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美学思想与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

2018-01-03 22:29李白璐方一舟
求知导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景德镇儒家陶瓷

李白璐 方一舟

摘 要:儒家美学思想对景德镇的传统陶瓷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景德镇作为陶瓷艺术界的一张世界名片,其文化、艺术都是引人瞩目的。这些年,景德镇的陶艺界逐渐拥有了一些话语权,在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我们正努力寻求着思想和陶瓷艺术语言相融的表达方式。

一、儒家美学思想的演变

先秦是儒家美学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思想,他是艺术精神的发现者。他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上的积极作用,以“和谐”为核心思想,重视美与艺术的陶冶、协和,提高人们伦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孔子还在他美善统一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中庸”的文学批评标准,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心理效果,情感的表现必须自然。这也是为后人称颂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审美境界。孔子欣赏自然界,喜好以自然界为比喻和象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是这种奔流不息,人与时间与生命的抗争以一种文化的诉求姿态体现出来,这也体现了情与理的和谐统一,是艺术与情感的最佳表达方式。

孟子最早建立起中国审美范畴中阳刚之美,崇尚浩然之气。“情”在《论语》中共出现两次,但指的是实情或者诚实之意。孟子在继承孔子的“情”之上,将“情”扩展到人之性情,情为性之动。孟子把个体人格划为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次,明确把“美”与属于伦理道德的“善”、“信”区别开来了。这里的“美”“圣”已经超出了道德伦理评价的范畴,而延伸到了审美情趣上了。

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中“情”概念的转化发生于荀子的思想。他保留了孔孟关于“情”的内涵,然后直指涉及喜怒哀乐的“情感”“情绪”等等。“情”不仅仅是实情,還涉及感性层面的部分。“情”的内涵更加丰富,且定义清晰。如“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说明了“性”“情”“欲”的关系。荀子的“情之至”“文之至”是先秦儒家在美学上的突破。

到宋代,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在某些领域出现融合之相,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和兼容。朱熹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美学,从形而上学的本体上对人生境界进行审美,对宋代美学与理学进行了融合。宋明理学大量吸收了道、佛思想,很自然地浸染了道、佛思想上的审美特性,使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到一个更为瞩目的境地。

二、儒家美学思想对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的影响

曾经有人说过,景德镇的陶瓷始于宋。由于宋代崇文尚武的社会风气,文人在社会上地位较高,文人思想得到重视,儒、道思想迅速地发展,也成就了陶瓷艺术在宋代的一个巅峰时期。它的陶瓷产业不断完善和发展,它的陶瓷美学价值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青瓷是宋代的一个典型美学特征。宋代的文人重文化思想上的诉求,对生活美学上的坚持,造就了温婉细腻,灵秀内敛的青瓷。宋人尚玉,在《礼记》的书语中也曾暗示玉有通灵作用。古人佩玉,不仅仅是玉的装饰,更在其代表了高尚的气节,无瑕的道德节操。古人也常常用玉的品性来要求自己。而青瓷能够走上历史舞台,正是源于这种语言形式跟玉的品相的高度融合。

宋代斗茶的风气很浓。唐宋时期的茶器,正是儒家“中庸”“和谐”思想的集中体现。“礼乐之治”是儒家美学思想里很重要的一项。从唐开始,以茶祭祖先,朝廷会试也有以茶代礼。到宋代,文人雅士已成为品茶的主要群体。宋人品茶,还会对茶器品味赏玩,从陶瓷语言的表现,以及瓷品等级,从陶瓷茶器的釉色、烧成及装饰等方面进行鉴赏,甚至为此赋诗作对。

陶瓷文化在中国历代的文化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蕴涵在陶瓷意象中的精神特质,是古人对自然、对生活、对美的思考。我们可以从历代的瓷器中,去感受和领悟当时社会鲜明各异的文化特征。

三、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思维的基本状态

艺术即是思维过程的人文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自言自语的表现形式。艺术家这样一个群体,就是在精神领域致力转化人自身的低等自性,锻造个人品格,擢升人类至更高的维度。我们从主观上来探究艺术家的创作动机。这是一个重塑自信的年代,文化领域在多种压力和相互冲突的力量驱使下,能够得以沉淀。曾经批判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主张代之以西方现代科学思想和体制的所谓革新派,也已经褪却在历史的上一页。我们正力求设计出一张精彩的属于我们的世界名片。

这些年,随着当代艺术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所有画种和艺术样式都喜欢给自己冠以“当代”的头衔。其实当代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真实面对自己当下的生存体验和感觉。生活在每一个社会中的主体,被各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浸染,怎么让自己找到归宿感?情感表达的基石是什么?是一个观念?一种情绪?还是一种思想?

