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省级农科院获取科技奖励的关键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2018-01-04 12:37李寅秋
农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科群科技成果数量

彭 晨,张 超,李寅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

影响省级农科院获取科技奖励的关键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彭 晨,张 超,李寅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14)

科技奖励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成果培育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调研等方式,随机选取19个省级农科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科研投入、科技论文、SCI论文(是否重复)、项目数量、科研人员、学科群、工程技术中心、大型仪器数量等因子对科技奖励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科研投入、论文、科研人员与工程中心数量是极显著相关因子;大型仪器、学科群与承担项目数量为显著相关因子。通过对显著因子展开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果培育、科研管理工作提升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省级农科院;科技奖励;成果培育

0 引言

农业科技奖励中国自古有之,以“奖以立贤、励以兴农、赐以赀柴”[1],是中国科技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2]。是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追求的社会荣誉、学术水平和人生价值重要认定[4]。同时,它又是科学共同体对某些成员科学技术研究“信用”的肯定,这种“信用”或“信贷能力”使得科学共同体外部的投资者和科学共同体成员都相信优秀科技人员具备取得更多科技成果的能力[5]。一项制定合理、执行有力的科技奖励制度,能够对科技活动、科研人员、科学共同体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6]。据统计,近年来全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7]。利用好科技奖励,既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促进科技创新质量不断提升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储备。但是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科技奖励往往涉及科研管理业务流程的变革与巨大的人力财力投入,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8]。农业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的扩散、转化与推广来实现的,因此,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在整个科技管理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9]。

目前全国除台湾省外,共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省级农科院,他们在取得各类奖励的数量和等级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10]。为了促进重大成果培育,了解和分析与科技奖励相关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技管理,指导后续成果培育,对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果培育、促进科技奖励提升,为科研管理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随机选取19个省份的农业科学院作为研究样本开展分析,通过文献查阅、走访、调研等方式,获得与科技奖励相关的科技活动数据,分别统计19个农科院2014年科技奖励情况、经费情况、论文情况、人员情况、平台情况的数据作为因子。应用SPSS软件,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对各因子对科技奖励数量贡献程度进行分析,找到影响科技奖励的关键因素。

1 农业科技奖励情况

1.1 农业类科技奖励分类

1978年恢复和颁布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制度后,特别是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来,中国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11]。科技部陆续制定并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12-13]。目前,科技奖励分为政府奖励与社会力量奖励,其中政府奖又分为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与地市级奖励[14]。农业科研单位可以申报的奖励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推广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省市级的科技进步奖、省市农牧渔业丰收奖。除此以外还有社会奖励,如大北农科技奖、江苏农业科技奖。中国形成了以政府奖励系列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奖励制度。

但是一直以来,农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农业类成果在申报科技奖励处于劣势,农业类奖励数量总体较小,这是农业科技奖励有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特殊之处。

1.2 样本情况

为了分析影响奖励数量的因素,本研究从全国省级农业科学院中,随机抽取19家,分别调研其科技奖励情况、经费情况、论文情况、人员情况、平台情况等多个因子。应用SPSS软件,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对各因素进行分析,19家省级农科院的调研情况如表1所示。

2 结果分析

经过相关性分析,如表2,发现收入、仪器、论文、科研人员与工程中心数量,都是极显著相关因子,大型仪器、承担项目数量、学科群为显著相关因子。相关性从大到小顺序为:经费投入>科技论文>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中心>大型仪器数量>承担项目数>学科群>SCI论文数。

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对科技奖励数量影响最大,与科技奖励数量相关性最强,达到0.737,经费收入直接反映了各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大小,直接影响了成果数量;其次是科技论文,达到0.650;第三是科技人员,为0.663;第四位工程中心数量,为0.552;大型仪器、项目数量与学科群皆为显著相关,分别为0.483、0.433、0.412;SCI论文与科技奖励数量相关性最小,仅为0.360。

3 相关因子分析

产生上述结果的因素较为复杂,总体来讲,科技奖励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F省、A省、I省等省份都是重要的农业大省,非常重视耕地面积、地方财政投入。只有重视农业,才会重视农业科技,才能不断涌现优秀的农业科技成果。但是不仅仅只是重视农业就能促进科技奖励提升,资金投入、论文、人员、平台都是重要因素。

3.1 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对科技奖励数量影响巨大

各种渠道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科研中各种直接支出和间接花费,是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基础。大型仪器与科技项目也都反映了资金投入情况。如表1所示,I省院、N省院近年来获得政府资金、财政拨款非常多,尤其是I省,是六省之最,然而按发表论文的相关数据分析,这两省并无突出表现。I省院、N省院、D省院科技奖励突出特点就是地市级的奖励居多,国家级奖励极少或没有。说明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科技奖励的数量,但是要提高质量一定不能仅靠资金投入。

