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高考历史全国卷Ⅰ试题一贯延续其厚重、稳健的特点,稳中求变,力求变化幅度“温柔”,渐渐形成全国卷Ⅰ的命题规律。为了摸清规律,一线教师积极研究高考真题,归纳总结出一系列的解题“套路”,帮助考生复习迎考。然而,笔者通过对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试题的分析,认为该卷出现多处“反套路”的表现。下面笔者就不揣浅陋,就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中“反套路”的表现作一初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套路”;“反套路”;命题规律
一、 旧瓶子装新酒
高考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担,在试题的命制上,常常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以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思路,高考试题“无题不新,无境不疑”。因此有人主张,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应注重选取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应与主干知识紧密依存,实现能力立意,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但是,随着近年来高考命题回归教材趋势的加强,开始出现了“旧瓶子装新酒”的命题方式,即采用旧材料,学生熟悉的材料,来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甚者,有些材料直接取材于教材,稍加重新整合,呈现在考生面前。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24题: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这段材料是教材中有关分封制地图的文字表述,其内容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第5页中的地图中可以找到,“封武王弟叔康”于卫、“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会多次强调这幅地图的重要性,虽然地图上并未标注各封地的都城,但学生对此题材料应该十分熟悉。
二、 结论不一定从材料中出
高考历史全国卷Ⅰ主要依托“新材料”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因此,从材料中得出答案,是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的主要命题思路之一。鉴于此,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重点训练方式。材料中沒有体现的,即为错误选项,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解题思维模式:正确选项的推出,均出自材料。历年高考真题的设问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反映了”“据此推断”“据此可知”“从这一历程可以看出”等等。其中的“这”“此”就是指材料。因此,“论从材料出”成了我们复习迎考中的重要“套路”。
但就2017年全国卷Ⅰ第24题而言,以上的解题思路则行不通。依据材料,分析选项,无论如何都很难得出A项“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结论。对于此段材料的解题思路分析一般如下:分封制的对象大部分为王族成员,周王将他们分封到各地。引发思考,是什么样的地方呢?河南、山东、北京。继续追问,这些地方的特点是什么?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地区基本上分布在都城镐京(位于陕西)的半包围圈上,对周王室形成屏障。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如此分封,其目的是拱卫王室,加强统治。
以上是依据材料分析得出的核心主旨。但选项A却完全抛开材料既定的政治范畴,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来回应材料,言此却及它,给学生一种很突兀的感觉。考后,大多数学生反映很难作出判断,此题的错误率非常高。当然,大部分试题的正确选项都是来自对材料的深度分析判断,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我们要引起注意。
三、 过度延伸未尝不可
王生老师认为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的考查方式类似于“酶化”反应。即利用试题中的情境(史料、设问、提示、逻辑结构等要素的综合),对原材料(历史知识)进行催化,激促学生对已有的认知再次发生反应,进而实现对知识点的“新观察”(新认识)、“深理解”和“活迁移”。该观点主要强调试题正确选项来自于对材料的解读,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高考历史全国卷的主要命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杜绝对材料的过度解读,亦称过度延伸。
但通过对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25题分析可知,过度延伸未尝不可。见例题: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此题的解答,充分利用了“过度延伸”或“二级延伸”的思路。考生依据材料“朝廷掌控的郡、国数量的增多”,只能推断出“地方势力的削弱,中央集权的加强”。但命题者却要考生通过“中央集权的加强”,继续推断出“解决边患时机更加成熟”这一结论。即由甲推出乙,再从乙推出丙。这种方式在过去的全国卷中从未出现,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禁止学生使用的。但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却出现了这一非常规考查思路。事实上,偶尔不按套路出牌,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规律。
四、 历年真题反复考查
“新材料、新情境”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主要特征,因此,我们一线教师习惯性地认为,历年考过的真题,一定不会出现在新高考中。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历年真题反复考查”的情况也会偶尔出现。如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的改革开放后的工资改革,与2011年全国卷Ⅰ(新课标)第34题进行对比:
2017年全国卷Ⅰ第45题材料: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国有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2011年全国卷Ⅰ(新课标)第34题: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 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通过对比,两道试题材料选取基本一致。2011年的34题答案就来自于2017年的材料内容“同经济效益挂钩”。类似的情况还有2014年全国卷Ⅱ第24题与2017年全国卷Ⅰ第24题。
2014年全国卷Ⅱ第24题: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照“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代的( )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被分封到各地的贵族,按照“周礼”中的规则和礼仪规范,进行社会和政治等各项活动,同时学说统一的周朝“雅言”,从而将周朝礼仪及语言文化传播到各地,推动各封国与周王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整合,促进各地对周朝文化的认同。
由此可见,此题的题干内容,正是2017年全国卷Ⅰ第24题考查的知识点。所以,如果我们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重视历年的高考真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应对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
毋庸置疑,高考历史“套路”与“反套路”的命题规律,将会在今后进一步强化。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高考试题的命制思路,准确把握命题规律,在常规复习备考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一是整合主干知识,构建宏观知识体系,确保知识迁移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二是坚守“论从史出”原则。结合材料中的“史”和所学知识中的“史”,对设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出正確选项。三是立足核心素养。今后的高考历史全国卷,始终围绕着核心素养进行命制。所以我们要咬定“素养”不放松。只有帮助考生真正掌握核心素养,他们在解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准确率才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卫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2]王生.内容选取与考查方式的差异[J].历史教学,2015(21).
作者简介:
李少南,江西省上饶市,江西省余干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