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兵 胡冬冰 林娟妮
摘 要: 本文结合汕尾市气象局开展地面气象观测的实际,首先简要概述了地面气象观测,接着分析了地面观测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对策,最后给出了几点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以确保地面观测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不断增强测报质量。
关键词: 地面观测;常见问题;处理对策;注意事项
引言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内容,地面气象观测则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是气象部门开展综合观测的基础性业务,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连续、系统的观察和测定、记录等过程,进而为气候分析、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象服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地面气象观测是开展一切气象工作的基础,观测数据能否准确、完整、有效直接对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气象服务等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因此,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率一直是影响观测业务好坏的主要因素,气象观测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气象观测工作水平的重要性指标,测报人员需具备应对突发故障及解决日常维修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1、地面气象观测概述
1.1地面气象观测原理
地面气象观测中获取的气象要素数据需要借助于观测仪器,根据观测仪器传感器摆放的位置不同,可以将探测划分为直接探测和遥感探测两种。前者主要是将感应原件与被测物质之间进行直接接触,进而观测相应的气象要素,例如放置在空气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空气中的温度进行测量。后者则是根据声、光、电等信号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对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值变化进行反演,例如透射能见度仪,就是根据传播过程广播的衰减幅度确定当时空气中的能见度。
1.2地面气象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观测方式均与观测仪器之间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随着观测方式的变化观测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观测仪器不同,观测方法和观测方式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采取的观测方法。气压、气温、湿度等观测项目都有特定的观测方法,应根据观测项目量来选取相应的观测程序和流程。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观测方法的统一性问题着重进行了强调,同时还指出了气象台站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应始终保持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高度统一。
2、地面观测常见问题及对策
2.1自动气象站故障问题处理对策
在实际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若观测人员发现采集软件上显示的定时、分钟数据异常或数据读取不成功,为了避免异常数据上传,应第一时间将通讯组网软件关闭,随后使用人工的方式卸载异常数据;若人工卸载异常数据后仍旧不能读取数据,应对计算机重新启动;若重启后计算机仍旧无效,应重启采集器,随后重启计算机。
若因通讯模块故障造成采集器数据不能正常发送到业务计算机内,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采集器实时数据显示的正点或正点后10min内任意1min的观测数据读取出来,点击“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选项直接录入对应的气象要素;若采集器实时数据显示的正点观测数据缺测或部分气象要素数据缺测,此时不能通过人工录入方式获取,应选取合适的数据替代或人工补测的方式处理;若正点前后10min的气象要素数据正常,可以挑选正点前10min内同正点数据较为接近的分钟数据替代,点击“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选项,双击固定列、维护时次对应行内的数据,在弹出“自动站备份文件”窗口中,选取比较接近正点最近的分钟数据行或单元格,双击鼠标后,将其作为维护时次内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最后进行质量控制后保存;若正点前后10min内的观测数据出现缺测,应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要求,选用人工方式补测,点击“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选项直接录入补测数据,最后进行质量控制保存并退出。
2.2计算机故障问题处理对策
地面气象观测中的业务计算机需要24h连续不间断运行,自身损耗较大,很容易出现软件或硬件方面的故障问题,再加上病毒也会造成计算机异常,计算机未做好雷电防护也会出现故障问题。若采集器可以正常工作,计算机因故障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应及时打开备用计算机,为了缩短更换备用计算机时间,以实现快速启动,确保气象要素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水平,应提前将备份计算机的相关参数和传输路径设置好。首先,将采集器关闭,打开接口连接,连接完成后重启采集器并设置时间,在随后打开备份计算机,在计算机软件运行正常后,查看台站参数、传输路径等的设置是否异常;另外,还可以在备份计算机上直接同串口连接,随后打开备份计算机,复制相应的数据文件在OSSMO2004软件系统文件内,最后对备份计算机上台站参数、传输路径等的设置进行检查。
2.3通讯系统故障问题处理对策
台站主要是借助于通讯运营商提供的光缆来实现同上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报文上传的,一旦通讯线路受损或设备故障,就会导致网络不通畅,造成数据上传失败。因此,在实际地面气象观测中,观测人员应注意查看相关的数据文件是否自动上传,若发现有滞留文件或警报提示,说明通讯系统故障导致文件上传异常,应利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能否正常连通,若网络运行异常,说明通讯系统故障。针对网络故障,应选用以下几种应急处理:其一是利用无线上网卡,在计算机USB接口处插入无线上网卡,在弹出窗口中选中自动连接,此时的网络就能恢复正常,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处理网络故障问题,但是网络信号不太好,往往会出现掉线,同时应确保网卡内有充足的余额,保证网络故障时可以及时启用;其二是利用宽带ADSL上网,同时打开MODEL和路由器,对连接宽带接口的网线进行更换,连接完成后,对自动获取的新IP地址进行更改,此时网络就恢复畅通,这种连接方式稳定可靠,且不容易掉线。
2.4电源故障问题处理对策
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中主要选用市电电源供应,电缆线大都埋设到地下管道中后引入到室内或观测场,电缆在日常运行中可能会受到施工、鼠咬、老化等恶劣天气影响进而造成断电。尤其是遇到突发性断电,台站大都是选用发电机发电,为了保证短时间内的电源供应,台站还配备了UPS蓄电池。为了使发电机、UPS蓄电池可以在断电后可以恢复供电,日常需要将发电机、UPS电源维护管理工作做好,定时对UPS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同时还要测试电池触电性能,确保蓄电池性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进而达到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日常工作中,应定期查看发电机内的燃油是否充足,將发电机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做好,在适宜的环境中放置发电机,确保随时启用。
3、地面气象观测中注意事项
(1)地面测报中的备份机和业务计算机应做到专机专用,禁止在计算机上安装同地面测报工作不相关的软件,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定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确保计算机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定期同步备份机中的观测数据资料和软件参数信息,每位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备份机的更换方法,确保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2)若因网络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加密天气报或天气报上传异常,台站应在规定上传数据的时间内,尽可能选择其它途径和方法将基本气象数据资料传递到省级气象信息部门。
(3)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应以北京为准,业务人员应每间隔1h对计算机和自动站采集器内部时钟的时间进行对时,确保两者时间保持一致;每天19时定时检查仪器屏幕上的时间,若采集器时间和北京时间之间的偏差超过30s,在正点后,应根据操作规范要求调整采集器上的时间。应始终确保采集器和计算机上的时间误差在30s以内。
参考文献
[1]海花,樊丽坤,张英,等.谈地面气象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2(30).
[2]王彬彬,田立英.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8).
第一作者简介:祝小兵(1974-),男,汉族,广东汕尾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防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