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菲 (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筹建中的媒体星,这块蛋糕有多大?
+ 雨菲 (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众多摄影玩家心目中地位最高的尼康,曾经因品质过硬,备受市场喜爱追捧,但最近有消息称,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员2000余人。当很多人以为尼康是被同行打败,没想到居然是毫无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影响。
中国有一部很牛的科幻小说,《三体》。里面有句话,也许你会觉得很嚣张跋扈,但却充满大智慧,说明了大趋势,更揭示了整个人类世界前进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句话是: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比如,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急剧下滑,不过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App。
比如,打败绿箭口香糖的不是益达,而是微信、王者荣耀。在超市收银台这个消费场景,过去顾客在排队缴费的时候百无聊赖就顺手拿上两盒口香糖往购物筐里扔;而现在,排队的时候,大家都在刷朋友圈、玩手游。
比如,共享单车,一块钱随便骑,骑到任何地方,停下锁车就走不用管。哭了的,有黑车司机、自行车售卖店,甚至滴滴打车(短途订单下降80%)……
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不关我的事,我根本没关注到你,只是一个不小心,让你出局了。
这就叫:我消灭你,但与你无关。
在卫星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营当中,卫星转发器的租金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根据我们从中国政府采购网找到的两份文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局单一来源采购中星9号卫星6B转发器租赁项目征求意见公示》(发布于2014年08月11日)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单一来源采购租赁中星9号卫星转发器36MHz传输频带征求意见公示》(发布于2017年2月23日),这个Ku频段标准转发器一年的租金为1660万元。
按照实际接收情况看,目前中星9号开通了11个标准转发器。那么一年时间里,广播电视机构支付的租金达到1.826亿元,15年设计寿命的总租金达到27.39亿。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卫星的采购、发射和运行成本。但是要考虑到,中星9号上还有十几个转发器没有投入使用。而国内广播电视机构还租用了中星6A和中星6B的转发器,并需要付出相应的租金。那么,鉴于中国领土的形状,可以把广播电视机构对转发器的需求集中到一颗卫星上,让这颗卫星的所有转发器都满负荷工作。我们假设这颗卫星是刚刚发射的中星9A,那么在15年间,24个转发器的租金总额将达到59.76亿。
也就是说,卫星运营商将从这颗卫星上取得大约30多亿元左右的利润。《卫星与网络》杂志及其相关平台就在琢磨联手把广播电视相关机构等组织起来,共同采购和发射一颗卫星,这是不是首先就有了几十个亿的可观收入?
实际上,美国主要卫星电视直播企业联合起来,很早就迈出了这一步。回声星公司(ECHOSTAR,美国第二大直播卫星运营商,为超过1400万的北美客户提供高清电视服务)的在轨卫星已经有十多颗。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类似的操作方式:由几家单位及投资公司牵头,联手已经上星的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知名卫视台、图文节目运营商等,按照预先设计的股权架构及彼此的出资额,分别以现金入股、频道数量和带宽占用量的十年租金入股等,共同组建相关平台及运营公司。并同时考虑向国内外卫星制造商、发射服务商招标,发射一颗由用户为部分核心股东的专用的媒体星。
目前世界上有多家宇航制造企业可以制造和发射广播通信卫星,市场化运作,货比三家。用户层面的股东们还可以享受到卫星冗余容量在商业市场上出租所获得的作为股东的利润分成等。同时,以各地电视台丰富的市场资源及策划能力和在知名品牌企业中的号召力等,各种卫星冠名权及相关品牌活动,一定大手笔,与众不同,如火如荼。
不仅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卫星广播电视是整个商业航天之中最赚钱的领域,大约占了世界航天产值总额的80%左右。在国内,直播星的用户已经超过了1.2亿户,但是因为政策原因一直没有能够迈出商业化步伐。如果这颗媒体星直接切入这块处女地,开发商业点播市场,在基本收视费之外,哪怕按照一部大片6~10元的标准收费,每月从每户收到几十元不等,一年的营收可以达到数百亿元!
真的很诱人,但其可行性到底如何?
按照了解卫星运营的人们的思路,开始论证。
要发射和运营卫星,业务牌照和卫星轨道、频率使用权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卫星运营商进入市场不可或缺的准入证。
首先,业务牌照。对卫星广播电视来说,需要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卫星固定通信业务牌照。这个牌照的申请流程是完全公开的,但十多年来,还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新申请下这张牌照,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如何破局?预计留出来3-5年的时间可以了吗?
第二,牌照申请下来后,开始到国际电联申请频率和轨道位置,进入一片毫无温情可言的格斗场。
第三,按照最乐观的估计,我们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所有报批工作,那么接下来,卫星测控工作交给哪方负责?大家都知道,卫星的测控工作包括卫星平台的健康监视、轨道位置保持和卫星姿态保持,负责节目上行,并同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频率干扰、日凌中断等等问题。这里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几乎涵盖了航天器技术和空间无线电技术的每个方面,因此,需要组建非常专业的团队来操作。但实际上,即使资金实力再雄厚,真正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如果未来没有规模化布局,则一般不会打算自己动手去选地盖楼,部署大型天线阵,并自行组建运行团队并管理这个团队,及建设测控站等。因为一个测控站的建设投入很可能达到亿元规模。而人员成本方面,测控专业人员的薪酬要比普通电信工程师高得多,还需要考虑他们24小时值班的加班费。显然,如果只发射一颗卫星,测控成本太高了。
第四,按照以上的简要分析可知,其实买卫星、发射卫星,还是整个环节中最容易的。但其中仍有一系列问题要面对:买中国卫星还是外国卫星?在中国发射还是外国发射?其中的商务、法律、法规和保险等这些环节的谈判怎么面对并最终解决?
