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视频平台内容发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1-03 10:41乔圣宸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9期

乔圣宸

摘 要 伴随移动环境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已经成为当前内容消费的主要对象之一。短视频以其易于切换、便于即时观看以及可嵌入性等特点,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文章以短视频领域发展势头迅猛的梨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其特点入手,分析平台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其问题的对策进行探索。

关键词 梨视频;用户黏性;平台体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121-03

1 背景

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短视频正在取代以往的文本内容以及图片内容,转变为新媒介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成为各类新媒体以及市场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日头条、微博等新闻发布平台与社交媒体,越来越倚重于短视频化的信息表现方式,纷纷将短视频作为核心栏目进行营建。短视频化的内容传播形式,不断打破传播的时空边界,真正实现了信息的海量传播、即时传送与互动传递,极大扩充了当前信息传播环境的时空维度。梨视频以其海量的内容资源、专业的生产团队,在短视频领域迅速崛起,成为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短视频平台之一。但该平台当前仍存在着影响力较弱和用户黏性较低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2 梨视频平台特点

与仅使用UGC生产模式的传统视频网站不同,梨视频采用的是PGC与UGC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生产,既有专业的新闻生产团队完成拍摄并发布上传,同时又网罗各地的拍客,刺激UGC的生产。PGC的生产模式为视频的专业性与高质量提供保障,而UGC的生产模式则聚合创意来源,拓宽内容主题。优质的内容资源,广泛的报道领域,使得梨视频生产的内容具备较高品质。

与可以自行上传视频的秒拍、抖音等普通聚合类短视频平台不同,梨视频对于“拍客”上传内容的把关与处理更加完善。梨视频的拍客只是原材料的提供者,其所提供的素材必须经过平台专业团队的筛选与剪辑才能正式发布,并未将权力完全交由用户。

在后期制作上,梨视频在原视频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将多余的空镜头删去,力求用最精简的画面镜头讲述最完整的故事信息。同时,为方便移动端客户在各种情况下收看,不仅给视频配有字幕,而且在重点部分选用大字号的字体对画面进行进一步解释与标注,用户即使在静音模式下,也能获取完整的信息内容。此外,平台设计从图标到界面都非常简洁,采用色彩明亮的大色块和简单明快的粗线条,符合产品定位,吸引年轻受众。

由此可见,与其他短视频平台相比,梨视频采用UGC与PGC结合的方式进行短视频生产,由专业人员严格把关视频内容,并经过字幕标注、画面精简等二次加工过程,为受众观看提供便利。

3 梨视频平台内容发布中存在的问题

3.1 平台影响力较弱

梨视频手机App的用户下载量和官方微博的用户关注量并不是很高。根据“艾瑞数据”网站“艾瑞移动App指数”显示,2017年11月梨视频App的月度独立设备(万台)为28,同为短视频应用的快手为15 308,约是梨视频App月度独立设备数的546倍,抖音为6 049,连比较冷门的波波视频都达到了2 239①。在新浪微博中,梨视频的官方微博关注量为387万,而秒拍和快手则分别有655万和635万的关注量②。同时,梨视频所发布的视频内容,在其他平台往往能获得远超自身平台的评论量以及转发量。受众对梨视频的关注主要来自如人民网、《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微博平台的转发,往往一个视频在梨视频应用上点赞数只是过百或上千,而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却能获得千万点赞数。由此可见,梨视频内容实力强,但平台的吸引力还不够,无法将内容优势良好的转换为平台影响力。

梨视频的切入点是资讯类短视频,偏重于追寻热点。受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使得梨视频能够获取较大的流量,但是这种新闻流量是没有太多用户黏性的。相较于《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梨视频的用户基数较小。凭借自身的影响力与受众基础,主流媒体通过转发梨视频平台的内容,分流了大部分受众,巩固了自身的用户粘性。而对于梨视频来说,自身的用户量并未得到显著提升,所以很难转化为对于梨视频官方微博或者是手机App的关注以及下载。

3.2 平台体验有待增强

一方面,梨视频平台存在着内容分类混乱的问题。UGC所代表的庞大拍客系统创造了海量的内容资源,面对数量巨大、更新迅速的短视频,平台无法对内容进行精准的细分,只能尽可能的将不同内容归纳至平台所设定好的分类之中,因此各栏目分类中会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此外,由于梨视频在创立之前就已在多个社交平台陆续开设了很多子栏目的账号,在上线时又将栏目统一换标,这些订阅号缺少精确直观的分类标签,这就导致各订阅号所发布的内容中也有所重复。

另一方面,梨视频平台缺乏通过标签分类来引导用户浏览的行为。例如在观看完一条短视频之后,平台缺少对同一主题的视频推荐,未能提供给用户尽可能多的视频内容。而且,在观看的过程中,缺少返回键的设计,用户只能通过从左向右滑动页面来实现返回到主页面的功能。此外,每条短视频下面只设计有“点赞人数”,未能代表短视频真正的观看人数。

除了内容分类不够明晰、缺少对用户浏览进行引导外,梨视频还未能形成自己的短视频传播生态圈。诸如秒拍、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粉丝和主播即时互动的传播生态圈,也建立了“666”“为你疯狂打Call”“抖音同款”等自己独有的网络文化。