3.2 科技论文数量与奖励密切相关

论文数量是成果积累的重要因素,表2可以看出,科技论文数量与科技奖励数量相关性极强,但是SCI论文对科技奖励数量相关性不高。但是,如表3,统计了获得奖励最多的前6省数据,高质量的SCI论文,对普通的奖励影响不大,但对国家级奖励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3.3 优秀的科技人员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科技人员因子极显著相关反映了人才对于科技奖励的影响。人才是根本,打造技术核心团队,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技术前沿、推动重大技术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建立高层次、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是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科技奖励的基础[15]。提升科技奖励的数量与质量,不仅要保证维持科研活动所需的经费,还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培养与引进不同层次科技人才、重视基础研究、营造科研氛围,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有效挖掘科技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6]。

表1 调查样本情况

表2 相关性分析结果

3.4 工程技术中心反映科技奖励对成果应用的要求

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解决创新链上“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工程技术中心的数量,直接反映当地产学研紧密程度。中国科技奖励评审过程中,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直接影响奖励的申报,应用程度高的成果获得奖励的概率相对较大。

3.5 农业科研活动主要是以科研项目作为客体来体现

一个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好坏,对国家农业生产力推动作用的大小,直接取决于科研水平,以及科研项目产生的技术成果的有效性和推广应用情况[17-18]。农业科技项目主要包括各种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核心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及成果推广项目等,设立科研项目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的终级目标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是除了科技成果自身的因素会影响农业科研项目的效益外,农业生产条件、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等也会对其产生影响[19]。所以,影响科技成果累积与科技奖励数量的,是项目经费金额以及执行质量,而不是项目总数。

表3 6省省级农科院2014年科技论文数量

3.6 团队协作是获得科技奖励的基础

为了解决农业科研领域长期以来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等问题,农业部在国家层面以学科群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农业科教机构间建立了30个学科群[20]。学科群凝聚了优质科研团队,群的数量多少直接反映了科研团队分工协作能力与综合科研实力。

4 结语

文章通过对显著因子展开分析,为不同因子与科技奖励数量相关性排序,即:经费投入>科技论文>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中心>大型仪器数量>承担项目数>学科群>SCI论文数,每一个因子对科技奖励都有相关性,省级农科院若提高科技奖励水平,需要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搭建科研平台上打好基础,再加强团队建设,引进人才,引导科技人员不仅要善于做试验,更要善于站在较高层次上做好科研规划、及时总结成果。获得科技奖励不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农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促进科技发展,引导社会提高农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影响科技奖励的因素展开讨论,鲜有借助统计方法分析影响程度大小。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各因子的相关性,了解了各因子影响程度的“量”。在调研过程中,相关数据是按统一标准收集的,但是不排除有一定的误差。并且由于调研条件有限,只是以2014年一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没有总结近几年来各省农科院各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难免有不全面之处,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1]吕珊雁.中国古代的农业奖励及其对现代的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6):61-64.

[2]申琪凤,熊涛,冯兆滨,等.农业科技奖励激励作用及其制度完善研究——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18-21.

[3]冯伟,韩宝文,窦菲,等.完善农业科技奖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5):88-90.

[4]边全乐.打造科技奖励精品助推农业科技创新[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3(3):10-15.

[5]李强.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J].科研管理,2016,37(6):37-44.

[6]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简介[Z].2005.

[7]马同福.关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思路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4(4):316-318.

[8]徐顽强,熊小刚.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的非政府奖项研究[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3:137-139.

[9]信乃诠.从国家成果奖励看农业科技的综合实力[J].农业科技管理,2005(1):4-8.

[10]信乃诠.不同农业系统国家奖励科技成果的比较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1-3.

[11]岳福菊.2000—2010年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概况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41-44.

[12]佟旭.科技奖励制度在实践中完善——2009年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新变化[J].中国科技奖励,2008(1):16-19.

[13]石学彬,鲁韦韦,赵珩.中国农业科技奖励制度的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21-24.

[14]张苗.中国现行科技奖励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若干建议[J].科技信息,2011(15):98-149.

[15]廖巧霞.基于科技奖励的广东农业创新主体及科技发展形势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1-5.

[16]王丽娟,信丽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路径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130-134.

[17]郭久荣.试论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6(3):68-71.

[18]汪秀华,张以山,邓庆飞,等.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58-60.

[19]王春梅,陈宝峰.政府倡导的农业科技项目效益的影响因素[J].技术经济,2016,33(6):102-105.

[20]秦长平,刘彬.关于中国新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6)30:24-27.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of Provincial Academi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heir Correlation Analysis

Peng Chen,Zhang Chao,Li Yinqiu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Jiangsu,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hievement cultiv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This paper randomly selects 19 provincial academi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wards-winning,including research investment,research paper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etc.The analysis shows that research investment,papers,researchers and engineering centers are ver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actors;large instruments,subject groups and projects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actors.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ng achievements and improving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very significant factors.

Provincial Academi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Achievement Cultivation

G311

A论文编号:cjas1706001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软科学”[ZX(16)4032]。

彭晨,女,1985年出生,江苏淮安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工作。通信地址:210014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科行政楼908室,Tel:025-86209886,E-mail:754341083@qq.com。

李寅秋,男,1986年出生,贵州贵阳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通信地址:210014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科技保障楼405室,Tel:025-84391789,E-mail:jaaslee@126.com。

2017-06-28,

2017-07-25。

猜你喜欢
学科群科技成果数量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辽宁省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建设策略
统一数量再比较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头发的数量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