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创业培训后创业率的实践与对策

2018-01-02 11:55蔡海瑶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农业

蔡海瑶

摘 要: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对农业农村创业创新支持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大,农民返乡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创业人数越来越多、创新领域不断拓宽。但同时存在创业环境较差、返乡人员自身素质偏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未来应该从改善农民创业环境,加大对农民创业指导、构建保险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推动农民创业创新。

关键词:农业,创业培训,创业率

1、创业培训———不同类型职业农民创业选择有差别

相关培训机构为了深入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求,精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加快构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导下,中国农业食品事业部依托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网站、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网站开放问卷调查入口,联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山东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网络用户、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农民等群体填写了《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共计调查包含农技员、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在内的对象14922人,回收问卷12625份,有效问卷12569份,有效率99.56%。

在被问及“如果您创业,您会选择哪种模式创业”时,个体、家庭创业模式和合作社创业模式是职业农民的主要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有73.36%的调查对象选择个体、家庭创业模式,在创业的时候,可以成为专业大户或开办家庭农场,促进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发展;另有58.17%的调查对象选择合作社创业模式。

在被问及“如果参加创业培训,您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时,调查对象主要选择的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占比86.14%;管理方面的培训,占比56.65%;优惠、补贴类、专项扶持政策培训,占比46.47%;经营品牌打造方面的培训,占比42.18%。专业技能是创业的基础,管理是创业的保证,优惠、补贴类、专项扶持政策是创业的促进要素,经营品牌的打造是创业的根本追求。

对三种新型职业农民类型的创业需求进行比较,发现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在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方面的创业意向强烈,占比69.78%。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在特色动物养殖方面的创业意向强烈,占比36.20%。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则在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农机服务、乡村旅游方面的创业意向强烈,分别占比27.03%、9.50%和23.14%。

通过对所有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个体、家庭创业模式和合作社创业模式是主要选择;2)行业选择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和特色动物养殖为主;3)培训内容主要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管理方面的培训。通过将基本情况与创业培训需求相结合进行差异性分析可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对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行业创业的培训需求最大;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对特色动物养殖行业创业的培训需求最大;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对地方特色食品生产、农机服务、乡村旅游行业创业的培训需求最大。

2、提高农民创业培训后创业率的实践与对策

2.1国家支持范围和力度越来越大

自2015年农业部相关文件发布后,已有辽宁、重庆、内蒙古、江苏、河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部门制定了针对各省份农村创业创新实际情况的实施意见。此外,包括北京在内的17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协调机制办公室,以保证农民创业创新的实施。为了吸引农民、退伍军人、大学生农民回乡创业,各省份均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担保、社保福利等政策,例如陕西省西安市针对农民创建的创业企业、创业基地,通过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措施,对创业农民进行补贴。同时,针对农民社会保障,与当地村支部合作共建,为下乡的农民创业者提供免费住宿条件;浙江省湖州市为吸引大学生农民返乡创业,给予每人3万元奖励,同时与浙江大学等10所高校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合作,为技术、人才、科技下乡提供源源不断的输出。针对返乡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培训与教育工作是农业部等相关各部门的重点工作。例如,农业部组织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训,把返乡农民工纳入培训计划;宣传推介了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举办了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活动;举办农村创业创新大赛等。安徽省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每年开展返乡下乡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10万人次。黑龙江省每年投入2500万元培训创业型农民1万人次。

2.2返乡创业人数越来越多

随着政府的支持,返乡创业人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各类返乡创业人员已达700万,返乡农民工占到68%,是返乡创业的生力軍。同时,返乡人员中也包括拥有城镇户籍、在城市中生活,但有意愿和能力扎根农村进行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学生,其希望能学以致用,在农村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返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加,对解决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等问题均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农村结构稳定。

2.3创新领域不断拓宽

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的调查数据,在我国近700万的返乡创业人员中,创业的领域十分宽泛,并不单单停留在传统的种植行业。在现有农村农民创业项目中,有近八成以上涉及产业融合,多项发展的经营服务。例如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农庄与乡村旅游、农业信息与电子商务等。目前,我国农民创业创新领域仍在继续拓宽,并显露出齐头并进、六产融合的趋势。农民创新的业态形式也有所不同,小到家庭农场、个体种养农户,大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孵化园区等都是农民的经营主体。

2.4农民创业平台越来越成熟

近两年,在政策支持下,全国各类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组织纷纷创立,为广大农村创业创新人员提供了发展场所、对接平台及便捷服务。这些农业创业创新园区的建立,充分发挥了集群效应的作用,使农业创新企业自发的召集在一起,并展现出区域集中化的优势。加之各类创业创新园区多有国家政策、专业管理团队的支持,使得入园企业管理方式更加科学、企业分工更加合理、现代技术要素的引入更加重视并推动企业间的合作。89.3%的农村创业创新经营主体是多人联合创业、合作创业、抱团创业,广泛采用了个人独资制、合伙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星创天地”作为农民创业创新的平台之一,一直为农业初创企业提供服务,其是2015年由科技部主办的一项促进农民、知识青年等返乡创业的平台,旨在推进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促进农村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是农村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其以农业科技园区、各地高校新农村发展基地、农企为媒介,通过整合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服务于大学生、返乡农民、科技特派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创新创业主体的综合平台。目前,北京地区“星创天地”已达30多家,其中27家国家级的“星创天地”纳入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这些企业共聚集了创业导师130余人,带动就业12万余人,累计培育创业人才3万余人次,孵化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400余项。2017年,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推荐的花仙子万花园星创天地、中农芽谷等17家入选了第2批“星创天地”备案名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民创业培训,除了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我们要更加重视根据不同的类型的农民的创业需求来进行分析,提出更好的培训的方法,才能够提高培训的创业率。

参考文献:

[1]方旖旎.“双创”模式下国际投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省建设开放高地的视角[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1):128-129.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农业保险 保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