3.3 用户黏性较低

梨视频没有依赖大数据抓取的技术算法针对用户进行同类型的视频推送,也缺少根据受众的观看历史进行精准推荐。虽然避免了用户被“信息茧房”削弱了自身的思考能力,但却造成了用户黏性较低的问题。用户在梨视频平台上,更多是以一种自主選择的方式进行观看。梨视频CEO邱兵明确表示平台有自己的价值和判断,不打智能推荐的旗号。

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的“今日头条”,其算法的精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它不需要总编辑,甚至不需要价值观,只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内容。但是这种采用技术算法精准计算的方式也存在漏洞,它不会成体系的给受众提供信息,板块结构不够清晰。同时,它依靠的是机器抓取,很难提供社会价值观或者是导引性、指向性的内容。以这种方式获取信息,会使受众被困在一个“信息茧房”内,即在接受网络信息时仅接受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更多的和与自己有相似兴趣和关注点的人互动交流。这种机械化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和浏览历史进行自动推荐,在技术上使用简单粗暴的筛选功能使得用户丧失了独立思考、接受多元化观点的

能力。

正是如此,梨视频并未过度依赖大数据抓取的技术算法来向用户精准的推荐信息,而是试图充分发挥用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导致梨视频的用户黏性无法有效提升。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梨视频在其官方App上所发布的短视频的关注度,与其转发在微博上的短视频的关注度相差甚远。而且在梨视频官方App上所发表的评论,大部分都来自微博网友。

此外,主打资讯类短视频的梨视频,因为追寻热点,所以无论在社交媒体还是新闻客户端都能够获取一定的流量。但是由于它缺乏一种人格化的属性,未能打造诸如“papi酱”“艾克里里”等以网红—粉丝—商业变现—网红为关系的循环生态圈,因此这种新闻流量是没有太多黏性的。

4 梨视频平台发展对策

4.1 保持优质内容生产,提升平台影响力

梨视频在内容生产方面走优质化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在各大平台的分发,并且观看人数非常可观。然而在社交媒体上的巨大传播量,为梨视頻平台本身所带来的“回报”却是十分有限的。从这方面看,梨视频的优质内容生产已然沦为为他人做嫁衣的困窘境地。

因此,梨视频在平台建设方面应该有所提升。并不是让视频分发到其他平台之后就不了了之,而是应该为每个不同的分发平台提供与之相适合的内容。例如,在微博和今日头条上发布突发新闻和社会热点内容,借助这两个平台庞大的受众群体来获得高点击量以及高热度的讨论效果。在秒拍、美拍等其他主打潮流、娱乐主题的短视频社区,多提供生活类、搞笑类、娱乐类等短视频内容。在深刻理解每一个平台的定位及该平台观众特殊性之后,提升与其他平台相比的竞争力,更加突出梨视频在优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其“资讯类”短视频的平台属性。加强在终端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并在其他平台建立自身的账号,提升这些账号的影响力,借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借鸡生蛋,梨视频分发给其他平台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效的反哺自身。

4.2 进行精准细分,增强用户体验

梨视频的栏目分类较为混乱,在首页中已有:直播、音乐、娱乐等共16项分类,但是每个视频底部仍出现了多种订阅标签:时差视频、OMG、视知TV等订阅号,而且还标注有“独播”“推荐”等文字。这种编排设计无法让用户直观的看到明确的主题内容,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首先在首页设计上,建议梨视频增强分类的有效性,细化标签,利用标签来引导受众的浏览行为,记忆兴趣标签,形成瀑布流式的观看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同类短视频内容,而且在本页就能直接观看的设计方式也可以减少用户与页面的二次交互,提高观看效率。

其次,对主页的“热门内容”项进行优化,以此增强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热门内容是高热度内容,在此处建立论坛讨论区形式的舆论场,有利于增强话题持久度以及讨论热度。

最后,对于分类项的设计。点赞人数并不能代表观看人数,因此在各分类项下面不仅要显示出点赞人数,而且也要标注观看人数与评论转发人数。将这些数据标注清楚,不仅方便无目的用户在浏览时进行选择,也利于平台自身形成舆论场域。

4.3 形成传播生态圈,加强用户黏性

梨视频主打高质量的PGC内容生产,但是仅仅传递内容是不够的。大家在关注内容本身的同时,很少去关注内容生产背后的平台。因此应让平台具有一种人格化的属性,以唤起用户的情绪,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形成具有梨视频平台特色的用户群,打造社群化分享模式。

总之,梨视频应该继续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同时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形成一个自己所特有的传播生态圈。平台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式的用户互动机制,例如在用户之间开展投票活动,得票第一的用户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此外,采用议程设置下的UGC生产模式,也有利于平台掌握与受众的关系,增强用户黏性。

注释

①艾瑞数据.移动App指数[EB/OL].http://index.iresearch.com.cn/App/List,2017-11/2018-4.

②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weibo.

参考文献

[1]曹三省.互联网微视频传播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传媒,2015(4下):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