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的逆袭是偶然吗?
2017年,最引人注目的小成本电影,是以慰安妇为题材的纪录片《二十二》,以300万的制作成本,博得1.7亿人民币票房,投资回报高达1:42.5;另一部以朝圣为题材的藏语片《冈仁波齐》,以1300万左右的成本,赚得1亿票房;此外,真人改编电影《七十七天》票房累计超过9300万,以未成年人性侵为题材的电影《嘉年华》2215万。
以小博大的奇迹在电影市场并不少见,在最近的2016年就有《百鸟朝凤》(8695万)的成功案例。但比起下跪求排片这样的营销事件,我们很难把2017年小成本电影的成功,粗暴地归结为“偶然性事件”——比如跟《嘉年华》类似,先后在台湾金马奖上拿奖的《路边野餐》和《八月》,在媒体、口碑的加持下,最后仍然以604万和436万惨淡收场。如果2017年的这几部小成本电影放在3年前,大概是难以获得今时今日的成绩的。
总体来说,小成本片想要实现逆袭,方式基本大同小异。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通过在电影节竞赛刷一波存在感,再由宣发公司进行推广,因为缺少“噱头”又不刻意讨好观众,最后的票房成绩,基本依赖口碑。口碑发酵的成效通常会在电影上映的第2~3周显现出来,以《冈仁波齐》和《二十二》为例,排片、票房在第二周均有所上涨,且上座率维持稳中小幅增长。
2017年,我們也会发现观众在观影行为上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更乐于去分享和讨论小众片。以《二十二》为例,电影在映期间,微信文章里片名的出现量达到11898次,而同档期的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仅为4752次。观众去院线不再单纯追求娱乐性,对题材和类型的接受度更高。有趣的是,小众电影本身的生存空间小,而目标观众的观看意念却更强,所以只要口碑发酵足够的话,像《冈仁波齐》这样偏记录性质的藏语片撞档强敌《变形金刚5》,都能在4周就拿下了1.7亿,而《二十二》拿到1亿花了6周的时间。
除了口碑传播和观众的理性观影,还有一个大趋势影响了电影市场,那就是全球性电影市场的下滑。以美国为例,电影人在4年前就开始批量涉足网大和网剧,全年电影票房小幅萎缩。截至目前,2017美国总票房为90亿美元,达到去年、前年的110亿美元基本无望。而在中国市场,在《战狼2》拉起的56亿票房奇迹背后,是10亿级电影含金量的萎缩。比起2016年的7部,2015年的5部, 2017年的5部中,有3部都来自春节档,市场明显后劲不足。疲软背后,是观众对多样性心理满足的渴望。这一点除了内容、题材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小语种片的票房成功上。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以大爆冷的姿态,在内地拿到了近13亿票房,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1.7亿,泰国电影《天才枪手》2.7亿。小语种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英语垄断的外语片市场,这部分电影,同样具有内容好、成本低、缺少明星效应(阿米尔·汗的号召力不足以达到如此高的票房)的共性,他们的成功和国内的小成本电影一样,在宣发、卡司等外部因素下降的情况下,依靠优质的电影内容本身获得了成功。此外,这几部电影还呈现出类型和题材的多样化。体育、悬疑、青春……每一种都有成功的可能性,这些种种,都指向了电影观众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成熟的电影市场,是在头部大片的强势下,小成本电影依然能保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在市场里搏出一片天。而中国电影在看似纷乱混杂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态势正在渐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