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进步,我国很多地方的电视文艺节目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传承,希望能够在文化的传播上获得更好的成绩,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的工作问题。电视文艺节目的存在时间是比较长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坚持走可持续路线,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电视文艺节目的特点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电视文艺节目已经成了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因此,想要在今后的传承、创新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对电视文艺节目的特点开展深入分析,为今后的工作走向提出更好的指导。首先,电视文艺节目开始趋向于不同的年龄层次。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是面向所有人来制作的,可是现阶段的老年人、青年人、中年人,都会对电视文艺节目评头论足,如果还是按照以往“一视同仁”的态度,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因此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其次,在电视文艺节目的宣传和播放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不同群众的反应,要积极地搜集社会上的观点、看法,而后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应对。最后,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发行和相关问题的处理,就必须保持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决不能出现任何的违规现象,否则很容易遭到强制性的干预。
二、电视文艺节目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1.电视文艺节目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节目内容
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充分考虑到对行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对国家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今后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创新,应该积极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节目内容。另外,我国文化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非常典型的电视文艺节目,其不仅将我国的众多饮食文化更好地凸显,同时能够让大家对中国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宣传美食文化的过程中,还对不同的历史、事件、人物、区域变化等,都进行了精心的介绍,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地方和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2.形式创新助力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
现如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各种软件及客户端、多元化的智能设备都给电视文艺节目的创新带来了特别多的帮助。笔者认为,要综合运用报纸、户外媒体、网络等方式,集中放大电视媒体推广的传播效应,通过新闻发布会、演员或主持人主题见面会、其他特色活动等,加大营销的影响力度、扩大营销的影响广度;更多进行嵌入式广告经营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冠名节目、演播室装饰等形态的存在以及节目内容与广告主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在性精神交融性传达的方式出现。例如,《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在播出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国内的成语文化积极地进行宣传、推广;另一方面对“君乐宝乳业”进行冠名宣传,更好地推动了国内企业的成长,整体上表现为良性循环的效果,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认同。
3.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在内容的创新上、形式的创新上开展双重努力,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中央电视台3套的电视文艺节目播放过程中,以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仅仅是表现为主持作用,并没有展现出其他的特点。但是近年来,几乎所有的主持人都在朝着多才多艺的方向发展,包括进行名人的模仿、流行歌曲的演唱、小品的演绎、个人特长的展示等,这些都可以让电视文艺节目更加出彩,同时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大家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除此之外,在电视文艺节目的形式創新当中,还要积极地考虑到百姓的一些新的需求。例如,《开心剧乐部》这一节目的播出,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以即兴剧本为基础,让大家跟随表演者的思维来欣赏,摆脱了固定剧本的束缚,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在收视率方面表现不俗。
三、电视文艺节目传承与创新的例子——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于2017年1月14日在银川成功举行,盛况空前。是历年来少数民族春晚参演地区和民族最多、艺术水准及演出规格最高、晚会春节期间播出范围最广的一次中华各民族的大联欢。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0多个民族的500多名艺术家、演员、主持人相聚“塞上湖城”,围绕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将各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异彩纷呈地绽放在美丽银川,对宣传宁夏、宣传银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的传承与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是精心准备、精心创作、精心组织的精美作品,展现了文化的特色
