉衫,妇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皆为北地风尘设。凡贵游出,令一二十人持镀金水罐子前导,旋洒路过车,都人名曰水路。”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水乡临安并不同于北方的多风尘天气,但依然有人出行以方幅罗巾盖身,车前以水洒路,实为多此一举。

三、奢侈风尚

(一)奢侈之风的出现

南宋初年,政权刚刚建立,军资耗费强大,民力困竭衰弱,故服饰风尚呈俭朴态势。然至国家稳定,经济复苏,奢侈之风便流行开来。《宋史》卷65《五行志三》载:“绍兴二十一年(1151),行都豪贵竟为小青盖,饰赤油火珠于盖之顶,出都门外,传呼于道。珠者,乘舆服御饰升龙焉,臣庶以加于小盖,近服妖,亦僭咎也。二十三年(1153),士庶家竟以胎鹿皮制妇人冠,山民采捕胎鹿无需遗。时去宣和未远,妇人服饰犹集翠羽为之,近服妖也。”从吴兴区三天门宋墓出土的南宋金箔、金首饰若干可窥见一斑。

图1 南宋金箔、金首饰若干,吴兴区三天门宋墓出土,湖州博物馆收藏,吕淑颖2015年6月摄影

(二)违禁衣饰的流行

在南宋都城临安,如前所述,商品经济非常繁华,甚至冲淡了官方的法律规定。日常生活中,违禁衣饰普遍穿着在市民身上,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服饰商铺中。临安富人以高档丝绸为主要衣饰面料,遍体锦绣,富丽堂皇;贵妇们则华丽衣裳,施粉黛花钿,打扮精致,时谓之“修容”。④佚名《释常谈》卷中《修容》。

黝紫色曾经为庶民严禁服用之色,但在南宋临安却成了市民服饰的流行色。宋朝王栐《燕翼诒谋录》卷5曰:“中兴以后,驻跸南方,贵贱皆衣黝紫,反以赤紫为御爱紫,亦无敢以为衫袍者,独妇人以为衫褑尔。”《历代名臣奏议》卷117中载有官员李椿的上奏:“自军兴以来,士大夫服紫衫以便戎事,不为过也,而四方皂吏士庶服之,不复有上下之别。且一衫之费,贫者亦难办。甲服而乙不服,人情所耻,故虽欲从俭,不可得也。”朱熹在《朱子语类》卷91《礼八·杂仪》中云:“今衣服无章,上下混淆”。

(三)国际性服饰现象

南宋末年,服饰上的奢侈风尚继续呈上升态势,不但僭越礼教,甚至出现了国际性的服饰交融及流行动态。宋代词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10云:“数十年来,衣冠诡异,虽故老达官,亦不免从俗,与市井喧浮略同,而不以为非。”临安城内衣冠鞋履更换迅速,流行周期缩短,样式不断推新。《梦粱录》卷18《民俗》载“自淳祐(1241-1252)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南宋都城临安被西方汉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包括唐代长安、北宋东京一并被称为“三大国际性的大都市”。⑤特蒂乌斯·钱德勒(Tertius Chandler)、吉拉尔德·福克斯(Gerald Fox):《城市成长的3000年》,钮约:学术出版社,1974年。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称南宋都城临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是时,对外贸易的繁荣昌盛,使得临安的风俗,自然包含服饰受到海外多国的熏染,而产生变化,南宋都城临安的国际性服饰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结语

南宋临安服饰特色鲜明,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及浙西水运发达,所谓“道通四方,海外诸国,物资丛居,行商往来。俗用不一”;第二,宋室南迁,使得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得到水乳交融;第三,经济繁荣、思想开放,使得奢侈之风及违禁衣饰出现;第四,视野开阔,出现了国际性的时尚现象。总之,南宋临安服饰表征了江南经济的繁荣昌盛,在中国服饰史中地位显赫。可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参考。

[1]华梅.中国服装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徐吉军.南宋都城临安[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3]王雪莉.南宋服饰文化变迁的移民动因分析——以浙江为例[J].黑河学刊,2011;(12).

[4]王雪莉.从理学到审美习俗:论宋代服饰的流行时尚[J].黑河学刊,2012;(06).

[5]程民生.宋代服饰价格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6]王成礼.南宋汉族女子大袖礼服式考[J].群文天地,2013;(02).

J523.5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12.01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江南服饰史》系列成果。

刘文(1976-),女,汉族,吉林省通化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江南服饰理论及设计,代表作:《江南服饰史》《嘉兴蚕桑史》(第一作者)。

猜你喜欢
临安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冬季服饰
服饰之美——高华村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浙江临安余村五代墓发掘报告
浙江临安郎碧村宋墓 一座平凡墓葬的启示
农民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对策——以临安农村为例
临安37吨电镀污泥倾倒者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