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被唤醒的历史记忆

2018-01-03 10:26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库西安功能

昆明池:被唤醒的历史记忆

漫步刚刚恢复重建的昆明池畔,凝望一池碧水,拱桥楼台,楹联画栋,处处感受到历史的印记和活力。往事越千年,仿佛时光又带回了汉唐时期的繁华盛景。

以史为镜 可知兴替

西汉第五代君主汉武帝刘彻平匈奴通西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强大的王朝。同时以其强大的气魄多方选址,最终于公元前120年,选定了位于周朝故都镐京城南的一块天然洼地,开凿史上最大的内陆人工湖——昆明池,近17平方公里的昆明池,相当于今日三个杭州西湖的大小。

两千年前,昆明池承担着供水首都、调洪蓄洪、训练水军、生产鱼鳖、模拟天象等多种功用。好景不长,唐朝末年,曾气势恢宏的昆明池最终没有逃脱干涸的命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长安城用水量的激增;二是气候环境变化。第三则是人为破坏,盛唐时期为修建大明宫大兴土木,在终南山上滥伐树木,造成大片水土流失;另外由于唐长安城供水功能的缺失,导致其维护投入的下降,衰败成为必然。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斗门水库设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库容46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西湖大小。全部建成后总长14.76km,比西安城墙一周(13.74km)还要长。作为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解决西咸新区沣东和沣西新城近200万人口的饮水问题,同时还将成为西安城西的应急水源。

已于2017年9月28日盛大开园的昆明池公园一期,“十一”期间,到访人数高达87万,若再加上“沣滨水镇·诗经里”,那么该区域总到访人数超百万,占西安旅游人数的10%。某种程度上来讲,旅游功能恐怕只是昆明池和斗门水库生态功能之上的额外收益,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从更为深远的层次来讲,昆明池·斗门水库项目更是西安这座城市系统规划升级的具体体现,将城市功能与生态承载力并举,使文化功能与经济效益共生,让大西安人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借用一首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遥想“八水绕长安”的盛景,对陕西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而昆明池就是《上林赋》中所描述的皇家御苑中的核心场景。

时光辗转,今日的西安,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人口涌入,版图扩张,而目前现有的水源地黑河水库远不能满足西安持续发展的需求。为解西安乃至关中之“渴”,陕西省决定,利用昆明池旧址的历史低洼库盆遗存,结合该处土壤天然防渗的地质条件,建设斗门平原水库,重现昔日昆明池胜景。于是,2015年2月,经过水利专家大量技术勘测和论证之后,陕西省斗门水库试验段工程终于启动,斗门水库项目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猜你喜欢
水库西安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的翻译功能
西安2021
Oh 西安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