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珠 王珍(江苏省苏州市林业站,215128)
蒋金良(苏州市吴中区金庭农林服务站)
陈绍斌 李庆魅 郝珊(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6种杀虫剂防治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李金珠 王珍
(江苏省苏州市林业站,215128)
蒋金良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农林服务站)
陈绍斌 李庆魅 郝珊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nkii Matsuda)是苏州茶区的一种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嫩叶汁液为害,受害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苏州有茶园面积3.65万亩,茶叶总产量350 t,总产值2.9亿多元,是苏州农业的名片产业。近年来,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呈现虫量大、世代多、范围广、危害重等特点,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及品质。本试验选用4种新型药剂和2种当前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常规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便生产上轮换用药,延缓小贯小绿叶蝉对农药抗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试验地为苏州吴中区天王坞茶果场,园地坡度30°左右,黄泥土。20多年生茶树,5月初刈割,用药时(6月8日)茶树新梢长15cm左右。
试验设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66.7m2(表1)。
表1 试验处理表
试验药械用浙江台州生产的3WBD-16型电动智能静电喷雾机(联农牌),药液喷雾于茶树叶片正反面,每小区药液量7.5kg。
用30×40cm白瓷盘拍查虫量,每小区拍查6点,每点查20株记载虫量;药前6月8日调查基数,药后3d、7d、14d、21d、28d查药后虫量,计算防效(表2)。
虫口减退率(%)=(喷药前虫口量-喷药后虫口量)/喷药前虫口量×100
校正防效(%)=(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30%唑虫酰胺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6%力作(氟啶虫酰胺·啶虫脒)可溶性粒剂三药的高浓度效果比低浓度稍好,但考虑到农药残留及成本,建议使用低浓度。
6种农药均对防治小贯小绿叶蝉有效,且具有速效性。但30%唑虫酰胺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6%力作(氟啶虫酰胺·啶虫脒)可溶性粒剂、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4种农药持效性比2.5%联苯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防效好,这可能是后二种农药在原产地推广应用了近20年,小贯小绿叶蝉对其产生了抗药性。
表2 6种农药9种处理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对比
续上表
试验期间,各处理未见对茶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同时也未见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30%唑虫酰胺悬浮剂是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剂,具有杀卵、抑食等作用,杀虫谱广,可兼治茶橙瘿螨等害虫。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是高效内吸且双向传导的全新化合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死亡,是广谱性杀虫剂,该药可同时兼治茶树螨类。
46%力作(氟啶虫酰胺·啶虫脒)可溶性粒剂,对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并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该药通过阻碍害虫刺吸作用而致效。害虫摄入药剂后很快停止刺吸,最后饥饿而死。
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是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是全新结构的新型化合物的增效组合,根本解决了由于大量使用联苯菊酯等常规农药小绿叶蝉产生抗性的问题,速效、持效俱佳。触杀、胃毒、内吸三重作用于叶蝉,阻断害虫神经传导系统,使害虫麻痹,不断逃逸以至死亡。
2.5%联苯菊酯乳油和阿维菌素乳油是多年来苏州市茶叶产区使用的两种主要农药品种,可兼治茶尺蠖等食叶性害虫,为延缓小绿叶蝉等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这两种药可与上面4种药轮换使用。防治小贯小绿叶蝉推荐使用剂量:30%唑虫酰胺悬浮剂40mL/亩、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mL/亩、46%力作(氟啶虫酰胺·啶虫脒)可溶性粒剂20g/亩、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50g/亩。
苏州市科技攻关项目“苏州碧螺春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NSG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