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向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渗透,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正日益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必不可少的创造性工具。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引入学校,引入课堂,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促进教育均衡、强弱衔接,这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工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信息化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面貌,并渐渐融入教育教学领域当中,教育的现代信息化正成为全球社会领域、教育领域关注的内容之一。远程同步课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先进教学模式,目的是把城区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平衡到农村偏远的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同步课堂的本质就是解决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问题,通过城镇优秀学校教师,借助录播系统设备,来向偏远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学资源,为不同地域的师生架起知识传递和课堂互动的桥梁,有效解决了薄弱教育地区长期存在的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实现备课、教研、教学融会贯通的正态化教学模式。如何组织和开展这种校际间远程同步课堂的协作活动,是目前处于实践研究缺乏的状况。我们将立足于实践,做远程同步课堂实验的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关键词:梦想;目标;交流
一、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 研究的目標
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将优秀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步传送到农村薄弱学校,实现城乡学校师生在线同频互动教学、网络教研、在线学习。实现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1. 充分应用网络、录播室等硬件设施,将本校作为核心学校,向古雷分校、平和、华安、诏安等共建学校推送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同频互动教学、网络教研和在线学习。2. 依托福建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本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优秀教师申请网上名师工作室,将优秀教学资源放在公共资源平台上供教师、学生在线学习,并开设青年教师工作室,鼓励优秀青年教师提供优秀网络课程。
(二) 研究的内容
1. 理论研究内容:基于网络空间的跨校课堂模式。一是接收观看核心学校优秀教师在线同步课堂,实现答疑解惑、课后反思、教研互动等网络教学教研活动。二是核心学校优秀教师通过网络为薄弱学校学生进行远程授课。三是将优秀课堂实录、微课程等教学资源放在资源平台上供师生在线学习,实现“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现代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从而实现跨地区、跨校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试验,促进教学交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2. 技术研究内容:人机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法,跨校课堂的控制———反馈机制。3. 应用研究内容:“中心校——教学点”课堂应用模式、规范。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1. 研究城乡教学信息平台的统一结构。2. 研究城乡网络教学课堂的模式。
二、 研究思路
关于远程同步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应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先对学校现状做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开展课题相关的内容、任务、活动,制定具体的实施操作步骤,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开展,完成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校在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对课题的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始终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2. 理论联系实际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3. 个案研究法。要求研究者主要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4.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5. 学校网站上开辟“课题实验”专栏。以便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寻求同盟者加入研究实验。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研究,定期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布置落实每个阶段具体的工作要求,每个成员的分工合作等。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实践,课题组成员再进行总结、汇报、交流,将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提出存在的问题,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法。如此循环,将研究的内容与实践的手段不断提高,最后取得理想的成果。
四、 实施步骤
研究过程大致分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 申报课题、立项和审批。2. 学校加快硬件的完善,为开展实验活动提供硬件准备。3. 制定研究方案,召开课题研讨会,对方案进行修改。4. 实验教师加强学习有关课题的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理论水平。5. 成立学科研究小组,各小组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6. 培训课题参与教师,组织教师学习理论、课题方案、掌握操作方法。(省级培训和校本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 召开课题研究主题报告会。2.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启动开展课题研究。3. 紧密结合“远程互动”教研活动开展研究。4. 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不断完善实验操作过程。5. 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总结,撰写阶段性实验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 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出版研究论文集。2. 展示研究成果。3. 撰写结题报告,申请验收。
五、 结语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实现真正教育公平不懈努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就像总理在报告中说到的:“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梦想。”我们坚信乡村教育的春天将更加明媚多彩,乡村孩子的未来有诗、有梦想、有远方。
作者简介:
郑琳琳,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