第五,具体到节目,了解广播电视的人们都会想到,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这些电视台与你们合作了吗?节目上星的审批流程启动了吗?从中星9号运营以来的情况看,答案允许乐观吗?
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开放或能够比较大手笔大动作顺利地解决,则都可以颠覆整个项目的商业模式。所有行业中都存在着不同的准入门槛,技术含量越高的门槛也越高,商业航天的准入门槛其实比绝大多数行业都高,正因如此,这至今仍是个小众产业。这里所说的门槛,不是注册个公司,宣布要做商业航天,找来投资等这么简单。而是真的把商业模式建立起来,使之能长期运行、持续盈利,这对任何创业团队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的前景。开个快餐店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运营卫星呢?
而这些是当今商业航天发展所面临的症结。要从事商业航天,很多问题,不可能避之不谈。相反,要反推来论证,并琢磨出商业模式先行。何况,中国的卫星产业,并不是缺少卫星、也不是缺少星座。已有十多颗通信卫星、十多颗遥感卫星、好几颗气象卫星、一个导航星座在天上运行。因此,自2016年起,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已经在深度研讨,如何把业务从太空辐射到地面,从发射卫星到用卫星、用好卫星,把抓好应用作为新时期业务增长的重点。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虽然人人皆知这是航天科技的强项,但事实就是他们在讨论商业航天的过程中,依然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作为缺乏经验和资源的初创商业航天公司,到底可以从哪里起步?应该从哪里起步?
也许有人说,遥感卫星市场不会有这么高的门槛。只要发射卫星、拍摄图像,就可以卖钱了。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遥感的国际市场已经充分商业化,但全球产值也只有20亿美元左右。国内市场上,有一定采购规模的客户只有部分政府部门,包括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等等,实际采购金额也很有限。今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卫星遥感图像采购,算得上是近年以来少有的大手笔了。在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之前,遥感卫星运营商很难期待爆发式成长的前景,甚至连温和增长都很困难,这意味着新企业、新卫星和新创业者很难找到立足之地。
毕竟,商业航天的发展既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为主要的仍然是市场。
为推动航天产业发展,推动卫星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同时,以《卫星与网络》杂志与其相关合作平台的资源及一定范围内的号召力,我们并不难团结一批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组建优秀的团队,共同联手终端用户,用户就是股东,外加上文提到的可观的市场前景,这应该有市场了吧?但显然,商业模式没有明晰之前,外加上文中的一大堆避不开的问题未成功突破之前,《卫星与网络》杂志还没有最终确定是否去搞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
但,相比很多商业航天公司,这个模式与定位,已经有了不同的优势,既然如此,炒作一把如何?可取吗?如果答案是NO,为什么?
如果我们兴高采烈地宣布,自己要发射卫星,而且是一颗“媒体星”,是不是看上去很热闹?《卫星与网络》杂志的品牌是不是可以借此远扬?如果我们联合媒体朋友,共同发布这个信息,是不是能吸引来足够的眼球及点击率?
撇开一些投机公司、贸易公司借此热点忽悠了市场与资本及其他沽名钓誉的目的不谈,如果学某些“商业航天”企业,仅仅利用“商业航天”的热点把资本忽悠进来,而又没有能够朝最初设计的目标前进,或者没有能够最终完善真正的盈利模式。那么,不用多久,人们对商天航天的热情必将减退,甚至审美疲劳。届时,一批以炒作为主的、借商业航天概念捞一票的公司会大量退市。哗众取宠者带着捞到的利益退出,并不值得人们惋惜。但从深远来看,这样的局面,对商天航天真正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未来,这些企业的行为会让资本对商业航天望而却步。当那些脚踏实地的人用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行业壁垒,需要投资来启动实业的时候,可能面对的是冷却下去的投资者们不会太好看的面孔,甚至会吃闭门羹。这将使商业航天的发展面临延误和更大的困难。
显然,这不是《卫星与网络》杂志及其合作平台的风格。相反,《卫星与网络》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以鼓励为主,以理性思考及呼吁打破陈旧的行业壁垒为辅,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这样,商业航天才是一个值得资本进入的产业。这个过程不会很长,因为好的商业模式和定位,让这一切只需要几年。
买卫星、发射卫星,本身不是商业模式,只是整个流程中最容易的环节;同时,用好卫星也只是商业模式的一种,还没有达到商业航天的境界。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航天?在今天这个历史阶段,真正的商业航天力量,应该从现有资源及航天技术的二次开发与大众应用起步,并行相关机制体制的改革,也就是首先“航天商业化”。
唯有航天商业化,充分利用自身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服务,从技术转移和信息化服务两个方向,支撑供给侧改革,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技术含量和运行质量,并真正有效地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军民融合的发展,期间把长期积淀在航天和军工领域的先进成果、先进理念释放出来,解决长期困扰民用领域的一些技术问题,形成效率更高、品质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最终造福于普罗大众。这样的航天商业化的日趋完善,才是商业航天真正的开始与春天。
我们不希望“放卫星,发射卫星”再次成为一个贬义词。因此,希望此文,能够为不同层面的支持方的冷静审视与详细分析提供点滴参考。看清楚哪些是借助“商业航天”热,或打着“商业航天”旗号的无厘头般左一个星座、右一个发射计划,到处骗取名誉与资源的所谓商业航天企业,不该出手时,捂紧自己的口袋。
回到媒体星,其实是个启示。颠覆行业的,不仅仅可能来自行业,也可能来自完全未知的其他行业。而我们自己那不变的思路与文化,则可以自己打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