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错的不是“恋”,是具有欺骗性的“网”

2018-01-03 16:08张雷陶磊
求知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网恋身心感情

张雷 陶磊

摘 要:当网恋成为潮流,有知识而社会阅历又不足的大学生似乎对网恋的倾向度开始提高,有的恋情因为互联网跨越了年龄、性别甚至道德底线。当今社会对网恋的抵制力度越来越强,当我们谈到网恋时,究竟该持何种态度?文章将从网恋动机方面表达对大学生网恋的看法。

21世纪的大学生被互联网束缚在了愈来愈小的现实空间,沦陷于不断变大的虚拟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心也在不断变化,对情感的渴求也更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心灵的慰藉,广阔的网络空间恰好提供了充足的机会。网恋的盛行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并为这样的“希望”付诸行动。由此产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后果,由此导致社会上对网恋的讨伐声不绝。当一件事物出现正反两面,就值得很多人深思:网恋为何让人沉迷又不安?

一、“網”的未知性造成的物质欺骗

网恋常常伴随着各种欺骗,最常见的就是金钱欺诈。在互联网中,人的容貌、身份甚至个性都可以造假,互联网中的人际关系没有坚定的现实根基,极为脆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而易在大学里由于性格原因或者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很多人愿意生活在网络世界,想在网络世界茫茫人海寻求那个知己。有些犯罪分子就投其所好,把自己包装成与大学生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知音。大学生涉世未深,觉得自己遇到了真爱,觉得自己足够了解也足够信任对方了,就开始商量见面,却没有想到自己可能受到了欺骗,甚至因此被敲诈、拐卖等。另外,大学生是有文化的一群人,如果有些人想做错事、坏事,他们可以有更令人咋舌的方法,对社会安全造成更大威胁。

二、“网”的虚拟性造成的自我欺骗

互联网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了阻碍,引发了其心理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性格内向或者敏感的人害怕现实中的交往,久而久之,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情感的渴求度直线攀升。由于一个游戏、一本书、一个交流群甚至一次巧合,就会偶遇那个谈得来的人,很多抑郁和不安都得到释放,也从双方那里获得了安慰和理解,然后一方或者双方都开始依赖这种感情,就产生了较为正常的网恋。

然而在没有现实交往的摩擦下,很大一部分网恋只是因为大学生内心孤独而发生,并不能称为爱情,这样子的恋情会因为某一方的厌烦或者现实中计划好的接触而终止,使大学生因情感的破裂而对交往产生恐惧,进而造成现实中的失落压抑。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迷恋爱情,将所有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网恋上,不参与活动,不追求兴趣爱好,不重视学业,他们会因为情感的需要而产生一种自我欺骗的心理,认为虚拟世界中才有理解他(她)的人,自己无法在现实中合群,这是网恋的一大弊端。

三、“网”的速成性造成的情感欺骗

网络中各种交友网站、交友软件将恋爱的各个阶段时间都缩减到最短,就会造成很多不良的风气和后果,恋爱的情感方面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其中不乏真正投入感情的学生,当这类人的感情遭遇玩弄和欺骗,其身心会受到伤害,造成严重后果。其中更令人不耻的是有一部分自我感觉良好、恋爱态度随便的学生,利用网恋的速成性“处处留情”,他们不是真的需要爱情,而是需要别人的爱带给他们优越感和满足感。网恋降低了恋爱成本,也使人忽略了恋爱责任,这是令人忧虑的现象,感情的欺骗击溃的是人的心理防线,对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在网络中,两个人真诚地相知相爱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完全否认网恋。我们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告诉他们要有基本的安全保护意识,不要轻信他人;告诉他们要有基本的道德责任意识,不要伤害他人;告诉他们要有基本的恋爱原则,不要将恋爱当成游戏。学校对学生的恋爱教育必不可少,我们无法控制互联网的纯洁性,但我们能做的是挽救误入歧途的大学生。网恋是现代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家长更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变化,教育他们尊重爱情以及了解做人的底线。

参考文献:

[1]赵德旭.大学生网恋现象心理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2).

[2]程 燕,余 林.大学生“网恋”心理与行为的初步探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恋身心感情
最好的感情
Prepare for Your Exams with a Healthy BodyandMind以健康的身心应对考试
身心告急,回家充电
感情工作
不分对错
测测你的网恋成功率有多少?
感情强烈的叹号
给身心降个温
网上谈情,甜言蜜语掩盖了多少真实?(一)
“网恋”时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