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宜昌红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8-01-04 03:27张曙光宋晓东黄啟亮
中国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宜昌红茶茶园

张曙光 宋晓东 赵 瑶 黄啟亮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443000)

振兴宜昌红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张曙光 宋晓东 赵 瑶 黄啟亮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443000)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名宜昌工夫红茶,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早在19世纪中叶,宜昌红茶就已大量出口英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历经150年以上的传承与积淀,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湖北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升绿茶,振兴红茶”的茶叶发展战略,振兴宜昌红茶成为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促进茶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

一、宜昌红茶生产现状

宜昌是“宜红茶”的核心产区。近几年,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宜昌红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80.7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27万吨,其中绿茶4.5万吨,红茶约1.1万吨,总产值达到22.43亿元;2015年全市茶叶生产6.83万吨,其中绿茶5.58万吨,红茶1.12万吨,茶叶生产综合产值超过70亿元。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宜昌茶叶生产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在湖北省居第二位,综合效益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范围来比较,宜昌茶产业综合实力也位于第一方阵。2014年宜昌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1.95%,茶叶总产量、绿茶产量与红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91%、3.6%和5.2%。宜昌红茶与其他茶类相比更具有品牌优势和发展潜力。

二、宜昌红茶的潜在优势

1.宜昌红茶历史悠久,品牌推广价值高

宜昌红茶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曾与祁红、滇红齐名,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之一。据资料记载,宜昌红茶诞生于19世纪中叶(清代道光年间),始于广东茶商钧大福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并于清光绪二年(1876)大规模生产出口。当年由汉口出口茶叶57.4万担,其中以宜昌工夫红茶为主的红茶约47.8万担,占出口总额的83.2%。宜红茶外形紧结圆直,色泽乌黑油润,香气高甜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爽口,以其特有的“冷后浑”风格享誉国际市场,在俄罗斯、德国、乌克兰、波兰、日本、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

2.宜昌生态资源禀赋好,适宜茶叶生长发育

宜红茶区包括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二省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26个县,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茶区。宜昌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16.9℃,无霜期283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8天,有效活动积温5401℃,一般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是茶叶生长的“最适宜区”。茶树主要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之间的低山和半高山区,如五峰的采花、宜昌的邓村等,分布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以武陵山区为主。

宜红茶区土壤大多是黄棕壤、红壤或黄壤土,优质熟化土壤占耕地48%,pH值多在4.5~6.5之间,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宜红茶区特有的茶树品种资源,如宜昌大叶种、宜红早、鄂茶7号等是非常适合制作绿茶和红茶的优良品种。全市森林覆盖率65.7%,主产区五峰县高达81%,生态环境优良。

3.宜昌茶产业基础好,发展红茶前景佳

全市现有采花集团、萧氏茶业、三峡国际旅游茶城等国家级茶叶生产经营龙头企业3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6家,茶叶加工企业1068家。其中,绿色食品认证企业13家,QS认证的茶叶企业110家。全市拥有萎凋槽、发酵室等红茶专用加工设备的茶叶企业42家,标准化、现代化加工示范厂18个,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20余条,进口或国产茶叶色选机50台。“五峰宜红”“宜都宜红”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宜牌宜红”“潘家湾宜红”“钦博士宜红”等一系列名优红茶逐步赢得市场,走进千家万户。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常年生产加工红茶,年产红茶1.8万吨,原料辐射湖南常德及湖北恩施等地。此外,萧氏茶业、采花集团、邓村茶叶及宜昌市恒生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茶叶企业也开始生产加工红茶,红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有4家,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丰富了宜昌茶叶品种结构,提升了茶叶经济效益。

三、宜昌红茶生产面临的挑战

1.品牌影响力不强,市场价位偏低

近几年,国内红茶市场逐渐繁荣,传统红茶与新创红茶发展迅速。宜昌红茶虽然产量逐年提高,但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落后于“滇红”“祁红”及“宁红”等红茶品牌,与产茶大市的地位不符。相比而言,“滇红”年产量在4万吨以上,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力强。“祁红”则在国际国内市场品牌影响大,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以金骏眉为代表的新创红茶品牌异军突起,占据了高端红茶市场,品牌影响力日渐扩大。目前,宜昌红茶以出口贸易或省外销售为主,仅8%的产品在湖北省内销售,且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价位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苏联专家在宜都茶厂

2.茶场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一批茶叶龙头企业,但总体说来,茶场生产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大多数茶叶企业仍然停留在家庭式经营的状态,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大型茶叶领军企业。全市现有茶农20万户,户均茶园面积不足4亩。共有茶叶专业合作社285家,茶农入社率仅为26%。由于茶叶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管理松散,导致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进而影响茶农的入社积极性。

3.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技术标准

影响宜昌红茶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茶叶品种、加工工艺和技术标准三个方面。由于宜昌现有茶园品种多而杂,有性系茶树品种栽培面积大,无性系良种栽培面积仅有35万亩,只占茶园总面积44%,成为制约宜昌红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茶叶加工厂大多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红茶加工多是经验式做法,缺乏规范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工艺条件控制。茶园基础设施差,不适应标准化和机械化操作要求;连续化、洁净化、智能化等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少,加工标准化程度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不能反映“宜红”的品质特色。

四、振兴宜昌红茶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为了振兴宜昌红茶产业,宜昌市政府提出了“以品牌为引领,以品质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宜红”品牌,改进加工工艺,提升茶叶品质。

1.加快建设红茶产业基地,建立良种茶苗繁育推广体系

根据宜昌红茶产业发展规划,实行“产业片区+重点乡镇+示范园区”的模式,重点建设五峰、夷陵、宜都茶叶片区,形成集中连片的茶叶基地,为产业集聚奠定基础。按照生态化、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改造老旧茶园,建设新茶园。茶园力求土地平整、灌溉配套、设施完善,便于机械化操作。

品种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要加快建设一批优质茶树种苗繁育基地,以满足更换老茶树和新茶园的需要。全面推广本地选育的宜红早、鄂茶7号等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当引进金观音、槠叶齐等适制中高档红茶的茶树良种,加快茶叶基地的良种化进程,建设优质红茶基地。

2.改进红茶加工工艺,提升茶叶品质

针对宜昌红茶加工技术水平低,工艺设施简陋的现状,依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茶叶龙头企业,组建宜昌红茶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开展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制定宜昌红茶地方标准。实施老旧茶厂改造升级,优化配套加工设施,建成一批标准化、清洁化和智能化的现代化红茶加工厂,提高宜昌红茶的加工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宜昌红茶的品质质量。

3.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提高“宜红”品牌影响力

为了增强宜昌红茶的品牌影响力,需要培育3~5个在湖北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茶叶龙头企业,从而带动宜昌红茶的快速发展。实施茶叶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优先培育采花集团、萧氏茶业、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竞争力强的加工型和外向型规模化茶叶企业,积极推进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打造茶叶产业集聚区。制定涉农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支持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叶协会的快速发展,形成“茶叶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茶叶生产经营新格局。

“宜红”作为宜昌红茶产业公共品牌,实行“宜红”品牌使用准入制。成立“宜红”品牌运营管理公司,制定宜昌红茶产品标准和品牌使用准入制度,采用“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运营管理模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宜昌红茶品牌影响力。

项目资助:宜昌市2015年科技攻关项目。

猜你喜欢
宜昌红茶茶园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茶园飘香
湖北宜昌卷
周宁生态茶园
蜜香红茶
红茶暖胃是真的吗?
Happy Afternoon Tea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