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研究

2018-01-02 10:31刘小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1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

刘小华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也逐渐得到了认识。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地下水动压力作用所带来的危害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加强地下水情况的调查、强化水理性质研究、准确测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技术人员水平等降低危害的方法,希望对我国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水理性质研究

引言:

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频繁的波动以及水动压力都会产生一定的地质问题,从而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地质勘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完善,所以本文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1.1地下水位升降变化

1.1.1水位上升

地下水位上升是比较常见的地下水变化之一。受地质因素的影响,例如含水层结构变化、总体岩性产状改变、降雨量、气温等水文气象因素以及人为灌溉、施工等因素,或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都可以引发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的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这种危害可以表现在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此外,地下水位的上升还可能会引起具特殊性的岩士体的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等,甚至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的发生。

1.1.2水位下降

在用水量极大的当下,水位下降问题的发生愈发频繁。人们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千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都可以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也可以说,人为因素是地下水下降的主导因素。地下水的大幅度下降对地质工程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从地面的角度看,可能会引发地裂、地面沉降以及塌陷等地质灾害以,从水资源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地下水源的枯竭、水质的恶化等,从岩石以及建筑物方面来看,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会威胁到岩土体以及建筑物的稳定性。此外,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还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1]。

1.1.3水位频繁升降

水位頻繁升降对岩土结构、建筑物、胶结物、岩土工程等造成一定的危害。地下水的升降变化对于膨胀性岩土来说,会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现象。而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就会更加频繁往复,进而导致其膨胀收缩的幅度不断增大,最终引起地裂造成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还会引起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土层中的胶结物中的铁、铝等成分淋失,而土层没有了胶结物,就会变得松动。再加上含水量的孔隙比逐渐增大,压缩的模量和承载力就会降低,从而为岩土工程的处理和选择带来一定的阻碍。

1.2地下水动压力作用

地下水动压力作用所造成的危害,在近些年时有发生。在自然的状况下,地下水的水动压力作用薄弱,一般不会造成危害。而近些年,人为的地下水干预,进行各种各样的工程活动,使得地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有所改变,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移动动水压力,就很容易引起岩土工程的一系列危害。例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地下水动压力作用所造成的危害一般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要想解决其带来的危害,就要系统地分析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危害的形成条件,从而找出详尽的、科学地、可实施的防治措施。

2降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措施

2.1加强地下水情况的调查

提高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加强地下水情况的调查,是减少水文安全隐患的重要前提。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水文地质危害程度的预测与评价,明确水文地质问题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对勘察地下水的状态、埋藏状况调查化为重点,并设置勘察体系及目标。再次,进行地下水状况的勘测,并针对地下水埋藏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在调查过程中,要从地下水类型、上升下降变化情况及幅度、水位变化规律及流向、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方面展开。最后,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有关要素分析,找出安全隐患,采取防预措施,从而避免水文地质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所以说,只有加强地下水情况的调查,才能提高防御的针对性,进一步地降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2强化水理性质研究

强化水理性质研究是降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危害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要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参考依据展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作为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集中体现,其准确性、全面性、科学性对工程设计以及后期施工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加强水理性质的研究,提高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认识十分关键。因此在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水理的研究要从不同季节的地下水采集出发,从而确定地下水变化范围以及其他水理特征,为工程地基施工以及质量提供参考和保障,从而降低地下水文地质问题所产生的危害。所以说,水理性质研究与工程地基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加强相关研究对地基工程有很大的影响。

2.3准确测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

准确测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是降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危害的核心以及关键。水文地质数据关系着水文地质勘察的效果,只有保障各项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可靠性,地质情况的评价才能彰显科学与合理,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准确测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水位测定时,只要有含水层的地方都要进行地下水位情况的测定,特别是在针对静止水位的测定时,要特别注意时间的稳定与测试时机的把握。其次,可以根据几何的方法进行地下水位测定,该方法能够测定孔内水位情况,为地质勘察提高必要的依据。最后,地下水流向的测定以及关键性的压水实验。通过地质钻探资料分析与实际情况的结合找出孔位,得到最终数据[2]。

2.4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技术人员水平

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技术人员水平是降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的重要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系统且复杂,建立科学完善的水文地质评价机制,规范地质勘查体系,明确勘察的目的、任务及评价,才能加强勘察报告的科学、完善、全面性,使得通过勘察报告的分析,可以采取实用性与可靠性强的措施,实现工程质量的全面保障。除了机制完善,加强技术人员水平也十分重要。相关单位可以通过相关培训与实践,来提升勘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其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程地质地质勘察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地质勘察的水平,增强勘察报告的科学性,从而促进地质问题危害的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建设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岩土物理性质以及水理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充分结合实际,找到科学的应对措施,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春,杨晋炜,马艳培.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8):77-78.

[2]孙立勇.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1):213-214.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勘察
城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问题之我见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几点思考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剖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探析
信息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质简分析试验要点简述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质简分析试验要点简述