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蓝图 奔向未来

2018-01-03 10:27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生生态建设

绘制蓝图 奔向未来

“十九大”的胜利闭幕,为中国勾画出了一幅向“强国”迈进的路线图,让中国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正如有西方学者在英国《卫报》上所说: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已“开足马力”前行。

也有学者说,“中国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标志着,中国总值2025年前后重回世界第一,之后中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将成为人类社会历史不可动摇的指向。”

“看好中国”,成为国内外专家对中国发展的极大肯定,中国共产党也有这种自信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那么,十九大之后,我国发展会有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新作为?本期选取部分专家从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生态等方面,为大家解读一个正在行进中的中国未来。

经济发展思路浮现

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安排,“两步走”战略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十九大以后,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可能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要着力攻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这也是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纲领。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两步走”的意义在于,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步目标早已提前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再过三年也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将分为两个15年安排。这就使得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完整了。

此外,我党过去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提出到2035年就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过去的目标相比提前了15年。一方面,这说明我们发展的成就巨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我国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两步走”战略安排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这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现在产能不足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突出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所以才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是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来实现,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不提GDP翻番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将不再追求高增长?其实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就已经不再追求高速增长了。在过去五年中,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新常态的一个特征就是增长速度换挡,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十九大以后,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可能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和过去关于新常态的判断内涵上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也是对我国发展实际的一个准确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发展的质量要高,而不在于发展的速度要多快。

二是要着力攻克三大关口。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清楚地表明了下一步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长6.9%,比去年回升0.2个百分点。但是,稳中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发展还没有过关,也就是说还没有过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这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三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对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部署: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坚持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即质量、效率、动力;建设一个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因为现代化的产业要求这四者协同,而不要孤军奋战;另外,要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即市场机制要有效、微观主体要有活力、宏观调控要有度。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逐渐平衡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国已经从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1978年的30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1万亿美元左右,人均GDP也从200美元左右增长到8100美元以上。这一巨大进步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我们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战略发展目标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改革”。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初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正确性的判断,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政策发展和制度变革空间,推动了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和实现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中国走向富裕;同样,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提出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将对我们形成新的发展方略和重大改革政策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必将在未来30年推动中国从富裕走向富强,使我国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化强国。

如果说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社会生产力落后的局面,极大的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那么,在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深化改革的议程也必须发生改变,我们的发展方略、政策选择、改革重点就要注重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再用30多年的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

随着国家整体富裕和发展程度的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会发生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方面,这既体现在发展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收入差距上,也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上。社会健康与社会发展质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安全、社会治理的水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要求我们在改革的“下半场”既要注重宏观层面的三农问题,城镇化问题、中西部地区发展问题,阶层固化问题、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等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也需要从微观层面直面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精准扶贫、就业、住房、食品安全、教育与医疗均等化等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课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巨大潜力,充分体现我党“执政为民”价值宗旨,充分调动人民参与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人人幸福安康、社会安全和谐、国家繁荣富强的“公平正义”的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目标。

文化建设有了新指引

孙志军中宣部副部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指明了文化强国的途径、路线、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新闻舆论、网络信息、哲学社会科学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亲自谋划、亲自指导、全面布局,力度之大、措施之实、成效之显,前所未有,推动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重大进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新闻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广泛弘扬,文艺创作持续繁荣、加速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步伐,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建设发展,我们更加注重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制度创新,文化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形成。

一是文化发展理念思路有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强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两效统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特别强调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战略思考和科学把握。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先后出台了两效统一、媒体融合发展、高端智库建设、文艺评奖改革、扶持戏曲和影视业发展等70余个文件和有关政策,理顺了内外宣体制、互联网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开展了文化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搭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梁”和“柱”。

三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有重大成就。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和具体措施,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框架;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8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到4.14%;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第一、电视剧制播第一、电影银幕数第一,电影市场世界领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可以说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多头并举,中国品牌、中国声音、中国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四是文化法治建设有重大成果。不到5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网络安全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歌法》以及《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4部法律、1部决定,出台和修订了一大批文化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可以说力度大、数量多、效果好。

总的看,十八大以来,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加丰富、文化获得感显著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定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民生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站在新起点

王道勇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生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第一,民生地位得到新提升。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是执政党必须清楚回答的问题。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强调“我们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所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至高无上”等极为罕见的关键词被用在民生领域,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善民生被摆到价值的最高层面。也就是说,民生改善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呈现之一,也是评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主要指标之一。

