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听评课专业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2018-01-03 10:19吴慧文邱茜茜张东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吴慧文 邱茜茜 张东

[摘 要]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并驾齐驱。职前教师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首先便从听评课开始。听评课技能既是教育实践的起点,又是最终的归宿。通过了解听评课技能目前的所处的现状与地位,引起高校对听评课专业技能的重视,完善教师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加强对职前教师听评课技能培训的力度,促进职前教师听评课专业技能的发展,为践行“卓越教师计划”夯实教师专业技能基础。

[关键词] 听评课技能;职前教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11-0078-03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师范生培养的标志性课程,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未来“教师”的问题。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是职前教师专业技能中的关注的焦点,而听评课技能常常被忽视,甚至有人认为,听评课技能不在职前教师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范畴内。针对教师语言表达技巧、教师教学技能、教师板书技能等,高校一般都会开设相应的专业技能课程,然而,听评课技能却未能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听评课技能是教师专业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听评课技能不仅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一种有效方式,更是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

鉴于此,笔者认为,听评课专业技能课程在职前教师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听评课技能的现状

(一)边缘化

在对听评课专业技能误解中,最主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用业余的思维或方法处理专业的事情”。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关注最多的是“如何教”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早已列为教师教育机构的正式课程,而“如何听评课”往往都是留给校本研修,没有资格登上教师教育机构的“大雅之堂”。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相比,听评课技能似乎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甚至很多人对听评课技能不屑一顧,认为听评课技能课无足轻重,以至于对听评课技能的认知边缘化,甚至误以为听评课技能是在教师正式进入课堂后,自动领悟与习得的技能,这就导致听评课技能缺乏专业的课程及实践训练。

(二)盲目性

美国学者古斯基(ThomasR.Guskey)曾说过:“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只能漫无目的地徘徊,既不知道要完成什么事情,更不知怎样评价整个过程。”

一般而言,听评课应明确三个问题:“从哪些方面(关键要素)听评课、依据什么标准(评价工具)听评课、按照什么思路和方法(如何观察学生、观察教师)听评课。”未经听评课专业技能培训的职前教师,通常都具有盲目性。首先,不了解听评课的方式与途径,缺少对评课专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其次,对于听评课内容模棱两可。课前毫无准备,与上课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确切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相应的课堂精彩片段缺乏详实地记录,或记录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最后,评课环节缺乏相应的专业评价技能,即兴、漫谈式的话语过多,缺乏的专业听评课表达术语,无法针对听课内容提出中肯切实的建议,使评课流于形式。

(三)功利性

绝大多数情形之中,听评课技能似乎是在职教师所享有的特权,在职前教师课程体系培养中,职前教师对于听评课,大都是任务驱动型“为听评课而听评课”,完成任务式的居多,为了教学实践课的学分,而不是在内驱力的推动下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的需求。评课阶段,大部分参与的教师更倾向于保持沉默,积极发言的职前教师寥寥无几;有些即使发表意见,也往往过于敷衍,更多的是人云亦云,并不能鞭辟入里地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

二 听评课技能对职前教师的作用

(一)提升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效能感与教师工作的持久性、工作热情、职业承诺、教学行为高度相关,并与学生的学习结果,如学习成绩、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高度相关”,因此,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有重要意义。听评课是一种与自我,与他人之间进行的一场默契的交流;是提升自身反思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的专业行为,它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职前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学习。评课能使参与课堂的职前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总结与反思,从课堂教学实例中汲取教学智慧,为今后的教学质量提升夯实基础。

Borich认为,当致力于观察他人教学并以之为样板向他人学习时,你也掌握了如何观察自己、如何使自己被观察。这些观察将极大地促进自身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职前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就已经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这样不仅能增强职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而且能让职前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观察中。通过积极参与到听评课活动,职前教师认识到过程性评价的意义,体验和感知到评价是如何作用于教学,又是如何促进教学的。那么就会极大地树立与坚定教师要学会用评价的信念。对课堂的宏观把握,可以使职前教师获得更多的自信,减少因缺乏实践经历带来的现实冲击。

(二)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职前教师参加听评课技能的培训,有利于促进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宝贵资源;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比较有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纪事簿里。”要使听评课技能真正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职前教师在听评课过程善于总结,发现执教教师的优势和不足,汲取优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同时能针对不同的课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逐步培养自身的职业敏感度和专业审视力。

三 融入听评课专业技能

(一)意识的提升

1 完善高校课程体系

职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高校对此应肩负使命,责无旁贷。态度决定高度,高校须把听评课技能与课堂教学技能等其他技能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来研究,明确各自所占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以建构更丰富更完备的教师专业技能体系,使职前教师能够顺利进入实训环节并为以后正式走上教学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使职前教师不仅成为一位出色的任课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专业听评课技能的教师。

