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心结

2018-01-03 23:03黄贝君
新体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苏炳添世界纪录田径

黄贝君

去年9月9日,日本名将桐生祥秀在国内举行的一场大学生百米比赛中跑出9秒98的成绩。幸运的是,这场比赛的风速为顺风1.8米/秒。目前,这一成绩已得到国际田联的官方认可,桐生祥秀由此成为日本第一位、亚洲第二位百米突破十秒大关的本土运动员。

在百米跑道上突破十秒大关,与当年的“1英里跑进4分钟”一样,曾在很漫长的一段时期内,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当时人类对于自身潜能的极致超越,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尤其是在尤塞恩·博尔特 “横行”短跑界的近十年,“破十”实在已称不上是什么壮举。暂不考虑兴奋剂因素,在桐生祥秀之前,曾有124位短跑高手成功“破十”。略显遗憾的是,这其中仅有3名运动员是来自于亚洲国家。其中,塞缪尔·弗朗西斯、费米·奥古诺德都是来自卡塔尔,原籍均为尼日利亚。也就是说,中国飞人苏炳添是第一位“破十”的黄种人。

回顾历史,其实日本田径比中国田径更早具备“破十”的基础与自信。早在1998年曼谷亚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日本选手伊东浩司就创造出10秒整的亚洲纪录。那个年代,亚洲人在百米跑道上跑出10秒整的成绩绝对足以震惊整个世界田坛,要知道当时的世界纪录还只是定格在9秒84。由于这一标志性的突破,伊东浩司毫无疑问地当选了当届亚运会最佳男运动员。在授奖仪式上,伊东浩司信誓旦旦地表示:“在不远的将来,我一定要突破十秒大关。”

自此,伊东浩司所创造的“10秒整”就像一个金子般的数字,隆重地刻在亚洲田径的荣誉册里。相比之下,当时国内还很难听到类似中国男子百米力争“破十”的口号,毕竟咱们10秒17的全国纪录就客观地摆在那里。这看似短暂的0.17秒,在百米比赛中意味的可不止是一个档次。十几年后苏炳添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坦诚地表示过,“10秒,以前想都不敢想”。

从周伟创造10秒17的全国纪录,到“眼镜侠”胡凯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再到劳义为中国田径首获亚运金牌,这十几年间,中国男子百米的水平跟10秒这个标尺确实差得比较远。全国冠军的水平一直徘徊在10秒30上下,运动员彼此之间长期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因此很难有进一步突破自己的强烈愿望。这种状态,正如张培萌所描述:“这样呆着自己觉得挺舒服。”

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伦敦奥运会选拔赛是中国短跑“破十”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年轻的苏炳添以10秒16的成绩战胜张培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全国纪录。这让一向“呆着感觉挺舒服”的张培萌倍感压力山大,两人相互竞争的大幕就此拉开。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中国人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距离“破十”这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是如此之近。男子百米半决赛中,张培萌以10秒整的成绩追平前辈伊东浩司当年创造的纪录。自此,“破十”才正式成为中国田径的一个新课题。

曼谷亚运会后,包括伊东浩司、朝原宣治、末续慎吾在内的众多日本短跑运动员始终没能捅破“10秒”这层窗户纸,或许就跟当年的那个“10秒整”带给日本短跑界的“自我感觉良好”不无关系。如今,中国短跑“双子星”的出现,迫使日本短跑不得不将“破十”目标尽早提上日程。

在率先“破十”这个问题上,日本短跑的运气确实差了点。2013年,年仅17岁的高中生桐生祥秀就跑出10秒01的成绩,追平了当时的男子百米青年世界纪录。2015年,桐生祥秀差点创造了一项惊世之举,他在美国德克萨斯跑出9秒87的惊人成绩,只可惜因风速超标而未得到官方认可。桐生祥秀年少成名,出道之后却屡受伤病困扰,竞技状态时起时伏,始终未能如愿“破十”。机会自然不是用来挥霍的。2015年5月31日,在著名的“田径之城”美国尤金,中国飞人苏炳添抢先创造出“9秒99”这个绝对稀有的数字。

“首位百米突破十秒大关的黃种人”这一殊荣悄然间被中国运动员“抢”走之后,日本田径着急之心情愈发明显。2016年年初,美国“加速度”贾斯汀·加特林前往日本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在现场观众的狂热尖叫声中,加特林独自一人凭借跑道两侧超级巨大的风扇跑出9秒45的夸张成绩。随即,电视屏幕上出现“100米世界纪录诞生!”的噱人字幕。赛后,加特林还煞有介事地与计时器合影留念,仿佛真的是自己刷新了世界纪录。就在一年前的北京世锦赛上,屡败屡战的加特林以百分之一秒的微弱劣势再次遗憾地输给老对手博尔特。在日本短跑“鼓足干劲、力争破十”的特殊时期,加特林与日本民众一起自娱自乐了一番,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近几年,日本短跑进步之神速可谓有目共睹。仅2017年以来,就有桐生祥秀、山县亮太、萨尼·布朗、多田修平、饭冢翔太、剑桥飞鸟等多名日本运动员跑进过10秒10,这些运动员都曾在世界顶级大赛中闪亮登场。就在桐生祥秀成功“破十”后仅仅两周,山县亮太就轻松地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提升至10秒整。

以目前的情况看,更多的亚洲运动员突破十秒大关仅是一个时间问题。或许“破十”本身并不是一个障碍,而是我们在心里给自己设置了一座虚无的壁垒。

“1英里4分钟”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1945年,瑞典跑者冈德·哈格将1英里世界纪录提升至4分1.4秒,似乎4分钟这个“屏障”已是指日可破。然而,在随后近10年,始终无人能够再往前突破哪怕一小步。这样一来,人们更加坚信: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54年5月6日,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如愿打破这一谬论,成为“史上第一位1英里跑进4分钟的人”。此后仅过6周,澳大利亚运动员约翰·兰迪就再次刷新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实际上,任何人都无法给自己的运动潜能以准确的坐标。但是,内心的欲望却须臾不可或缺。桐生祥秀刚出道时就梦想有朝一日可以超越博尔特,山县亮太甚至赤裸裸地声称自己要在东京奥运会上跑到9秒57。这种自信在外界看来多少有些不切实际,但他们却勇于将自己内心迎接挑战的声音喊出来。相反,中国运动员已经习惯于给自己设置各种心理障碍。多年以来,运动员一直对“10秒”这个数字心存畏惧,总是觉得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长此以往,竞技体育领域中许多本身或许很简单的问题都被极端地演绎成一种体能上的自我束缚。

回顾“破十”之路,不禁感慨一声:“事儿就那么回事!”如今,“破十”已不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更应该充满自信,正如班尼斯特所说:“一个人能够用他的双脚,战胜所有困难,达到既定目标。”

猜你喜欢
苏炳添世界纪录田径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激情燃烧的时刻
全国田径冠军赛
苏炳添:百米飞人 亚洲荣耀
苏神:每一个“0.01秒”都是一个极限
姐妹花用歌声创世界纪录
计数:田径小能手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苏炳添2016年10秒41收官 校际赛夺冠为母校庆生
九项神奇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