观念是很复杂的。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艺术创作的观念很重要。思想是人的灵魂,思维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见的。今天我们来谈儒家思想与艺术,表示艺术界不再浮躁、激进。讨论儒家美学思想,让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而我们现在提倡儒家美学思想,试图避开国家艺术形态这些政治性的关键词,探寻的是其中具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非要求艺术发挥积极的政治作用,提倡艺术创作者从道德层面和对自然的认知方面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我们总是尝试给艺术赋予哲学的内涵。艺术创作必须具有人文情怀、人文素质,才能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美术史、陶瓷史和美学思想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陶瓷的艺术语言表达自然、宇宙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陶瓷艺术家思维的一种客观存在。为什么一个老外穿旗袍怎么也穿不出东方古韵?这是因为文化的气质,不是一蹴而就、信手拈来的,而是长期的积淀和涵养。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和长期的。有句话叫“亡秦必楚”。秦国统一了六国,但是有人预言,最后灭秦的必然是楚国人。初听起来,这只是一句泄恨之话,可仔细分析,它确实是有道理的:在这些国家中,只有楚国在当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国人的文化素养最高,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最强。只有文化是最难磨灭的。所以最后灭秦的刘邦、项羽原来都是楚国人。传统陶瓷艺术的持久生命力,依赖于艺术创作者对改变的当代艺术审美的探索与融合。对于景德镇这张世界名片来说,她的文化、艺术都是引人瞩目的。这些年,景德镇的陶艺界逐渐拥有了一些话语权,特别是代表学院派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已经可以坦坦荡荡地将欲望和野心摆上台面,对于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的输出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当代的外来艺术家是一个新的庞大群体,不少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卓有建树的艺术家迫切地希望将自己的艺术永固于陶瓷中,世世流传。他们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具备了个人独特成熟的艺术风格,只要对陶瓷工艺稍加学习,假以时日,便能锦上添花。这一特别的群体,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推动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毫不避讳地说,当代的景德镇绝对是一个陶瓷之都、艺术之都。现在我们真的该静下来,好好谈谈艺术家的文化和思想了。

当代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如百花齐放,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在这里展现无遗。

四、儒家美学思想与艺术之通

先秦儒家思想过度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孔子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以及这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舜帝时代的《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味的诱惑,说:“没有想到演奏和欣赏音乐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孔子对韶乐的赞美,说明艺术之美通于人心。

艺术的理解和创作不仅需要艺术的思维,更要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事物。这就要求艺术家需要具备哲学的思维能力来理解艺术、诠释艺术、创作艺术。儒家的智慧是教人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艺术家的价值观来源于艺术家本身对本体生命与智慧的多重认知与消解。这其中有一个过滤和优化的过程。而艺术家的人格魅力是一种不自觉的流露。陶瓷这种艺术媒介,能够使创作者面对真实的历史体验。文化对个人气质的塑造会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还原和重构。艺术家的思想会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所有情绪、志气时刻反映在艺术实践的不断深入和艺术观念的具体变化中。艺术家的创作与他的思想休戚與共、鲜活灿烂。每一件陶瓷艺术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创作者的人文情怀。很多时候,我们去获得儒家美学思想上的碰撞,更多的是一种作品的视觉体验带来的思想延伸。

我们对儒家美学思想与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研究和讨论,是建立在文化形态和学术的多样性、独立性、自由性的前提之下,来建立一个新的陶瓷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儒家美学思想不是一种固化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观念,它是鲜活的、随着历史成长的。而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基于文化、地域、专业分工的不同展现出更为纷繁复杂的跨越与融合,其潜力和能量等待我们共同去发掘。

参考文献:

[1]傅佩荣.《中国美学论集》儒家的充实之美[M].北京:宝文堂书店,1989.

[2]许共城.论儒家美学思想的特征和演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3]陈昭瑛.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英)米兰达·布鲁斯-米特福德,(英)菲利普·威尔金森.符号与象征[M].周继岚,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5]徐梵澄.孔学古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史[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1987.

[7]徐国基.陶瓷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J].装饰,2004(11).

[8]肖吟新.中国古陶瓷的美学意蕴[J].上海艺术家,2005(3).

[9]纪瑞祥.中国陶瓷艺术美学意蕴探析[J].山东陶瓷,2007(5).

猜你喜欢
景德镇儒家陶瓷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前言
趣图
知命
我的家乡景德镇
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
陶瓷艺术作品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用景德镇话与世界对话
茶道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