2 职前教师提升自我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连续的、螺旋上升的专业学习和发展过程。然而,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环节的薄弱以及诸多问题的存在,必然导致师范生职后发展的持续性受到阻隔,从而导致发展后劲不足,在教育教学行动中出现“乏力”现象。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充当听评课的主体,而必须是经过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职前教师作为听评课专业技能实践的主体,首先应该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提升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二)双主体多视角

1 双主体

在听评课过程中,绝大部分听课者割裂了教师与学生这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的;缺乏教师引导的课堂,是缺乏方向性的。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是师生双向主体共同参与的需要师生之间形成积极的良性互动,以致呈现精彩绝伦的课堂。因此,听评课者不仅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且关注“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准确地说,就是要观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及其互动,这些行为与互动才是听评课关注的焦点。

就教师的教来说,听评课应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尊重、信任学生,是否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密切相关,知识传授是否清楚、准确等)、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针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等)与教学艺术(应变能力教学智慧等)等方面。就学生的学来说,听评课应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愉悦感等)、参与状态(学习是否主动回答问题和发表意见的广度与程度等)、交往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和互动的情况等)与思维状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及其所提问题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挑战性等)等方面。

2 多视角

对课堂教学不同层面的关注,构成了评课过程中的各种视角,分别形成教学能力的视角、教学设计的视角以及学科加工的视角。教师听评课专业技能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职前教师拥有多元视角的观念,在今后进入教育见习、见习乃至正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教师能够通过听评课活动,从元视角对课堂进行解构与把握重点,为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提供动力与方向。笔者以崔允漷教授一种专业的听评课——LICC范式为依据,超越传统的听评课单一的模式,对课堂结构进行解构分析,从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出发,使职前教师明确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如何具体把握听评课过程中的观察点,而不是停留在空洞抽象的毫无理论依据的层面。通过了解多视角掌握具体观察点的方式进行听评课技能的训练,更有利于职前教师在听评课训练过程中,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职前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更具有目的性。

在评课过程中,视角的不同往往会带来意见上的差异与冲突。评课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采取的策略和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三)实践润泽

1 知识与技能阶段层次明晰

职前教师缺乏丰富的课堂经历,因此听评课技能的专项技能需循序渐进地提升,听评课技能需通过实践的累积,达到螺旋式上升。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视为从理论到实践的动态演绎过程,并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操作课程”“经验课程”,其中,后三个层次的课程为实效课程,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理解领悟、规划设计与操作实施能力是决定课程实效的关键。第一阶段,需做好听课前的预习准备,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把听评课简单的技能能够渗透到实践中;第二阶段,关注双主体多视角,进行重点把握,及时做好听课中的细致观察和恰当记录;第三阶段,听课是途径,评价是目的,而此项听评课技能绝不是一个人的所能胜任的,因此通过听课的参与者进行合作意识的提升,做好听课后的反思和整理,使听评课不流于形式,进而真正实现以评论教、直面问题,真正发挥实效,使听评课呈现多元化的丰富性。

2 实践技能整合理论知识

在听评课活动开始前,对职前教师进行相关听评课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前提,如让职前教师明确自己的听课目的、评价任务、评价途径和方法。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能的掌握和操作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和应用,通过实践把听评课的各项知识进行串联,使技能进行整合,职前教师需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不同的听课形式进行,使各项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做到游责任编辑王义祥刃有余,成竹在胸。职前教师也只有将听评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逐步提升自身的听评课,当职前教师学会利用听评课技能来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比对来评判自己的教学效果时,听评课技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才能真正达到践于行并内化于心的阶段。

听评课技能是一项有待予以重视和研究的技能。俗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听评课是教师的一项专业的技能,然而听评课技能的培养,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复锤炼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听评课不仅需要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教师拥有一种多元化的情怀,从多视角对课堂进行审视与观察、理解与把握。每个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性和知识规律,只有深深根植于具体学科特有属性,以学科为载体,立足于在学科中探索与研究,才能发现听评课真正的问题,找到交流对话的基础和依据,教师的听评课技能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策略与技能。同时高校和实习基地提供完善的制度,使听评课技能课程合理有序地实施,不断拓宽评课技能的新范式。(责任编辑:王义祥)

参考文献

[1]付光槐. 基于解放旨趣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重构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 2016.

[2]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3]宋世云,徐燕平.领导干部听课评课亟待专业化[J].教书育人,2010(20).

[4]Gary D.Borich.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么加利,张新立,译.张诗亚,审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Murnane R J, Singer J D, Willett J B. The Career Paths of Teacher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Supply and Methodological Lessons for Research[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8(6).

[6]Lankford H, Wyckoff J.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eacher Compensation,1970-1994[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97(4).

[7]趙雪晶.基于听评课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

[8]崔允漷,周文叶.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

[9]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0]陈玉琴.专业化课堂观察的转型——以听评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

[11]刘义兵, 付光槐. 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 教育研究,2014(1).

[12]付光槐, 刘义兵. 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机制创新[J]. 中国教师, 2014(21).

[13]李润洲.专业化视域里的教师听评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9(8).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政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整合的理念构建卫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