为展现各地区、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特色,在2016年9月初,北京、重庆、深圳、广州、哈尔滨、武汉等24个城市电视台的艺术编导们齐聚银川,在宁夏横城旅游景区成功召开2017《花儿盛开春风里》中国少数民族迎春晚会策划研讨会,就舞美设计、各城市台节目选送形式、晚会整体架构等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并邀请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导演、著名舞蹈编导邓兰英担任晚会艺术总监一职。
在国家民委文宣司的指导下,由邓兰英指导牵头,导演组从全国各地遴选观看了近百段少数民族晚会和节目录像,并对节目形式及二次创作方案和当地导演进行了密切沟通,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的节目构架。
2.“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是历届晚会中节目形式最丰富、艺术水准最高的一次,体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与不断创新
“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由歌舞《万水千山报春晓》拉开了晚会的帷幕,反映了全国少数民族沐浴在党的春风里幸福和谐的生活,如清泉般闪光的原生态侗族大歌《十二月劳动歌》再现了他们的劳动场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奖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裕固族姑娘就是我》《永恒的刀郎——鞭子刀郎》《石榴红了》《我们都是亲兄弟》原班人马齐集银川,倾情演绎,展现了各民族相亲相爱,和谐发展的美好场景;凝结着土族先民劳动智慧的体育竞技舞蹈《轮子秋》曾经亮相奥运鸟巢,让观众领略到不一样的舞蹈形式;生于山水间的瑶族舞蹈《打起瑶鼓过山坳》,瑶族少女打着瑶鼓行走在山水之间,用瑶鼓敲出心中喜悦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深受全国各族人民喜爱的歌唱家才旦卓玛、胡松华、克里木、黄婉秋、曲比阿乌、“彝人制造”联袂登台,重温经典,纵情歌唱;最能表达青年男女美好爱情的形式——对唱,苗族歌王王爱华、王静以及月亮姆组合带来经典民歌《对歌对到日落坡》与《小河淌水》;典雅含蓄、潇洒飘逸的朝鲜族舞蹈《春,喜,悦》仿佛将观众带入“婉转抒情在梦中”的幻境之中;曾获得中央电视台《越战越勇》金话筒冠军的阿木古楞一首《千年的草原》,是这一美妙艺术图景里冷色基调的一帧,呼吁我们爱护赖以生存的大草原;来自银川本土的银川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回族舞蹈《丝路新韵》美轮美奂,由来自宁夏、青海、甘肃的花儿传承人把这古老的“花儿”演唱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最后由导演组精心创作的酒歌把各民族的酒文化原汁原味的呈现给观众,各民族载歌载舞、把酒言欢、共迎新春。尾声《相和歌》56个民族身着各民族的盛装隆重登场,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手挽手、心相通的和谐画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艺术家们为全国人民精心打造了一台风格独特、艺术精湛、感情饱满的迎春歌舞盛宴。
3.“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是历届播出平台辐射区最广、覆盖人口最多的一届
“中华民族一家亲”《盖网·花儿盛开春风里》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晚会项目的具体运作各阶段由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大型活动部策划执行并完成最终制作,春节期间在参与晚会录制的北京、重庆、广州、哈尔滨等省会电视台陆续播出,并在香港卫视、澳洲电视台ABC华语频道、新西兰TV33频道以及全国30多家地、市电视台及近百家移动手机电视台等平台播出,播出覆盖观众人群超过5亿人,“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以清新的格调、浓郁的民族风情、极高的艺术水准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4.“中华民族一家亲”2017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把中华各民族团结发展、和谐共荣的中心思想贯穿晚会始终
2017年银川市正式启动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工作。银川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工作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基于这一中心思想,晚会将不同地域少数民族的风俗、音乐、舞蹈、服饰呈现到舞台之上,异彩纷呈,风格各异,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心手相牵、和谐共荣的生活和艺术图景,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自2008年开始,一直坚持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品牌,也得到了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城市电视台的认可,从2008年五家少数民族自治区省会电视台到今年24个直辖市和省会电视台参与制作播出,规模和艺术水准越来越高,2018年“中华民族一家亲”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歡,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将在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银川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力争打造具有各民族浓郁风情的文化盛宴,使“中华民族一家亲”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成为宁夏银川在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
四、结语
本文对电视文艺节目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展开讨论,现阶段的节目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很多新颖的节目在播出以后,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是,在日后的传承、创新过程中,还是要注意正能量的传递,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让国家的文化事业走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蒲 红.电视文艺节目传承与创新的路径探析[J].今传媒,2016(3):70-71.
[2]连玉芳,刘 伦.对电视文艺节目的文化关注和审美思考[J].新闻传播,2014(18):101.
[3]杨 嵘.浅谈电视文艺节目创新与办法[J].新闻传播,2013(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