老人们在“医养结合”服务点内体检

第二,民生外延得到新拓展。民生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在《左传》中找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表述,屈原也有“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两千多年来,民生一词的意思一直是指人民的生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让7亿多人脱贫致富,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小康。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这时“民生”一词的外延就随着人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拓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由此可以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生的外延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拓展:不仅包括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人民最为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也包括一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表明我们党在改善民生领域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党将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承担更多的新使命。

第三,民生内容得到新充实。在过去五年我国民生事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民生建设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在基本目标方面,在原有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五有”基础上,提出了“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两个新目标,强调了党和政府对孩子和弱势群体的责任,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在具体领域内,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建设任务。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就业方面,提出要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要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住房方面,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在脱贫攻坚方面,提出要脱真贫、真脱贫;在医疗卫生方面,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取消以药养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安全方面,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等。

第四,民生动力得到新阐发。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尤其强调“在发展中”这个前提,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改善民生不仅需要在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只有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我们知道,牺牲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来改善民生,只会带来福利依赖,带来民生资源的枯竭,最终损害的还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改善民生基本原则时提出,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只有当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时,整个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

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方世南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既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揭示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形势,又满怀信心地描绘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任务繁重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探索和遵循自然规律中推进生态治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要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建立在对工业文明和传统现代化发展道路所推崇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发展观深刻反思基础上,是一种有效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绿色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文明观。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一场从认知到思想观念、从社会心理到文化价值观的生态文化变革,需要一场意义深远的全方位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生态文明观念变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有助于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对自然之爱和生态道德责任,使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绿色发展理念进入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因此,在全社会牢固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有助于使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共生的思想观念蔚然成风,帮助人们达到生态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文化自信,这对于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蕴涵着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必须在探索和遵循规律中进行。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只有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和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取得实际成效,否则,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一文中深刻地指出:“实际上,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 恩格斯的这句话,同样可以看作是反映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蔑视辩证法所受到的惩罚就是自然规律以其固有的法则宣告唯意志论和精神万能论的失败。“根据一个自古就为人们所熟知的辩证法规律,错误的思维贯彻到底,必然走向原出发点的反面。” 因此,只有遵循规律发展,才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十九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体制、建立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和强化排污者责任以及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等。十九大报告还对如何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如何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提出了要求,并提出要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好和执行好这些制度,必将显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对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保障作用。

续写脱贫攻坚有效扶贫新篇章

王丛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创新性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最好的见证。五年来,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使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并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下民生领域的新特征,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正是把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并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并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则成为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和需要。

商洛市柞水县石瓮镇朱家湾大平地移民点

毋庸讳言,扶贫脱贫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积累的问题。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也都面临扶贫脱贫的艰巨任务。唯有中国共产党才会立下铮铮誓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既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做的宣言。根据十九大报告,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绝无退路;同时还要让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普遍认可、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经过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工作后,党中央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九大报告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新策略和新机制。这表现为:一是要全面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扶贫脱贫是我党的头等大事,也是头等难事。没有全国动员、全民参与,集聚全社会的力量是难以取得胜利的。二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九大报告是要在继续坚持“精准扶贫”进一步提出了“精准脱贫”的新策略。三是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落实、明晰职责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保障。十九大报告创新地把各级组织的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也就确保了精准扶贫的有效运行和机制畅通。

十九大报告集聚智慧、汇聚民心,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这些包括:一是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针对之前扶贫过程出现的贫困户“等、靠、要”现象,以及“有体力、无能力”的现实,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应对的方法和手段。这无疑是下一步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工具和行动指南。二是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我国东部和西部自然禀赋不同、贫富差异不小,尤其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还存在着深度贫困的现象。为此,十九大报告从实际出发,要求采取“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坚”的新方法,力争通过这些新方法、新手段取得新突破。

十九大报告对于之前扶贫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出现的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判断。为此,特别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责任和新担当。这些包括:一是我们坚决反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十九报告提出了“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也正是针对之前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回应。二是坚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众所周知,“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扶贫资金有效地使用到该用的地方。十九大报告对于财政资金的支出提出了要“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三是坚持巡查制度,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巡察制度是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的,就是要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严肃问责。四是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就是要确保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带领贫困人口奔小康。

猜你喜欢
民生生态建设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为了精准治霾 为了民生幸福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